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寶林:防突發風險 資金泊高息債
1 :
GS(14)@2017-04-10 23:32:21【明報專訊】新舊債王曾預測美國10年期債息因特朗普效應而上升至2.6厘甚至超越3厘,但即使在今年3月美國加息後,債息至今仍處於2.5厘以下。特朗普效應已逐漸退卻,市場現正與他剝離,其備受批評的政策亦未能推行,如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興建墨西哥邊境圍牆等。近期墨西哥股匯分別反彈約10%及7%,似乎顯示市場對「特朗普交易」的期望已趨向中性,那麼聯儲局下一步行動及美國經濟能否持續強勁,將是美股美債的主導因素。
聯儲局最新公布的會議紀錄再次提及「縮表」(縮減資產負債表),並暗示2017年的加息計劃或與「可能在年底前」開始的縮表同時發實施,這意味長期與短期的利息可能同步上揚,可謂聯儲局「升級版」的收水大計。
縮表兼加息 「升級版」閂水喉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為了應對美國經濟的重創,在使用傳統的利率工具減息後,通過了三輪以收購資產形式的資產負債表擴張計劃,以紓緩金融危機壓力及振興正在衰退的實體經濟,令聯儲局資產負債表擴大至4.5萬億美元,這張巨額「帳單」亦成為經濟復蘇後聯儲局的心頭之患。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行長John Williams近日暗示,調整利率和削減資產持有規模,可能會同時推行,甚至需要5年周期才能夠將資產負債表縮到正常規模。
通脹靠油價 經濟復蘇存隱憂
現時利率不但未能上升,近期通脹也只是隨早前油價而上漲,但現在油價回落至50美元以下,通脹也隨之回落,而且通脹式經濟增長根本不利,因為高油價必然限制日本及歐洲等經濟增長的動力,拖累經濟復蘇動力。美國聯儲局觀察通脹能站穩2%以上才考慮再次加息,若過早加息再加上縮表計劃,可能令通脹回落,甚至可能出現通縮等,相信聯儲局也會小心行事。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派息吸引
新興市場及亞洲市場的政府債券及高收益債券重新贏得投資者的青睞,因較高的信用利差為美國加息空間提供緩衝,而優質的經濟環境則大大降低了高息債的違約概率。而近期原油及資源等商品價格的回落或威脅全球通脹,美國加息若不及聯儲局和市場預計的3次,股市及債市都可能重新佈局,促使早前從債市撤離到股市的投資者,重新考慮回歸債市。
投資者可考慮投資高息債券基金,作為「停泊」資金(Parking Fund),包括大中華地區、亞洲、新興地區等債券類別基金,派息率可高達8%至9%,並受惠於分散投資及較短年期,受美元加息影響較小。投資者可考慮暫時將部分資金部署於這類基金,以便分散風險並防止股市的過度調整,以待合適時機轉投其他資產。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59&issue=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