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我向您匯報一下」——溫州商人林春平的資本路徑

http://www.infzm.com/content/69288

一位並不起眼的溫州商人,收購了美國一家並不起眼的破產銀行。但由於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加上他的言行舉止有意無意中暗合了地方對於扭轉產業和金融形象的期許,一時間成為風雲人物。

2012年2月6日下午5點多,《溫州日報》記者急衝沖趕到春平集團董事長林春平的辦公室,「我們要採訪你。這是市里布置的緊急任務。」

一個多星期前,浙江省民營經濟大會召開。浙江省一位領導點了林的名,「溫州有位企業家林春平,他收購了美國的一家銀行,了不起!」第二天,林春平買下美國大西洋銀行的報導登上了《浙江日報》頭版。

在此之前,這個自稱「身高1米69,白酒可以喝一斤多」的溫州商人,在溫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眼裡「只能算二三流的企業家」。

溫州正籌備申報「溫州國家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以期在民間金融體系和風險防範體系等方面先行試驗。溫州市政府一位人才稱林春平聲收購海外銀行之舉「樹立了良好形象,有助於改革試驗區的申報。 (CFP/圖)

半推半就站上英雄台

儘管林春平一再稱這個收購來的小銀行只是「抱來的女兒」,他還是賣著他的大米和羅漢果,做著他的牛皮生意,但事實上他惦記這個「女兒」已經很久了。

鏈接

溫商代表性「出海」事件

1.聯合購入何鴻燊郵輪


2011年9月,溫州民間資本聯合福建、香港和台灣三地資本收購原主人為「賭王」何鴻燊的「亞洲之星」豪華郵輪,並在香港辦理了交接手續。出資主體是此前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在香港成立的中國海洋產業投資公司。

2.葉茂西拿下英國一電視台

2009年7月,中國商人葉茂西宣佈旗下的西京集團全資收購英國本土一家衛星電視台(普羅派樂電視台),並號稱是「唯一由中國民資投資的,直接針對歐洲市 場」的電視台。葉茂西被稱為「印刷大王」,彼時身兼北京市溫州商會會長、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常委、北京市工商聯執委、中國絲網印刷協會理事長等職。

3.潘長海等人拿下皮爾·卡丹

2009年,潘長海(株洲市溫州商會會長)、孫小飛、陳小飛、洪建巧等溫州商人組團收購皮爾·卡丹。事件一波三折,最終他們以3700萬歐元的價格取得皮爾·卡丹大中國區皮具、針織服裝、皮鞋等部分商標的使用權。

4.張進云等人買下阿聯酋人工島

2007年,加拿大溫州商會會長張進云與阿聯酋與當地政府簽約,試圖以50億元人民幣,買下當地即將填海建造的人工島「丹娜島」上50萬平方米土地的永久 所有權。另一位溫州開發商周建芝則獲得了在拉斯海馬陸地上的一塊30萬平方米土地的永久所有權,簽約資金約20億元人民幣。

5.王偉勝等人拿下阿聯酋一電視台

2006年,溫州華星集團董事長王偉勝,和朋友一起收購阿聯酋的一家名為阿拉迪爾的國有電視台,並將其改名為阿拉伯亞洲商務衛視。他1998年到迪拜淘金,第二年創辦阿聯酋迪拜華人網,是最早在迪拜做服裝生意的中國人之一。

6.曾昌飈拿下平壤第一百貨大樓

2004年,中旭集團董事長、時任瀋陽溫州商會副會長的曾昌飈(現任遼寧省浙江商會會長),拿下平壤第一百貨大樓的十年經營權。這座百貨大樓營業面積 3.6萬平方米,貨物總價值不超過人民幣50萬元,曾昌飈彼時聲稱將投資5000萬元對整個大樓進行改建裝修,並「建成朝鮮最大最好的百貨商場」。

7.徐益忠拿下ELIOS

2004年,徐益忠旗下的溫州飛雕電器以550萬歐元收購了意大利一家年產值800多萬歐元、有50多年歷史的牆壁開關企業——ELIOS。
42歲的林春平掌控的春平集團,旗下15家子公司遍佈亞、非、歐、北美四大洲。其官方網站稱,2011年春平集團總產值達到50個億。其中大宗商品境外轉口貿易和牛皮加工為利潤大頭,其它業務還包括加工米、羅漢果飲料、圓珠筆,以及對外出租一座位於加納的銅礦。

林的野心顯然不僅僅在於此。

「溫州人號稱中國的猶太人,現在溫州人把猶太人的銀行買下來了,說明溫州人天然具有金融家的腦子。」2012年2月1日,首屆「世界溫商大會」,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當著台下1300多名世界各地歸鄉溫商的面,特意誇讚了林春平。

林買下的這家原為猶太人所有的大西洋銀行位於美國特拉華州,是一家只擁有二十多個網點的小銀行。總資產20億美元,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宣告破產。

為了避開美國法院的背景審查,在律師團的指點下,林春平於2010年6月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春平國際金融控股集團,而後在美國展開收購工作。耗資 6000萬美元的交易於2011年11月完成後,他將之更名為「美國新匯豐銀行」,其中「新匯豐」的英文為「NEW HSBC」,即在匯豐銀行的英文簡稱前加了一個「NEW(新的)」。

林春平對收購細節語焉不詳。只說成功收購的關鍵是「感動了負責批准此項收購的法官」、「可以給我的海外形象加分」、「有安全感」(特拉華州擁有全美最健全的公司法,如果有政府去調查林春平的銀行,得到的所有信息將只有「Chinese」和「Chunping Lin」)諸如此類。

據林春平稱,這家沒有官方網站、幾乎查不到任何公開信息的「新匯豐銀行」正處在試營業期,但已經吸收了4000萬美元存款,為了規避風險,「三至五年內不開展貸款業務」,只開展存款、匯款和離岸業務,利用資金轉存業務。

在美國,對於金額低於2萬美元的存款,大銀行不但不提供利息,而且要求儲戶繳納保管費。新匯豐銀行將提供少量利息以吸納2萬美元以內的存款,然後將 這些存款打包轉存給美國大型金融機構,賺取利息差價,以養活其二十多人的員工團隊。儘管如此,「每年可獲得500萬-600萬美元的利潤。」

「我現在算是一名小小的銀行家了。」林春平邊伸出小指頭比劃道。「收購美國的銀行,這可是華人有史以來第一次。」

「目前,至少有六七家溫商企業在洽談對海外金融機構的收購。」一位不願具名的溫州政府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林春平收購美國的銀行,建立了良好形象和示範效應,有助於溫州申辦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林春平在美國收購的雖是一家「看不上眼的小銀行」,但被不由分說地戴上大紅花,推上英雄台。

林春平的真正意圖是什麼?表面上出於「海外的資金總得有個去向」的考慮,事實上,從一開始,林春平瞄準的目標就不是海外,而是中國境內的銀行業。「三五年會有動作,時機成熟的時候我肯定會在國內金融業插一手的。」

「我對中國的銀行非常瞭解。」林春平說,他的妻子就是在銀行工作的。他說前不久他們剛跟十幾位銀行行長一起吃過飯。

在此之前,他曾密切關注並有意參與在溫州建立中國首家華僑銀行。當被問此事進展時,林春平的回覆是「八字都還沒一撇呢」。

「溫州人一直有一種情結,想從企業家變成金融家、資本家。但是國內進入銀行業很難。」周德文說。本屆溫商大會上,500餘個招商項目當中,金融業項目只有10個,但卻是溫商關注度最高的。

安南兒子的「同學兼室友」

這位特殊的「同學兼室友」為其指明了一條非洲投資之路,甚至通過牽線搭橋幫助他認識了一些國家的總統或副總統。

1970年,林春平出生於溫州澤雅鎮山區。16歲跟隨父親到廣西做皮革生意。他在三四個月內就學會了桂林方言。直到現在,林春平稱自己會講上百種方言和外語,甚至「廣東話講得比溫州話要好」,這為他積累人脈資源帶來了很大便利。

春平集團至今流傳著一種說法:有一次,一位國家領導人到加納訪問時,隨行的翻譯人員應付不來的當地土語,林春平卻能交流自如,於是做了一回臨時翻譯,「他在領導人面前表現了一把」。

1989年,林春平考入了深圳大學文史類專業。大學期間,他將父親的紐扣和皮革生意「發揚光大」並獨當一面,畢業前擁有了約600萬元的身家。

踏出校門時,正值溫州商人王均瑤(均瑤集團創始人,已去世)和一位四川商人經營航空包機,便跟風進入了這個行當,成立了他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林鵬航空包機有限公司,並開通了6條航線,「手上有了錢,野心就開始膨脹。」

結果,一年的時間,他不但把全部的身家虧了精光,還背上了兩千多萬元的債務——80%是「從七大姑八大姨那兒借來的」。

「跟最近兩年溫州民間借貸風波情況是一樣的,只是我沒有『跑路』。」林春平猛吸了一口「中華煙」,一字一頓地講道,「可是,沒有民間金融,哪來溫州老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為什麼三分四分合法,五分六分就不合法?」

1995年春節前,「也曾經想過自殺」的林春平回到溫州老家,晚上跟十幾個債主一起喝著幾毛錢一瓶的黃酒,「給我四五年時間,我一定將債還清」。這一次「債務談判」的成果是,「他們又湊了近20萬元,來幫我東山再起」。

這次「危機」讓林春平養成了一個至今仍保持的習慣:每天早上都洗冷水澡,以保持頭腦清醒。

重新積聚財富的途徑是:拿家族老本行的皮革產品到新加坡做轉口貿易。這也促成了林春平在新加坡的求學之旅。在新加坡商學院讀書時,他認識了聯合國前 秘書長安南的兒子。林春平說他的這位特殊的「同學兼室友」為其指明了一條非洲投資之路,甚至通過牽線搭橋幫助他認識了一些國家的總統或副總統。

用了不到四年時間,靠著往返廣州和加納,將10元進價的牛仔褲賣到10美元,林春平不但償還了所有欠債,還額外支付給鄉親們1000萬元作為回報。 2001年,他又在加納以50萬美元買下了一座有伴生黃金的銅礦之永久開採權。現在,這座銅礦為林春平每年帶來二百多萬美元的開採租金。

可是林春平並不樂意聽到別人說安南是其「貴人」的說法。「我這位同學打開了一個舞台,但我還是要靠自己的實力上去表演的。」他聲稱偶爾還會聯繫下老同學,「人家是個大忙人」。

緊跟形勢的「小老弟」

「林春平在溫州吃得開,得益於他善於處理與政府的關係。」

「房地產?擔保公司?我從來沒有碰過!」林春平瞪著眼睛,誇張地擺著手。他肢體語言豐富,說話眉飛色舞,嗓門巨大,喜歡用「我這個人比較幽默」「語言這方面我可能是天才」之類的句式。

儘管沒有從事房地產行業,但林春平始終對土地的價格多留個心眼。兩年前,林春平購入溫州農業開發區14畝土地作為辦公場所之一。每畝土地500萬,耗資7000萬購入土地,林春平覺得很划算,「因為那個地段附近即將開發商業地產」。

2012年2月6日,當南方週末記者來到春平集團位於農業開發區的這一廠區時,開工的工人只有數十名。其中一個生產塑料筆的車間,只有三名工人在工作。據春平集團一位人士介紹,在這個佔地14畝的辦公地點,從事行政工作的人員只有五六名。

「做實業永遠有機會」是林春平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最為頻繁的一句話。這一「金句」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實業致富」的口號不謀而合。而為了改變產業空心化的形象,溫州市不斷為自己貼上「回歸實業」的意願性標籤,本屆世界溫商大會的口號正是「振興溫州實業」。

某次在一個有當地官員出席的飯局上,周德文對林春平開玩笑說:「小老弟,你真的是『緊跟形勢』啊,總是跟市領導保持著高度一致。」林春平對此報以大笑。

「林春平在溫州吃得開,得益於他善於處理與政府的關係。」一位熟悉林春平的外地溫州商會會長說。他對溫州的投資環境表示失望,甚至想過「一輩子都不回溫州投資了」。而林春平在溫州卻如魚得水,他對林春平的高調有些許反感。

2012年1月18日,林春平首次當選為溫州市政協委員。

林春平在溫州的幾處辦公地點,裝修的「標準配置」都是走道上懸掛若干他與國家或各省市領導人的合影,辦公桌上擺一隻金蟾,身後的書架豎滿數十本商海秘笈、人生哲學類的書籍。

春平集團出品的大米,商標是林春平的頭像。「我這是『以人頭擔保』是放心糧。」林春平說。其羅漢果涼茶產值達到1億。「別看產值小,利潤很可觀。」林春平說,他的羅漢果涼茶賣得較貴,而且宣傳廣告費用極少,因為主要是政府採購——溫州市開「兩會」都是指定用的這一飲料。

林春平從未為貸款發愁。「太容易了。向您匯報一下,下午剛有三個銀行行長問我要不要貸個三五千萬。」他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我向您匯報一下」——這是林春平講話時的習慣性用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