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八十後投機客:鈍感超人

1 : GS(14)@2017-05-21 13:13:50

巴群的一場股東會吸引了逾4萬人參加,及無數人在網絡上看直播,當巴菲特的光環再次登上高?之時,不禁令我想起當年巴老在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和在2007年大牛市時12元沽出中石油被人笑指是儍瓜的事迹。無疑巴老的成功極大部份歸功於他過人的眼光和遠見,不論是分析財務報表,識人之才,觀察於微等等外功技巧,巴老都已經達到登?造極的境界,但他更厲害的是內功心法,正如科網、中石油的例子,當世人皆指他錯誤,笑指巴菲特老矣之時,他力排眾議,堅持己見的鈍感能力亦是輔助他登上皇者寶座不可或缺的因素。鈍感力一詞源於日本作家渡邊淳一,鈍感和敏感剛好相反,指的是不要反應過快,太敏銳和即時對發生的事情作出情感上的反應,但並不是指思想或思考上的遲鈍。投資上往往充斥着不停改變的消息和身旁人的意見,可能大家都試過當買了某一股份之後,該股份一旦下跌,市場上便不其然充斥着對該股份的利淡評論、消息,結果明明未跌破當初定下的止蝕位,便因被評論、消息所影響而離場,離場之後,卻看着股份重拾升軌絕塵而去。所以當外在的聲音、意見或消息出現時,不要過份敏感,一旦發現沒有影響策略的核心價值時,應堅持己見,不要受外在影響。值得參考的是,巴老的生活節奏和投資策略更是外在地增強鈍感力的方法,他長居奧馬哈為的就是要遠離股市,避免對股市的消息和意見太敏銳,從而專注自己的投資策略,令策略發揮最大效益,而他的投資策略中護城河的概念更是在機會出現時,一忍再忍,不要過於反應過快,再遲鈍」多一會,直到比便宜更便宜才出手。除了巴老,數得出還有不少投資家,創業家如George Soros、Michael Burry、Elon Musk等皆是鈍感超人,能夠忍受到和大眾不同看法的壓力,專注實踐自己的策略,直到最後結果的出現。可見鈍感力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只有鈍感力強的人才不會被貪婪和恐懼所控制,做到別人恐慌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灝昇
https://www.facebook.com/speculatorjuni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1/200277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