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陳景祥:中國首富的「一億忠告」

1 : GS(14)@2016-09-02 05:20:28

【明報專訊】中國首富王健林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談到年輕人應該「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這段「激勵」說話,過去兩天在內地和香港的網絡上瘋傳,但主要的反應不是附和欣賞,而是認為這位首富不知民間疾苦、離地、誇張。

籲年輕人「踏實」 反被批「離地」

為了更清楚了解中國首富說了些什麼,不妨仔細看看他的上文下理——他是向那些聲稱自己想做世界首富的年輕人說的:「想做世界最大的企業,想做首富,這是對的,這是奮鬥的方向。但最好先定下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賺一個億……應該到了一個億,再說下一個目標:十億、一百億……」如果用「我要做首富」為目標,那麼訂下「先賺它一個億」又算不上太多,不以億為單位,按內地標準又怎能稱得上富!

以做首富為人生目標,不能說是錯,人各有志,沒有追求財富的衝動,經濟又怎能蓬勃興旺?但問題是,當今之世特別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富人和巧取豪奪、貪婪無道已經畫上等號,民眾覺得富豪手握天文數字的財富都是靠「呃呃騙騙」、以故弄玄虛的財技騙取得來,「1比 99」的貧富懸殊現狀,更加突顯了制度不公、富人不義。

內地富豪多以權致富 漠視社會道德

金融海嘯雖然發生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但在行社會主義的中國大陸,貧富差距同樣嚴重,而跟西方不同者,是內地富豪之所以能累積巨額資財,絕大部分都是因為能跟權力掛上鈎,或取得壟斷經營權,或在政府官員包庇下大量圈地,或買通官府走私漏稅造假,都是在公權力庇護下刮削民脂民膏,才能躋身成為富豪。除了為數不多、能靠創新發明致富的富豪之外,西方和中國一樣,富豪的公共形象都大插水,並不正面。

內地評中國富豪有「十大錯」,包括沒有社會成本(Social Cost) 意識,對環境不負責;沒有對中小投資者負責的意識,魚肉投資者;沒有專心致志做產品,不惜投機取巧去賺錢;習慣於「不找市場找市長」,導致不公平競爭;沒有健康的納稅意識;沒有包容性的發展意識,處理不好和利益相關者的關係;沒有謙卑意識,當企業皇帝;沒有「誠信高於金錢利益」底線意識;沒有超越於金錢目標之上的精神原動力;缺乏敬天敬地的自我約束意識,財富驕人,狂妄自大,給外界帶來「文化負能量」(見內地網站「思想家園」文章:億萬資產為何撐不起一條筆直的脊梁,2016年4月3 0日)。

一口氣數落富人的「十大錯」,應該有相當「民意基礎」,令「先掙一個億」的「忠告」,反成為聽不入耳的妄語。

(按:本欄下周起逢周三刊觀點版)

[陳景祥 齊物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22&issue=20160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