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六毛減七角 台灣稅改像無頭蒼蠅 一紙修正案 為何讓國庫短少七百億元?

2015-11-09  TWM

為了籌措財源,財政部長張盛和倉卒推動財政健全方案,從高收入者身上下手,增加了六百億元。如今,一紙立法院修正案,就打算悄悄地將加的稅還回去。執政黨想讓富人稅及股利所得抵扣減半一筆勾銷,不如大方地像證所稅重新檢討。

一紙讓台灣每年損失七百億元稅收的《所得稅法修正草案》,就這樣悄悄在立法院一讀通過了。

十月二十八日,國民黨立委潘維剛提案,獲得費鴻泰、吳育昇等立委的支持,建議修訂《所得稅法》第十四條。在阻止近來台灣資金嚴重外流的前提下,修法的內容 很簡單:個人綜合所得稅率二○%以上的納稅人,其股利所得部分的稅率分離開來,和外國投資人一樣,以固定稅率二○%來繳稅;而綜所稅率未達二○%的人,則 維持併入所得總額計算。也就是說,若所得收入適用最高稅率四五%,其中六百萬元是股利所得,原本要繳二七○萬元的股利所得稅,若修正案通過三讀,就只要繳 一二○萬元。

逼投資大戶變身假外資

這項修正案,很明顯是衝著去年財政部大課股東股利所得的「財政健全方案」而來。「財政健全方案」中,股利所得的可扣抵稅額比率,從原本的一○○%降為五 ○%,讓全國所有股東每年多繳五百億元的所得稅;另一方面,健全方案也調升綜所稅的最高級距,從四○%調升為四五%;再加上二代健保徵收二%的補充保費, 以及證所稅風波,造成股市成交量一落千丈,早已了無生機,也加速資金外流。

的確,台灣的資本利得及股利所得課稅制度存在著大問題。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財政部前部長顏慶章就指出:「現在國內的稅制,的確對投資很不利。」舉例來說, 國內投資人與國外投資人的稅率不同,在「財政健全方案」之後,最高稅負已到四七%,但外資的股利所得只要繳二○%的稅,稅率差距高達二七%,這也讓不少投 資大戶越來越多變身成「假外資」身分,透過國外公司買台灣股票,避開台灣的高稅率;「政府應該要消滅這個不平等的稅負對待。」顏慶章說。

但是,潘維剛所提的修正案真的能解決問題嗎?還是製造了更多的問題呢?

先從總體稅收來看,「財政健全方案」兩稅合一股利抵扣減半,增加了國庫約五百億元的稅收、而提高綜所稅邊際稅率則增加九十九億元,兩者共增加六百億元的稅 收。但是根據一四年《財政統計年報》中的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個人綜所稅稅率在二○%以上的申報人,其股利所得總收入的稅負,若依目前稅制計算約為一千六 百億元,若依潘維剛所提的修正案,將所有稅率降至二○%後,只能收到九百多億元。

「財政健全方案」應重新檢討一紙修正案,讓國庫短少七百億元,與財政部預估相符,不但把「財政健全方案」打回原點,還多減了一百億元的稅。也難怪財政部部長張盛和在被質詢到此案時,面露難色地說:「茲事體大」。

而且,張盛和當初在推動「財政健全方案」時,就是要求高收入者回饋社會,把年收入一千萬元以上的所得級距調高至四五%作為「回饋稅」。但是修正案減稅的受 惠最大族群,卻也是這些年收入一千萬元以上的高所得者。根據綜所稅收入級距分層統計,股利所得占最高稅率收入者的所得比率高達六六%,也就是說,高收入者 大部分的所得來源都是來自股利所得。

加高所得者的稅又減回來,卻未解決高薪資所得者因稅率偏高造成的人才流失問題,「個人綜合所得稅在股利分離課稅之餘,還是需要完整的配套。」顏慶章說。

若我們回到修正案的前提,再深入探討台灣資金外流與交易量低迷的原因,近日執政黨又準備喊廢的「證所稅」,才是最大元凶。

場景來到立法院,十一月二日,財經三巨頭||央行總裁彭淮南、財政部部長張盛和與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站在質詢台上。謹慎的彭淮南,面對立委追問「是否贊成廢 除證所稅」,雖未表示贊同,但仍指出,股市交易稅負中,原本千分之三的證券交易稅,都已經隱含證所稅在裡面;曾銘宗更是表態贊同廢除。

「證所稅」是馬英九上任來最得意政績,如今宣判死亡;「財政健全方案」則是張盛和拿下亞洲最佳財長的成績單,但執政黨竟在推行後,再疊床架屋全盤打消,令 人匪夷所思。用無頭蒼蠅來形容執政黨的稅制改革鬧劇,再恰好不過。最佳方式就是像證所稅一樣,重新檢討《財政健全方案》中富人稅與兩稅合一的實施與配套, 抑或在證所稅近期調整方向議定後,再做更全面通盤考量,才不會為了扭轉過去已發生的錯,反而錯上加錯。

三大財經首長在立法院受質詢時,被立委逼著對證所稅廢存表態,台灣稅改仍來來回回,找不到方向。

撰文 / 楊卓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