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 NM
最近認識了位日本朋友,他是日本遊戲機業的大老闆。他為請客特別在京都近郊建了一座別墅,去年三月櫻花季時他在此宴請我兩公婆。別墅坐落櫻花叢中,是座乳白色大理石建築物。搖曳的雪白櫻花映照淡淡的月光,此情此景美艷得令人不禁讚嘆,猶如置身仙境。 主人一家四口和我們共六人在白雲般的櫻花簇擁下、在金杯裡浮游的香檳泡沫幻影中,沉醉於懷石美餚,輕輕細語。在品味高超的詩人筆下,那番情景固然是首好詩,安排出如斯美妙的京都懷石宴的主人也應是個詩人吧!
日 本朋友夫婦有兩位女兒陪伴左右。小女兒在法國學廚藝,她給我們解說每道懷石菜的來歷,跟這樣和善的一家人分享美食,輕鬆自然令人賓至如歸。最是令人享受 的,不是如真似幻、仙境般的櫻花叢林,也不是到會的三星米芝蓮懷石美食,而是這家人的涵養。甜點也吃過了,尚餘下一瓶香檳;大家意猶未盡,小女兒到廚房為 我們烤了幾隻黑菌半生熟蛋來讓我們下酒。這個小女孩確有廚藝天分!
當社會的中上層富裕家庭受過高等教育的子女也要當廚師,那麼這個時代的廚藝必然大幅提升。試想想,出身富裕家庭,自小在傳統飲食文化裡浸淫,識飲 識食;若然這樣的人也願意當廚師,他的廚藝又怎不勝過那些出身貧苦家庭,只不過甘於吃苦才當廚師的人?當這些「上等人家」廚藝新血湧現,自然便會為烹飪起 革命了。
人們一向崇尚傳統烹飪,看來這個概念是要改變了。見到現今世界各地年輕廚師人才輩出,你便知道飲食是在起革命了。《Yan Can Cook》這個歷史悠久、在美國拍製的中菜煮食電視節目無疑是給不斷湧現的飲食節目比下去了,可是這個節目肯定激發了不少華裔小孩子去當廚師。
今日的飲食革命是由二、三十年來盛行的飲食節目掀起的。看過Anthony Bourdain的節目,那個十來歲的少年不會立志當廚師?電視改變了廚師的身份,將他們從烏煙瘴氣的廚房裡從來不為人留意的火頭變成文化代言人。誰說烹 調不是社會的重要部分?誰還可以否認在電視節目亮相的廚藝明星不是顯赫一時的飲食文化代言人?在世界的飲食光譜上,這一代的廚藝風流人物將佔有燦爛的地 位。
像我這樣的糖尿病人最怕秋冬季節,因為這兩季特別多好東西吃,很難忍得住口。我們都是因為愛吃而吃出糖尿病來的。雖然痛快地開懷大吃一頓美食會令 人內疚不已,但又有可能不吃嗎?當然不可能,否則做人又為了什麼?總之不是為了活命,而是為了開心。要活得開心,總還是要冒些少險的。盼求上帝,醫學進步 神速,快快為糖尿病找出特效藥,早日解決我愛吃的天性和我的病之間的衝突。保持樂觀永遠是個錯不到哪裡去的做人宗旨。
看到蔡瀾兄在《飲食男女》教人如何用電飯煲煮食,我很有共鳴。前幾晚,夜半肚餓起床,從雪櫃拿出塊五花腩肉,滾水灼過連皮切片,猛火煎至兩面焦黃,用剁碎的韓國金漬菜加些少米酒和糖醃好,待到電飯煲中的日本米飯水滾便放進醃好了的腩肉。
不消二十分鐘,揭開煲蓋,一朕香氣撲鼻,米飯滲着金黃色的肉汁,脆脆的菜粒和腴糯的腩肉混在一口飯中細嚼,味道甘香腴美,簡單直接夠剌激。吃上第 一口,閉上眼睛欣賞,久久不想再張開眼睛,只想繼續回味。這精彩的一煲飯再加一瓶天香樓的花彫,我膽敢邀請李白來一齊來吃!說不定電飯煲餐已觸發了一場轟 轟烈烈的飲食革命!
不是九大簋才叫真正好吃的。簡簡單單一道菜、一碗飯也可以叫你不惜披星戴月去追尋。人生苦短, 是不是?我們其實都是在喜中作樂。我真懷疑愛吃的人是否會染上抑鬱症?我相信真正愛吃的人猶如真正虔誠的教徒那樣,都是不該有抑鬱症的。真難想像愛吃的人 是會不開心的。他們當然也會遇上不開心的時候,但不開心以致患上抑鬱症理應是不大可能的!食物是開心果,開心的人才會喜愛開心果!
今 天物質如斯繁榮,食物的發展是否已推翻了達爾文定律?過去賴以為生的食物是否反而威脅起我們的生命來?為什麼好吃的東西都對身體有害?人類喜好食物,不僅 是因為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養分,更是因為食物替人類帶來樂趣,天天吃也不致悶出烏來,讓人歡歡喜喜地活下去。假若喜好食物足以闖禍,而食物提供的不是生存 所需的養分而是威脅生命的敵人,那麼達爾文不便弄錯了?人類顯然是適者生存這場淘汰大賽的大贏家,卻不曉得選擇有利生存所需的養分 —— 食物 —— 這不是很奇怪嗎?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到底是否已否定了達爾文定律?還是物質繁榮扭曲了食物意義、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條件?如果愈是優良好吃的食物對我們愈是有害,那麼人類 還有生存的希望嗎?!這是不可能的。 小時候在福榮街做童工,常去光顧一對上海夫婦在街尾織布廠貨倉闢出一角來做的煎牛肉包。後來我搬到彌敦道官涌住,幾乎每晚都到附近的一家上海小飯店吃十二 元一客的客飯。兩菜一湯的上海菜,濃油、赤醬好送飯,而白飯任添。每晚吃過這頓客飯都帶着個充實的滿足感和感恩之情離去。小店老闆是從上海逃難到港的異鄉 人,同是天涯淪落人,對我這個離鄉別井在港捱世界的異鄉人照顧有加。見我添飯多了,往往給我送多碗湯或夾多幾箸菜,好讓我有餸吃完碗裡的白飯。 這種異鄉人照顧異鄉人的人情味特別令人感動,令我從此對濃油赤醬的上海菜多了一重格外窩心的滋味。年紀大了,嫌濃油的菜餚油膩,但對上海菜可甘之如飴,就 是因為那份窩心的滋味吧! 陳太(陳方安生)識飲識食又是上海人,我請教她哪家上海菜館子最好吃,她說留園雅敍。要為一位前輩做生日,趁機到那裡去吃晚飯。剛好李純恩打電話來說要請 我吃頓好的上海菜,而碰巧他正是要帶我到那裡去,我便請他代為擬定菜單: 肴肉,陳醋蜇頭,烤麩,鹽水鴨,香烏筍及糟蛋共六個頭盤小菜。款款好吃,糟蛋進口金黃半生熟蛋黃濺出剌激的花彫酒香味,腴滑馥甜,那味道好得令人疑把酒香 作花香。 主菜: 黑松露甜豆蝦仁,這個創作真的頂呱呱!雞火煮乾絲,蟹腿扒蘭度,蟹糕炒粉皮,生腌篤鮮湯,蟹粉獅子頭,菜式全都做得非常細緻,用料嚴謹炮製用心,一吃進口 你便知道這是家一流的菜館。味道濃郁卻清爽,濃油赤醬可口異常,而不見半點油膩,這是個難得的好地方!我大讚。 火丁雞頭米甜苗最後上,也是最精彩的。蟹肉包,鮮肉鍋貼和南瓜八寶飯同樣好吃。蟹肉包尤其引誘我這個糖尿病患者去犯罪,吃了兩個幾乎還想再吃!留園雅敍這 一晚充滿驚喜,這麼久沒來太可惜了! 翌日是星期天。中午與婆婆、四姨一家飯聚。老婆要再去留園雅敍,可是客滿。我請韓經理幫個忙,也要等到一點半後才騰出一張枱給我們。找到一家真正好的上海 店,我滿心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