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它讓面板關鍵供應鏈 快300倍

2012-03-26  TCW



三月六日,《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南科高雄路竹園區,位於南台灣民間信仰代天宮廟宇正對面,日商東麗尖端薄膜(TAF)建造中的鋼骨架構建築,在三十.三度的高溫下,閃閃發亮。

眼前,東麗這座從占地一萬六千多坪面積上拔地而起的新廠,預計六月中落成,十二月第一條液晶電視導光板保護薄膜生產線開始量產,明年夏天初期產量可達每年一萬七千噸,「東麗薄膜加工,台灣廠是(海外)最大,」東麗尖端薄膜總經理久保田浩一說。

供應鏈速度,將從七天變三十分鐘

東麗來台設廠生產的光電用保護膜(Protect-film),全世界市占率達六五%、全球第一,是以PE(聚乙烯)為基底製程三層的壓出成型模,大量應用在LED關鍵零組件導光板,讓裁切製程時,邊緣不易剝離混入雜質,達高品質、高良率,被視為業界標準。

由於這是極少數具指標性世界技術大廠首次來台投資設廠,不只生產製造,也有高比重的技術研發會移入台灣,就近有研發生產據點,可融入台灣面板供應鏈,能讓面板關鍵供應鏈,從七天縮短至三十分鐘,快了三百倍,更快速反映客戶的產品驗證或製程調整等新產品開發需求,提升台灣相關產業鏈價值,等於打開台灣光電聚落任督二脈。

已有八十六年歷史的東麗集團(Toray),二○一○年年營收達一兆五千四百億日圓、每股盈餘(EPS)三十六.四一日圓;除了合成纖維與化學材料,還擁有環境、能源、碳纖維複合材料、電子材料等核心事業,是間具頂尖研發實力的全球知名大廠。

東麗客戶、部分產品彼此也是競爭關係,日商住華科技總經理黃建銘透露,原本東麗評估要去中國新建海外光電薄膜加工生產據點,住華「推了幾把、鼓勵它來。」原來,前年夏天,東麗集團旗下的東麗薄膜加工會長山口進選址時,考慮過上海、蘇州、深圳等地,台灣最終何以雀屏中選?

「非常單純,台灣有導光板世界非常強的客戶(奇美實業、輔祥等)。」久保田浩一不諱言,接近客戶、現地生產,是集團現階段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

受訪中,他邊在紙上先畫出一條四十五度往下的直線,代表販售價格;接著,畫出另一條代表製造成本的水平線,再向記者說明,產品售價不可避免一定會越來越低,一旦通過「死亡交叉」,就會從有利潤的黃金三角變成死亡三角,「(避免)沒利潤,成本一定要跟著下降。日圓很貴,原料也當地採購、從台灣調度,是降成本的一種方法,不這樣做無法維持利益。」

近一年日圓升值的趨勢,就讓東麗原定三十五億日圓的資本額,變成只要三十二億日圓,來台灣當地蓋工廠,賣產品給台灣客戶還可不受匯率影響,節省約十個百分點的匯損,有助確保獲益率。

南科管理局局長陳俊偉補充,包括友達、奇美電在內,「做面板生意,全世界產量三分之一市場在台灣,」日商來台投資,接近市場、人才、親日心理都有關。

經濟部常務次長黃重球觀察,擁有面板關鍵零組件技術的東麗來台投資,有考慮客戶、成本的因素,也有和客戶群聚、互動再加值的因素。他比喻,LCD技術製程就像一層層的夾心酥,來台除了可達安定生產條件,當客戶要求製程改配方時,一定能和台灣產業連結,「關鍵材料生產者,來越多對台灣越好。」

跟客戶共同開發,有益台灣產業

相較中國、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台灣在IC、光罩、設備、材料、軟體設計等上下游光電產業聚落最完整,在台有生產據點可提供材料的東麗,不只能融入台灣面板供應鏈,也能和客戶共同開發新產品,有助台灣面板產業競爭力。

「不這樣做(編按:指和台灣客戶共同研發),沒有到台灣的意義。」久保田浩一說,過去台灣客戶要求測試產品,往返日本至少要三天、一週才能有後續反應,資訊難以直接傳遞;現在,電話打一打,三十分鐘就到,很容易直接掌握客戶對材料需求的正確資訊,一旦新產品驗證時間短,開發週期也能越來越短,就能在當地隨客戶開發出更好的產品。

從最長的七天縮短到三十分鐘,算一算,相較過去能省下後續反應時間,也等於是另一種競爭力的提升。

此外,從結果來看,東麗選定來台設海外薄膜加工生產基地後,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才正式生效。但,這一中國內需市場的商機,則是東麗投資台灣另一附加紅利。

兩岸關係越來越好,東麗也越有機會從台灣出發,和中國做生意,「在台灣蓋廠,隨台灣客戶產品一起過去(中國)是好時機,」久保田浩一認為,大陸也慢慢會有光學薄膜產品使用者,他並透露,未來也考慮和台灣合作在中國蓋廠,目前正規畫中。

「日本人把台灣當跳板也是一個概念,」黃建銘觀察,以日商謹慎個性,不太可能一下考慮長期投資,如果有一百的資源,多會選擇先行投資二十,其後再逐步投三、四十,等五年、十年後政經局勢變化,有其他條件更好據點,才做一個跳板過去。

這次接下東麗在台灣拓展薄膜加工生產據點任務,不會說中文的久保田浩一接受本刊專訪時,花了近十分鐘,邊畫圖邊用日文向記者解釋,就像中國古時代經商的絲路,這次則是從日本出發,經韓國、台灣、印度,到全亞洲甚至歐洲,台灣正是東麗薄膜加工跨出海外的重要據點。

深怕我們不理解,他還特地用中文說了一個關鍵字:「橋頭堡」,再次強調台灣的戰略意義。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東麗集團購併由三星集團分離出來的世韓(Saehan),另成立東麗尖端材料韓國(TAK),久保田浩一曾負責東麗尖端材料韓國龜尾廠薄膜和薄膜加工事業的規畫。

「要做一間不輸給韓國的好公司!」問他繼韓國據點後,這一次又協助集團來台拓點的心情,久保田浩一這樣回答。

將與工研院合作,把技術留下來

由於東麗集團的材料供應角色和研發能耐,不只能應用在液晶顯示器,還包括太陽能電池零件、觸控面板,甚至能源、生物科技等領域高階薄膜。久保田浩一也在訪問最後透露,觸控面板薄膜來台投資的機率很高。

二○一○年十月和東麗高層接觸、順利輔導東麗來台投資案,雙方常互動的行政院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日本小組組長洪麗玲就觀察,東麗技術夠深、態度開放,不只不排除和台灣企業購併機會,近日也表示要和工研院材化所、顯示中心等研發單位展開技術合作,預期會對台灣產業帶來極正面效益。

擁有高品質生產和管理人才的台灣,如能搭上在高分子化學、有機合成化學等基礎化學領域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東麗,雙方若共同研發產品,台灣就有機會從全球供應鏈的配角,進階到不可或缺的要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