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襲擊15週年紐約藝術家以作品訴心聲
1 :
GS(14)@2016-09-04 18:03:35幾乎每個美國紐約居民心中,皆有一個由911恐怖襲擊造成的傷口。多名藝術家在襲擊發生15周年後,把個人記憶轉化為藝術品,有人在事故中失去消防員兄長,有人看到藍天白雲便勾起可怕回憶。多件作品於9月12日起至明年1月在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展出。《蘋果》記者率先專訪其中四名紐約藝術家,讓他們用作品訴說自己的「911故事」。駐紐約記者:鄭柏齡藝術家:Christopher Saucedo 作品:World Trade Center as a Cloud布魯克林出生的索紹多(Christopher Saucedo),家中兩名兄長格雷戈里(Gregory)及斯蒂芬(Stephen)皆任職消防員,有份參與911救災。其中,格雷戈里在世貿中心北樓倒下時英勇犧牲,遺體從未尋回。痛失兄長的索紹多利用絲網印刷把世貿中心繪成三幅白雲圖畫,「像無盡的雲,又像一場夢,象徵他(哥哥)的精神長存」。展覽在世貿中心原址舉辦。為免勾起回憶,索紹多坦言「一直不願來到這裡」,但對於作品獲邀參展仍感到欣慰,因為可以「讓格雷戈里的名字再次呈現在世界眼前,就好像他仍然在生一樣」。他相信,在世貿原址舉辦911藝術展,反映社會已慢慢走出陰霾,「用藝術品撫平傷口,對這場可怕的襲擊而言,紐約會變得更健康」。藝術家:Todd Stone 作品:Lifting、9:03、3:45在兩座世貿中心倒下來瞬間,斯通(Todd Stone)正在距離襲擊現場只有六個街口的工作室內創作。斯通在展場內的三幅水彩畫,靈感皆來自由工作室拍到的照片,「跳樓救生、大廈倒塌的場面仍然歷歷在目,大家都心碎了。」自襲擊當日起,斯通從工作室窗框內,凝視著世貿中心原址繪畫,15年來風雨不改,「只想為死者留下記憶,沒想過展出」。他深為紐約重建速度感動,「紐約市的傷口永遠不會被磨掉,但從建築工人每日在世貿原址工作,我看到這城市生命力頑強」。斯通坦言,沒想過何時停止繪畫襲擊現場,「等到有一天,我的工作室單位被大企業、科技公司租下,窗外再看不到世貿中心時,我便會退出了」。藝術家:Donna Levinstone 作品:Eternal Rest襲擊發生當日,紐約上空如常看到藍天白雲,天空成為不少藝術家靈感素材,創作粉彩畫Eternal Rest系列的萊文斯通(Donna Levinstone)是其中之一。與普通人一樣,萊文斯通解釋其創作概念稱,從未想過數以千計市民,會隨著大廈倒塌後捲起的煙層,從世上永遠消失,「每次看到天上的白雲,我便想『這些人究竟到哪裡去?肯定有一種力量把他們從雲層內帶走』」。萊文斯通指,儘管事件已過發生15年,她仍然未能釋懷,「無論街上的警察,還是機場保安設施,皆會勾起911的傷痛」。對於作品能夠在紀念博物館內展出,她感到相當自豪,「藝術創作已經是我最能夠作出貢獻的地方了」。藝術家:Tobi Kahn 作品:M'AHL自1978年在紐約長島工作室開始藝術創作的雕塑家卡恩(Tobi Kahn)指,2001年9月11日是改變他一生的日子。卡恩回想當天情景說,當日計劃跟朋友在曼哈頓開會,「但我接到朋友電話後,走上工作室天台一看,飛機便撞上(世貿大廈)了」。他花了九個月時間,創作用木頭制成的雕塑品「M'AHL」,盼表達世界大同訊息。「從平面看,你只看到曼哈頓各棟大樓,但從天空看,你會發現整個城市是一體」,卡恩認為紐約居民15年來變得團結,「不分種族及國籍,每人只渴望活得更好」。在美國早有名氣的卡恩說,襲擊使他反思藝術意義,現時,他更專注為醫院及社區中心創作能安撫心靈的作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4/1975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