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私募調研那些事 高手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6001950102dye3.html

該私募手記專欄發表於《錢經》雜誌,實際刊發時略有刪節,本專欄的內容主要是來自本人一線的調研實踐,有成功的經驗,也會有失敗的教訓,以此做個記錄。

 

私募調研那些事

             孫存照

 私募都有故事。劇情在極歡與極悲之間跌宕,中間則是平淡熬人的經年歲月。我的不少朋友都幹了這行,華發早生者居多,紅極一時後迅速跌落者也不少。

 

儘管這個群體不乏高智商寬閱歷的資深人士,但為何大成者寥寥?有兩點原因大概尤為重要:一是在中國特色的股市裡,股票投資行業屬於一將功成萬骨枯,贏家的比例遠低於一般的行業;如同體育領域,贏家通吃,第一名的劉翔可能席捲了跨欄運動90%的商業利益,而僅僅落後一點點的史冬鵬則市場價值極其微弱。二是投資本身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做決策,如何持續成功極具挑戰性。

 

生在中國,投資在中國,抱怨第一條,等於抱怨大環境,是和體制較勁,這屬於自由民主戰場上的打法,沒幾個做私募的人情商高到還沒替投資人賺錢,整天琢磨如 何實現人類的終極理想。所以,私募資金管理者只能接受大環境下,極盡腦汁在第二個原因上下功夫。如此,和不確定性做鬥爭,便是他們每日每夜焦慮的中心任 務。因此,調研企業便是投資的基本功了。

 

我相信,儘管調研並不一定接近真實,但不調研可能距離真實更遠。投資是既要吃豬肉,也要多看豬跑,比拚的是心智、經驗和風控。好企業總是鳳毛麟角。更不乏陷阱眾多,大股東或管理層和投資者鬥心鬥角的企業。

 

38日,納斯達克上市的酷6傳媒召開電話會議,整個會議無人提問,冷場結束。敢情老美做事絕門,一旦公司前景堪憂,他們懶得花時間和公司高管交流。我其實挺欣賞美國人這一招,上市採取備案制,上市公司賊多,都是企業主動找投資人,你不搞好企業,投資人就徹底否定你,不和你瞎扯。A股雖然全流通幾年了,但A股的公司還是跟大爺似的,他們骨子裡就覺得你們這些二級市場的投資人就不是他們的真正主人,他覺得我愛怎麼玩就怎麼玩;你來找我調研,我需要的時候就歡迎,不需要的時候,就冷臉拒絕。

 

無獨有偶。20101122日,我和一個朋友去安徽開股東會。我提前從廣州出發到鄭州,會合朋友後先坐火車再做汽車再做的士風火一般趕到公司,竟然發現,參加股東會的投資人就我們兩個,公司連股東會的會場都沒佈置。我們到後,公司高管說,會議議程咱就不走了,有什麼想瞭解的問題當面做一下交流。

 

之後綜合信息判斷,我對公司前景不樂觀。第二天一開盤,我就清掉了之前試探性建立的一點倉位。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覺得如此重要的股東會審議項目,居然投資人都漠不關心,這樣的公司讓我詫異。後來公司股價短暫上衝後,去年走出了一個腰斬的下跌。但A股的事情總是出乎意料,該公司後來竟成功拉來幾個私募,增發成功,雖然2010年到2011年公司業績幾無變化,但最新年報給出1010的高送配方案來回報參與捧場的機構。血的教訓是,買入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賣出的理由哪怕只有一條是致命的,就一定要遠離那些公司。

 

3月 初,我去北京調研一家新材料公司,卻是另外一種感覺,那就是公司對股價上漲訴求強烈。公司想高價增發,大股東不願意降低增發價格,增發價降低等於要發行更 多的股份,從而攤薄了大股東的控股比例。公司對投資者調研非常熱情,有問必答,耐心的很,而且對外釋放的業績增長超預期強勁。年度分配方案也採取高送形 式,公司經營的合同公告也是密集出現。反正怎麼利好怎麼來,那架勢,股價不上去,誓不罷休。二級市場上,股價倒也給力。這裡面的經驗是,A股市場,短期股價的漲跌和大股東的訴求有很大的關係,也可以說,只要市場不是嚴重的熊市,只要是大股東想讓漲的,漲上去就是大概率事件。為什麼?因為A股公司的業績調節完全由大股東或高管的意志主導,而二級市場有的是配合股價拉抬的大資金和眾多自認為聰明的錢多人傻的跟風散戶。

 

再大牌的私募相對於大股東和管理層也是弱勢群體,A股公司大股東控制下的高管道德風險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繼續存在,任何投資者都必須正視和接受這種嚴重信息不對稱下的高危環境,擦亮眼睛,尋找相適應的操作盈利模式。下一篇,本專欄將就讓眾多大牌私募泣血的中恆集團這一具體案例展開探討調研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