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有機認證整肅風暴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16/100369149_all.html

  有機產品認證市場亂象叢生,監管部門急下猛藥。

  2012年3月1日,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認監委)發佈的新版《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正式實施。同日實施的,還有新版有機產品國家標準、認證目錄和認證標誌備案系統。這是過去七年間,政府部門首次針對有機產品認證密集發佈新規定。

  上述文件均在2011年12月1日之後緊急出台。那一天,中央電視台揭露山東壽光和肥城兩地的造假有機蔬菜,為有機認證信任危機增添了新註腳。

  而此前一個月,認監委特地發文,要求各家認證機構突擊檢查其認證的全部企業。在認監委督促之下,多家認證機構動了真格。僅認證機構杭州萬泰一家,就在一個多月時間內主動撤銷或暫停其頒發的有機證書83張。

  「領導有批示,認監委有壓力。」一位希望匿名的專家告訴財新記者。

  有機食品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巨大的產業。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15日,全國有機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超過5000家,有機產品認證9055張,獲得認證的有機生產面積超過200萬公頃。

  如今,被稱為「國際最嚴格標準」的認證新規出台,能否換來消費者的信任,拯救有機食品產業?

有機產品認證亂象

  「有機」一詞源自英文的organic,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不採用轉基因技術,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土壤質量、灌溉用水、環境空氣也達到相應要求。

  為了有效監督和評價有機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認證機構應運而生。自1994年中國第一家有機認證機構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成立以來,國家先後批准36家有機認證機構。其中,一些機構因經營不善撤出市場,或被大機構併購,認證機構縮減至目前的23家。

  與「有機」捆綁在一起的通常有健康、安全、時尚等概念,因而受到諸多城市中產的追捧。生產企業一旦擁有有機證書,其產品就能賣出比同類食品高出三五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價格。

  前述業內專家對財新記者說,有機認證存在「金字塔誤區」,有機被宣傳為最健康、最安全的代名詞,結果在消費層次和價格上也處於金字塔的塔尖。

  在暴利驅動下,有機食品造假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中央電視台披露的壽光和肥城兩地,是中國有機蔬菜主產地,被點名的壽光農聖莊園公司和肥城綠源果蔬公司,則是當地的龍頭企業。其他媒體近年來也屢屢披露有機認證造假案例。而農業部曾抽樣檢測國內部分大中城市的知名有機蔬菜,結果是「重金屬或農藥殘留的超標率十分驚人」。

  一些原本有著「把關人」身份的認證機構,也成為醜聞事件主角。例如,壽光和肥城那兩家公司長期使用違禁化學農藥和肥料,其出產的蔬菜仍舊獲得了有機認證機構頒發的證書。

  在認證利益鏈條中,某些諮詢機構與認證機構保持著耐人尋味的關係。據《羊城晚報》報導,廣州一家諮詢機構,自稱只要農場遠離污染企業,建立隔離帶,就可確保拿到證書,否則按合同金額雙倍賠償——前提是企業交上4.5萬元,其中2.6萬元作為諮詢和中介費。該諮詢機構出示了與東莞一家食品生產企業簽訂的合同原件,而這家企業後來也確實從認證機構處拿到了證書。

「國際最嚴格標準」

  對病態百出的有機認證而言,認監委緊急出台的系列新規宛若猛藥。

  根據新版有機認證實施規則,有機產品中不能檢出任何禁用物質,銷售產品需使用銷售證並建立「一品一碼」追溯體系,銷售場所不能進行二次分裝、加貼標識等。

  「標準的嚴格程度加大,不僅表現在生產過程,而且對終端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指標進行了嚴格界定。」中國農業大學有機農業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委員杜相革對財新記者說。

  上述業內專家也表示:「可以用的措施都用上了,我估計是世界上有機認證制度中最嚴格的。」

  不過,多位認證機構人士表示,新規則中的部分條款,實踐起來「恐怕存在困難」。例如,新規則要求認證機構「對生產單元的全部生產活動範圍逐一進行現場檢查」,此外,對多個農戶負責生產的組織,包括公司加農戶模式,「應檢查全部農戶」。

  「在很多做野生採集的地區,農戶分佈在不同山頭,如果讓檢查員一座山頭一座山頭地檢查,成本實在太高,得不償失。」一位認證機構的檢查員表示。他補充說,公司加農戶模式可以很好地帶動農民致富,但現在公司的合作農戶如果超過十家,認證機構都不太敢受理,怕承受不了成本和風險。

  根據新規則,不僅違規生產企業會受到更嚴厲的處罰,認證機構在一些情況下也要負連帶責任。

  上述專家表示,若嚴格實施新規則,企業向認證機構支付的檢測費用可能要提高一倍、兩三倍甚至更多。他舉例說,有些蔬菜生產週期很短,農場一百個蔬菜品種輪作,以前只需檢測大類,現在每種都要檢測。假設每種檢測成本2000元,一百個品種就要20萬元。這些增長的費用轉移到申請認證的企業身上,最終由消費者買單。

  一部分有機生產企業或將因此離場。2008年,有著八年有機生產實踐的天福園農莊獲得三個品種的有機轉換證書,共花掉認證費3萬餘元。一年之後證書過期,農莊不再向任何認證機構提交申請。「用有機這個詞,必須得交錢。在同樣的土地上用同樣的種植方式種出的作物,花錢註冊的品種就是有機產品,不花錢註冊的難道就不是有機了?」農莊負責人張志敏說。

  認證費用的成倍增長,更會使一些規模較大的生產企業也難以承受。前述專家說,「我們估計,會有很多企業退出市場,有機農業發展速度下降,真正變成貴族農業。」

  當然,杜相革分析說,新標準本來就希望達到「減速」和「瘦身」的目的,前者是將有機產業過去的膨脹速度減下來,後者是迫使達不到有機生產要求的企業退出市場。

  「實際上,這給發展有機產業設了經濟門檻, 企業應根據投入產出成本來決定是否從事有機生產。新標準實施後,肯定會有一些不符合標準的產品和企業退出市場。現在的國際市場,就是越來越嚴格。」杜相革說。

  專業人才緊缺,也可能是妨礙新規則發揮作用的因素。隨著程序的細化和工作量的增加,認證機構對專業檢查員的需求將驟增。但即使在新規則頒佈前,獲得國家註冊資質的檢查員數量也非常有限,許多機構只能請農業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充當兼職檢查員。

  「制定標準要立足國家農情和國情。如果認監委只是為了規避自身的責任風險,不考慮產業發展,發佈一個難以實施的規則,那就是嘲弄規則本身。」前述業內專家評論說。

   這位專家還認為,整肅有機認證造假,不能只靠認證機構和認監委。「有機本身是一種誠信產業。認證機構不誠信,說明各個環節都可能有問題。而且,有機認證必須多部門協調,環保、農業、認監、工商等方面共同管理。現在就是認監委,相應的生產管理、市場監督、產業政策所需要的管理組織機構都沒有到位,產業政策不明確。」

  隨著有機認證新規則和標準發佈,新一輪有機認證的整肅風暴已經開始,壓力層層傳遞。

  2012年2月下旬,中國認證認可協會在北京召開有機認證機構行業自律座談會。3月,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先後在海口和南京舉行「新版有機產品標準和認證實施規則宣貫培訓會議」,要求在該機構獲得證書的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和有機生產管理者務必參加其中一次會議,並通過閉卷考試,否則暫停生產企業的證書。此外,各地質監部門還在認監委要求下,開展有機產品突擊檢查。

  僅靠運動式的突擊檢查,顯然無法扭轉有機產品亂局。杜相革指出,新的規則和標準是否可以達到良好效果,更得看日常執行和監管的力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