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太陽能企業猛降價 鯰魚效應引發德企破產

http://news.imeigu.com/a/1335452761022.html

新浪財經訊 法蘭克福時間4月26日(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兩個月內,德國Scheuten Solar,Solon,First Solar等6家太陽能行業的企業相繼破產。市場將「破產潮」歸咎於來自中國的競爭和德國政府政策的不利。

對此,德國聯邦環境部長諾貝特-霍廷根(Norbert Roettgen)說,「太陽能行業必須有創新性地應對來自亞洲的低價競爭。誰要是不能適應,誰就是犧牲者 。」

中國企業猛降行業成本

中國企業這只「鯰魚」加入全球競爭,直接將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價格拉低40%-50%,銷售價格的下降,直接將德企逼入資金周轉困境。

數據表明,2008年世界33%的太陽能組件來自中國,到了2011年,比例上升到57%。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olarbuzz的調研,中國在今年會將太陽能的產能翻番,達到5兆瓦。

Scheuten太陽能公司的主席漢斯-威廉森(Hans Willemsen)在申請破產的時候說,來自中國的競爭實在「太強」。德國大多數媒體也認為是中國企業的後來居上導致了德企破產。

去年6月,在慕尼黑世界光伏行業的大型展覽會(Intersolar),中國企業已成為僅次於德企的參展國家。無論展台的大小、設計還是展區位置,都與國際企業不相上下。同時,中國企業在市場營銷中也出手闊綽。

德國航空太空中心所屬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員瑪琳娜-奧蘇利文(Marlene O'Sullivan)長期關注德國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她說,「競爭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德企的破產「幾年前就已經預測到了」。

盲目擴張導致產能過剩

德國太陽能企業的濫觴源於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企業盲目擴張。

在德國全境有些地方政府為了促進就業,過度扶植該產業發展。曾經最大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Q-Cells所在的城市比特菲爾德-沃爾芬(Bitterfeld-Wolfen)一時間云集大量企業,因而得到一個類似硅谷的名字「太陽能谷」。

根據奧蘇利文的調查,2011年全德有超過38萬人在可再生能源能源行業工作,僅太陽能行業就有12.5萬。2011年,約230億歐元的65%流入太陽能行業,創下歷史記錄。

以太陽能企業Solon為例,公司在15年前在創立。按媒體的說法,自此以後,公司的發展「只有一個方向」,就是不斷向上。營業額從2004年到2008年翻了8倍,達到8億歐元。也成為德國首批上市的太陽能企業。

德國消費者保護協會的會長隆德斯泰特-喬治(Lunderstedt-Georgi)批評,「所謂的繁榮市場,比如太陽能,吸引了很多並不可靠的企業參與進來,讓投資者撒錢到臆想的所謂創新技術上。」

政府的扶持讓這些企業都覺得光明的前景還會持續很久,First Solar在破產前半年的2011年11月,還在陶醉於自己的產能翻番。然而,政府或許已經嗅到了行業的泡沫,在今年年初將削減太陽能行業補貼提上日程,並最終通過決議。

決 議一出台,Scheuten Solar公司應聲倒地。因此,有輿論認為,政府減少對太陽能行業的補貼直接導致了企業的破產。但是,據德國《經理人》雜誌披露,Scheuten Solar在3月1日宣佈破產之前的2009年就顯露出破產跡象。當年,該公司就將自己太陽能生產裝備賣給了加拿大的競爭對手Arise。雜誌指出,這樁 交易的價格始終沒有被披露出來。

德國太陽能企業轉型「高端」?

在國際競爭加劇時,德國企業並沒有及時應對。

對於破產潮,奧蘇利文認為還不至於將這個行業推向末日,畢竟「全球範圍內對太陽能的需求量還在增長」。她建議「德國製造商必須框定新的界限」。

筆 者看來,她所說的界限是指企業應該從以前只專注於電池電板的低端生產環節要擴展到產業的其他環節,尤其是向高端環節轉向。比如,德國目前出現了專門負責對 太陽能發電田進行維護的服務性企業。還有的企業轉向了幫助其他企業將生產的電賣到股市上。在去年的Intersolar展覽會上,英利高層對筆者提到,中 國企業的產品的確佔有越來越大的份額。但是在市場上,安裝太陽能設備最好的隊伍基本上都是來自德國的技術人員。

另外,德國的優勢還包括它的 品牌價值。Solon破產以後,有著印度阿拉伯背景的企業Microsol在今年3月接手了這個企業。Microsol的主席安陽-圖拉帕蒂(Anjan Turlapati)想要保住德國這個著名的品牌和技術,以便不久在德國大範圍地開展業務,並且獲得更多客戶。

技術方面,雖然中德差距不大。但是德國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對光伏技術有著深厚且持續性研究基礎。而且,德國科研機構一些新的研究轉向也會在未來對太陽能行業提供支持。例如,慕尼黑工大一研究所的一個科研小組的最新課題就是新能源發電並網輸送最優化問題。

在各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基本持平的情況下,能更有效輸送和利用太陽能電也將是企業盈利的一條路徑。 (程嚴 發自德國法蘭克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