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來寶會計方法備受爭議

1 : GS(14)@2017-05-21 12:31:47

【明報專訊】來寶的名字來自James Clavell的小說《洋行》(Noble House),小說內容關於一家充滿爾虞我詐的香港貿易集團。77歲的來寶創辦人艾禮文(Richard Elman)是出生於英國的猶太人,中學未畢業就到廢棄五金廠當學徒,兩年後就被任命去管理工廠,負責決定採購什麼金屬及如何加工後再銷售。1969年被派往亞洲當經銷商,至1986年用10萬美元資本創辦了來寶。中國等亞洲國家對原材料的需求成了其發展的重大機遇,按收入計算,來寶曾進入全球100強企業之列,競爭對手包括嘉能可(Glencore)、維多(Vitol)等。

商品價格波動 入帳利潤或高於實際

來寶的衰落,不僅是因中國主導的大宗商品繁榮期結束,也因為其使用的合法會計方法,可能有粉飾財務狀况。來寶一直將長期營銷和供應協議的一部分收益入帳,並將它們的價值計入資產負債表。來寶持有的衍生品合約價值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的淨公允價值(資產減去負債後的價值,不包括現金流對冲),成為股東權益的一大部分。儘管按照會計規則,這種方法是合法的,但在來寶的競爭對手很少用,因為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意味着這些協議最終帶來的資金可能低於入帳利潤。

2011年末,來寶錄得十多年來首次季度虧損後,來自高盛的阿里雷扎(Yusuf Alireza)接手打理來寶的資產。一直在銀行業打滾的阿里雷扎不得不學習大宗商品業務,包括為來寶帶來巨大盈利的會計手法。在他掌舵期間,以長期協議使用市值計價的會計手法帶來的盈利繼續增長,在2012年至2014年間增長近3倍,至46億美元(約358億港元)。當時合約和金融衍生品的淨公允價值收益,佔來寶股權價值80%以上。

12至14年間盈利增近3倍

2015年,來寶前員工及著名沽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質疑其美化帳目,指來寶過去20年,只有4年取得正面的現金流,從1997年起向銀行和市場籌集77億美元(約599億港元)的淨資金,負債卻幾乎達40億美元(約311億港元)。去年2月,在計提了12億美元(約93.3億港元)的減值和費用後,來寶在2015年錄得年度虧損,是逾20年來首次;該年虧損達17億美元(約132.2億港元),相當於抹掉前5年的利潤。公司須通過供股來籌集資金,並試圖出售資產用以還債。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23&issue=201705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