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聰:行業轉變大 fb不宜太淡
1 :
GS(14)@2016-11-08 05:35:07【明報專訊】上周本倉重挫3.17%,主要受到科技股被拋售影響。亞馬遜大跌、facebook大跌,騰訊(0700)、阿里巴巴、納指全瀉。facebook第三季業績強勁,但管理層稱廣告收入增速已見頂,同時明年資本開支會大增,令市場憂慮盈利前景。當增長股的增長速度見頂,多數都不是好信號,更往往是股價見頂的先兆,但筆者認為局面又非如想像般差。
facebook營業額按年升56%至70.11億美元,亦高於次季度的64億美元,純利為23.79億美元,按年升1.66倍,均勝預期。該季全球媒體總收入已超越Google,成為全球最大廣告媒體,但管理層直言兩大王牌——影片廣告及Instagram,明年增長將不如今年般厲害。
今日科網股增長 已非純靠概念
近年科技股動輒升幅以倍計,動力與2000年時幾可相提並論。但當年股價純由概念推動,全無任何實質盈利或可能出現的盈利支持,亦即全以估值擴張來推動。一旦市場不再相信,泡沫也就爆破。但今天,儘管亞馬遜、facebook等升幅驚人,但銷售、收入以至盈利均是相當理想,增幅皆達高雙位數字,絕非如17年前般純靠概念。
當然,樹也不會長到天上去。盈利以高雙位數字的年複合增長率上升,終有一天會放緩,增長股盈利放緩,幾乎就是股價見頂之日。事關一天高增長依舊,市場就敢於給予高估值,但動力放緩,估值就會趨降,即使盈利增長,對支持股價的作用亦會有限。這是股市過去200年的金科玉律。
不過,科技股的業務模式至今仍在不斷轉變,5年前的facebook跟現在已大不同,整個生態系統、廣告投放等都不停轉變,並非把線下市場搶到手就完結。再說,此前管理層也多次稱投資額巨大,最終亦在收入快速增長下維持強勁增長。近期科技股大幅回落,或只是累積驚人升幅後的中期調整。當然,若股價較現價再多跌逾10%甚至15%,情况就很可能有問題了。
當科技股、物聯網產品(IOT)如GoPro、Fitbit等都熱潮不再,美股就頓時失去火車頭,總統選舉臨近,特朗普風險更令美股連跌9天,創36年最長跌市。但9連跌亦只累計跌3%,市場情緒其實也非常穩定,全無恐慌,這種調整應只是為不明朗的政治形勢進行部署。美股走勢予人位高勢危之感,但持貨者都很冷靜,暫時看,市底絕非如表面般弱。
美股看似位高勢危 持貨者仍冷靜
中國貨幣和信貸氾濫,只要大家一發現中央的政策方向,便會蜂擁套利。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漲價,大家就助發改委一臂之力,焦炭價一年飆升200%,去產能去到價格創歷史新高。現在市場已將中央逼到埋牆角,若政策逆轉,價格勢將崩潰式暴跌,若不變,又會令鋼鐵、水泥、電廠等苦不堪言。筆者估計價格會進入大上大落的博弈期,穩陣起見,決定減持2000股神華(1088)。
明報記者
[張兆聰 穩增長百萬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74&issue=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