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eo.com.cn/2012/0310/222477.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丹 提起陳昊芝和觸控科技,知曉的人並不多。但與他們相關的Punchbox團隊和一款名為捕魚達人的APP遊戲,則在2011年名聲大振。
在推出捕魚達人之後,觸控科技至今還沒有再推一款新的產品,而陳昊芝也一直忙於應付迅速變化的市場環境。
隨著黑卡、抄襲、刷榜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於中國開發者來說,「能獨立成長為一棵大樹的機會越來越少了。」陳昊芝說。
成功不可複製
做捕魚達人時,陳昊芝和他的合夥人只有約20人的規模,跟無數的小團隊一樣,他們在受到一款以捕魚為主題的街機遊戲啟示後,做了一款名為捕魚達人的遊戲。
2011年4月,捕魚達人上線後三個月收入500萬元人民幣,曾連續被蘋果在APP Store首頁推薦6周,總下載量已突破5500萬次,曾在33個國家的APP Store中下載排名第一。
在大多數開發者眼中,捕魚達人的成功不可複製,陳昊芝也認為,觸控科技不是一個典型的遊戲公司,捕魚達人更是非典型的成功。
為了推廣捕魚達人,觸控科技動用了國內海外幾乎全部的推廣渠道,比如限時免費、廣告、谷歌的AdMob(移動廣告網絡運營商)等;在硬件上,和三星、摩托羅拉、諾基亞、索愛等一類廠商全部預裝,甚至包括移動的mm商城和Ophone商城。
在做捕魚達人的時候,觸控科技已經獲得了A輪融資。從產品上線到2011年年底,捕魚達人一共花費了1300萬元人民幣的推廣費用,平均一個月要150萬~170萬。
「沒有人為看起來很無聊的產品全力以赴做投入,但是我們做了。」回憶起捕魚達人的推廣時,陳昊芝說。「一年之前,市場允許一個20多人的小團隊衝出 來,但是一年之後,就算產品非常好,往往獲得一個很好的排名以後,就永遠消失了。」陳昊芝認為。產品的技術和運營非常重要,而對於後來者而言,最無法複製 的是已經改變了的市場環境。
抄襲「逼宮」
在APP Store裡輸入捕魚兩個字,會出現捕魚大亨、捕魚牛人、獵魚高手、新生代捕魚等一系列捕魚為主題的遊戲。對於開發者來說,抄襲是快速上位的一個有效手段。
陳昊芝做過一個統計,從去年夏天到現在,捕魚達人的仿照者超過100款。
比起抄襲更直接的手段是刷榜。
陳昊芝告訴記者,在APP Store Top20的遊戲裡面,至少有10名是通過刷榜進入的,而獲得這一排名的代價僅僅每月50萬元人民幣。採用傳統方式推廣想獲得這一排名,至少每月200萬推廣費用。
一家自稱APP Store排名優化鼻祖、IOS刷量源頭的公司iTunesRank打出的廣告是:三小時,提升您APP的itunes排名。其官 方網站上掛出的數據也顯示,在今年1月份做到中國區TOP10以內需要的下載量是12萬,TOP100內是2萬。只需要選擇14600元人民幣的套餐,當 天就能讓一款名不見經傳的應用沖上前100名。
雖然該公司拒絕透露其客戶信息,但其網站公開數據表示,在APP Store的TOP30內,最少有5個遊戲是通過該網站刷高的排名。
開發者通過機器下載的方式使其應用能登上免費下載排行榜前列,在開發者圈子裡是一個「公開的秘密」,踢爆這個潛規則的事件是此前被蘋果下架了近48小時的奇虎360應用軟件。蘋果稱,奇虎360旗下部分應用被「刷票」,出現異常的用戶好評和差評。
2009年4月成立的江蘇原力遊戲開發中心經理單學軍告訴記者:「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排名不是長久之計,長遠地看,如果哪天被蘋果公司下架,產品做得再好也沒有用。」
不過,刷榜也需要很高的成本。陳昊芝說,一些團隊急於融資,為了能在融資時展示自己的產品,就花錢去刷榜,當他們發現這種方式可以拿到投資人的錢的時候,產品就變得次要了,手段就變主要了。
陳昊芝認為,中國開發者除了底子薄外,更重要的是沒有版權尊重。目前,中國的遊戲約九成都能找到參照對象。
花錢的地方很多,賺錢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遊戲開發者主要收入來源有兩種,一種是用戶付費,一種是廣告收費模式。
目前,捕魚達人的收入來源有70%是廣告,玩家點擊一次遊戲裡內置的廣告,開發者就可以收取2角錢,想賺到20萬需要100萬次點擊。
移動廣告服務商傳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徐鵬告訴記者,移動平台的營銷主要靠效果,而在國內更多被選擇的是生活、服務及圖書類平台。
而收費模式在中國更是舉步維艱,據陳昊芝計算,目前國內IOS真正的活躍用戶只有2000萬,而真正會付費也就50萬。
轉型做推廣
感覺到市場變化之後,陳昊芝選擇了轉向代理業務。按照他的話來說,轉向做代理很大的原因在於,新產品研發過程中,推廣渠道和市場積累的資源被閒置,所以選擇一些品質不錯的產品推廣或者運營。
事實上,這樣的轉型也緣於市場的需求。「在一年前觸控科技推捕魚達人可以自己做研發、推廣、海外市場,而今天,就算你把產品開發出來,如果沒有人代理,你的產品根本就不會讓市場看到。」陳昊芝說。
現在小團隊對自己的定位也越來越清晰,星創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波表示,現在的市場情況不一樣,開發者團隊不能什麼都做,不擅長的領域就找專業的團隊合作,要站在巨人肩膀上看風景。
陳昊芝認為,捕魚達人就像會說話的Tom貓,很難定位是不是遊戲,但是可以帶來大規模的用戶。用戶規模帶來的先發優勢,可以幫助推廣自有的後續產品或者代理產品。
現在捕魚達人有5500萬下載,月活躍用戶2400萬;而相比盛大財報顯示的數字,其月活躍用戶在2040萬,而捕魚達人的活躍用戶在2400萬;但是盛大2011年的年收入是59億元人民幣,而觸控科技的收入只是盛大的幾十分之一。
陳昊芝認為,當一個團隊腦子很清晰的時候,應該知道自己是做什麼的,不能既想做研發,又要做運營推廣。最後就會發現什麼都需要錢。
江蘇原力就是陳昊芝眼裡腦子清晰的團隊。2010年8月份,江蘇原力推出遊戲火線防禦iPad版本,2.99美元,當時沒有任何推廣的經驗,也沒有請專業的推廣團隊,一個禮拜內做到了全榜的第一名。
原力遊戲開發中心經理單學軍對本報記者說:「當時APP Store的市場還是相對公平的,用戶主要看產品的質量。隨著環境的變化,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國內一些優秀的團隊跟我們合作,幫助我們一起做推廣的工作。」
單學軍告訴記者,新推出的產品將交給觸控科技來推廣運營,之所以選擇他們,一方面因為在捕魚達人的推廣上做得很不錯,另外,觸控科技有開發經驗,比較好溝通。
不過,雖然有了捕魚達人的積累,對於3月份馬上就要代理推出的幾款遊戲的推廣問題,陳昊芝表示還沒有應對之策:「我們只能用捕魚積累下的一些流量去幫助推廣,但是說實話,我們都會感覺到很大壓力。市場情況就是這樣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