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本港大學生 買樓能力如「滯脹」

1 : GS(14)@2016-08-20 11:04:30

【明報專訊】昨天公布的中原樓價指數最新報133.41點,按周上升1.62%,升幅為71周最大,中原隨即預測樓市可在今年第四季重返去年9月高位。有趣的是,在近期樓巿回暖的勢頭之下,元朗一個大型新盤首推200多個單位,卻只敢以同區二手價開盤,未有乘勢高開。

說實在的,新樓的質素較二手樓好,且樓齡更新,按理可以以高於二手價開盤,當然發展商會說加推時有加價空間,但既然樓巿重新熾熱,發展商也無需低價開盤來引起巿場注意,難道賣樓是做善事?

其實,不同發展商自有不同取態,筆者上周六與湯文亮合作的樓巿講座,就說最近固然有發展商高價搶地,但公認的「樓神級」人物業李嘉誠,卻在公司的業績報告指「於目前物業市場周期性階段,物色具合理回報之地產投資項目殊不容易」,那香港現時樓巿是處於哪個周期性的階段?筆者展示了一幅自1972年起40多年來的樓價走勢圖,當中標示了香港樓價數個超大型的升跌浪(圖1),看過後大家心裏自有答案。

說加息多次落空 耶倫公信力破產

記得講座當天湯文亮主要分析樓巿為何近期會出現「小陽春」,其實所謂小陽春,按字面解釋便是冬天其實未過,只是天氣突然回暖,之後又會再見寒意,不過聽到台下觀眾的發問,卻多是問應投資哪些物業,哪區後巿的升值潛力最佳,似乎普遍認定往後樓巿只升不跌。

最近同事在新盤現場訪問準買家,又或代理分析後巿,都說由於預期美國難加息,所以香港也會繼續長期維持低息環境,於是買樓就算買貴,也不會買錯。固然,美國聯儲局自去年12月加了一次息後,雖曾表示今年有機會加息4次,但當到了議息時候,總找到理由暫停加息,但又會指對下次議息會否加息持開放態度,結果巿場不斷預期聯儲局可能加息,但每次都落空,令到聯儲局主席耶倫可說公信力已破產,久而久之,差不多全人類都變成認為美國確實難以加息。

不過,相對耶倫威望高得多、曾任聯儲局主席接近20年的格林斯潘近日接受《彭博》訪問時卻表示,他預期美國將會很快加息,利率甚至可能急速上揚。

格老料息口突急升 資產價格受壓

格老解釋,美國加息不是因經濟好,而是因為通脹,他一再重申,相信美國正朝向滯脹發展,即經濟停滯及通脹同時存在,並指目前已看到早期迹象,包括勞動力成本開始上升(圖2),以及貨幣供應增速開始加快(圖3)。格老預期,目前的利率水平難以再維持,聯儲局需開始加息,而且加息步伐會來得比市場預期快很多。

如果格老預測正確,美國會很快加息而加息會比巿場預期快得多,在聯繫匯率下,香港息口也必然跟隨,大家就要小心可能對資產價格構成重大壓力。

港經濟如美向滯脹發展

格老說美國正朝向滯脹發展,若以之來形容香港也頗貼切,尤其是年輕人收入不前,但樓價猛升,就如經濟停滯,卻受通脹之苦。新論壇和新青年論壇日前公布研究,指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比較1995至2015年間香港的大學學歷勞工的收入及增薪程度,以及與樓價指數和租金指數進行比較,發現大學學歷勞工收入增長遠遠追不上樓價上升。

大學生買樓能力遠追不上樓價

研究得出,過去20年香港樓價指數上升1.76倍, 租金指數亦上升43.2%,拋離同期通脹的37.2%升幅,而2000年畢業的大學生,其於25至34歲期間的收入增長追不上樓價,反出現8.6%負增長,且愈年輕情况愈嚴重,2005年畢業的大學生買樓能力,與20年前比較更出現12.2%負增長。

[陸振球 樓市解碼]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73&issue=201608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5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