📖 ZKIZ Archives


為了五億 葉國一自毀慈善家形象

2012-5-14  TCW



買一塊地把它擺著,白天也賺、晚 上也賺。」這是二○一一年年中,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與國揚建設董事長侯西峰共同在高雄推案時,豪氣的道出他投資房地產的心得。事隔一年,葉國一的豪氣 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捲入收購士林官邸專案住宅,涉嫌詐欺及偽造文書。不光是他,太太王富代、兒子葉力銓、葉力誠都同時捲入風暴中,全家人正面臨最嚴厲的 考驗。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都要尊稱一聲「大哥」的葉國一,從二○○八年大動作的跨入房地產業後,目前從南到北擁有多達五萬坪土地,手中現金超過 兩百億元,成為全台灣最有實力房地產新貴。幾次出手救友,幫助前亞力山大董事長唐雅君、華國飯店總經理廖裕輝、大板根董事長蔡春隆,更讓他贏得「大善人」 美譽。

只是,慈善家的背後,卻是一場與小民爭利、赤裸裸的劫貧戲碼。

與小民爭利低價收購二十五戶分配權

時間拉回二○○○年,葉國一聽從風水師的建議,在士林官邸附近收購土地,要蓋傳家祖厝。收購土地的同時,得知鄰近的眷村要整體開發,遂用太太王富代的名義 逐戶收購,準備坐享開發利益。

這一帶眷村的住戶,絕大多數都是跟著前總統蔣介石從中國搬遷來台的軍人,每個月領著少許的軍餉,住在公家配給、狹小的矮房子中,只圖一家老小得以溫飽。

他們從沒想過,破舊的棲身之處竟然有值錢的一天。所以當王富代以每坪十八萬五千元價格向拆遷戶收購重建分配權時,不少手頭吃緊的,很快的就簽下同意書,最 後共有二十五戶,把開發後返還分配的權利賣給王富代。

這時北市政府發現,王富代成了拆遷戶收購大戶,擁有多達二十五戶分配權,遂趕快修改條件,改成「一戶分配一戶」,避免少數人掌握大多數利益。政府的條文修 改時,王富代也趕快把房子過戶給英業達的員工與朋友,而後又把這批房子,以原價轉讓給兒子葉力誠名下的銓誠資產管理公司。接著住戶才發現,原來王富代的背 後就是葉國一,是士林地區有名的電子大亨。

而把分配權利賣給王富代的軍人或是第二代,有的拿了錢,就趕快去償還父母積欠的醫藥費或卡債。他們萬萬沒想到,五年後,原先每坪十八萬五千元的房子,翻身 成為六、七十萬元,與暴利擦身而過。

而擁有二十五間房子的葉國一,除了身價大增五億元,每戶還以三萬多元的租金出租;算一算,每個月的租金收入超過八十萬元,連同房價價差五億元,難怪葉國一 要說房地產讓他「白天也賺、晚上也賺。」

這些利益原本屬於一輩子只會服從國家的軍人,卻被葉國一攔截到口袋,是在現代的現實生活中,很難想像的劫貧濟富的殘酷劇。

涉人頭戶炒房陷公務員不義,等同詐欺

姑且不論葉國一收購士林官邸專案住宅,在收購的過程中涉嫌詐欺、偽造文書的罪名是否成立,但為了規避台北市政府規定,把拆遷戶分散到多數人名下,此舉無疑 是「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就是涉嫌詐欺,」經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吳純怡說。

吳純怡分析,據檢方所述,葉國一事件主要是要從這個案子獲取利益,不論他涉及的是詐欺或是偽造文書,都會併成一罪處理。其中,詐欺屬於重罪,根據《刑法》 第三百三十九條,倘若罪名成立,將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一千元以下罰金。不過,只要葉國一坦承犯行,並繳回不法所得,葉國一只是形象難看,還不 至於需要到監獄報到。

而葉國一為了賺這五億元,被扣上劫貧濟富與挑戰公權力兩大帽子,才是損失最慘重。

首先,「慈善家」的美好形象破滅。身價數百億的葉國一,如今為了賺取「蠅頭小利」,不惜讓全家人鋌而走險,甚至背上不法罪名。而葉國一當年低價買進的「專 案住宅」分配權,在房價大漲兩倍後,他的收購動作,被解讀為攔截小民利益,種下有錢人向窮人劫財的不良觀感,形象與評價頓時跌落谷底。

第二,向公權力挑戰。葉國一收購「專案住宅」的過程中,為賺取利益,把原本掛在太太王富代名下的房產,全數分散到朋友、員工身上。此舉,無疑是讓公務人員 登載不實、陷公務人員於不義。葉國一曾告誡年輕人,出社會後要「奉公守法」,如今對照他的行徑,顯得格外諷刺。

對錢看不開年過七十,房地產重摔跤

葉國一之所以能在房地產界快速竄起且獲利豐碩,主要是他喜歡從不良債權下手,高雄「亞太財經廣場」、台南市開元段土地,都是從債權銀行手中,以低價買進的 物件,也讓他賺進倍數的利益。

「人對錢,真的要看開,只是要看開,真的很不容易!」這是葉國一在去年說過的一番話,真實傳達他的金錢觀。誠如他所說的,對錢要看得開不是件容易的事。如 果,當年葉國一看得開,就不會在年過七十歲,在他最愛的房地產投資上,重重摔了這麼一大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