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十三釵」錢太多 中國式大片融資魔咒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3/2MMDcyXzM5NTY2MA.html

導演馮小剛即將出爐的大片《溫故1942》,籌備9個月,總投資亦超過2億,不過,與正在熱映的《金陵十三釵》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

《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和新畫面影業公司(下稱「新畫面」)董事長張偉平聯手推出的最新賀歲檔大片,總投資6億元,號稱國內影史之最。

「成本虛高、片酬虛高。」1月11日,中影股份副總經理趙海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盲目是這個行業發展最大的瓶頸,缺乏理性,產業投融資難以量化,何談深入發展?

2011年房地產調控的冬天,沒有人準確估算過湧入電影產業的「閒散資金」到底有多大;然而,「錢太多」的背後,中國電影仍然缺乏歐美式可持續的融資模式,諸如銀行信貸、信託融資、私募股權等金融資本介入電影產業的更是鳳毛麟角。。

然而,中國電影業蓬勃的投資熱情,無論是躍躍欲試的私人財富,還是正規的金融資本,這都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這裡意味著機會,也意味著不可把握的風險。

銀行謹慎試水

2011年中國電影全年票房總收入已達130億元,同比增長28.93%。

票房大漲的背後,少不了銀行信貸資金的撐腰,《金陵十三釵》拿下民生銀行1.5億的版權質押貸款,《龍門飛甲》則是北京銀行總額將近1億的打包貸款中的一部分。

2010年秋,當張藝謀的「錢袋子」——張偉平,遇上想在文化創意領域有一番作為的民生銀行投行部總經理張立洲時,張立洲大膽設想,推出一個股債結合的信託或基金產品。

「想法很有創新,但對方沒有接受。」1月11日,民生銀行投行部一人士告訴記者,張偉平希望只做自己看得懂的貸款。這是民生銀行首度試水電影業,也為國內對單部影片貸款金額的最高紀錄。

盤旋在電影產業上空的資金至少有幾百億,但目前市場的盤子也就130億。從2003年開始由下游發行進入電影投資製作領域後,於冬掌舵的博納影業開始了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和融資創新。

此番《龍門飛甲》能如期完成,離不開投資方博納影業的創新型融資模式。早在2010年9月,就從北京銀行朝外支行獲得了一次性「打包貸款」1億元,而北京銀行提供的「版權質押+影視劇打包貸款」也堪稱近年來銀行信貸資金介入電影業的典型模式。

根據雙方約定,北京銀行朝外支行以版權質押+第三方保證的組合擔保方式為博納影業提供一次性「打包」貸款1億元,用於電影《龍門飛甲》、《大話射鵰前傳》、《美麗人生》、《抓猴》4部電影,1部電視劇《十月圍城》的拍攝。

一位北京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投五部片子風險總比壓在一部身上小。而借用博納影業首席財務官許亮的話說,創意企業與流水線工廠不同,新的貸款方式也可使得電影公司在授信額度內,靈活調配每部片子需要的資金。

「打包貸款」模式為北京銀行首創,2008年,北京銀行以版權質押方式為華誼兄弟提供1億元打包貸款,此後,北京銀行分別為《畫皮》、《葉問》、《第一書記》等多部片子提供融資。

「電影產業是典型的輕資產,創作人員是臨時合同,日常僱員可以隨時被高薪挖走,看得見、摸得著的資產少之又少。」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歷史悠久的好萊塢片商可以用大量經典片庫版權,和早年購置的土地為新項目貸款融資,但發展才數年的中國電影並沒有那麼幸運。

然而,即使是擁有自主版權的影視公司,拿著版權等無形資產做抵押物去貸款時,也很難說服銀行。銀行即便放款,通常也會要求有實物資產的抵押,有時候需要企業法定代表人個人連帶責任。

此前,工行曾以電影版權和企業法定代表人個人連帶責任擔保的抵押方式,為華誼兄弟計劃投資的《追影》、《風聲》、《狄仁傑》和《唐山大地震》四部新電影1.2億元貸款,四部電影投資總預算為3億元。

多種融資形式並存

大投入、大導演、大明星未必能帶來高收益,這是中國電影殘酷的現實。

「投電影的資金太多,結果成本大幅提高,能盈利的不多。《一九四二》投資高達2億多,而《金陵十三釵》能盈利也有難度。」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最新的一句牢騷,被微博熱愛者任志強粘貼至網上。

上映一個多月,《金陵十三釵》正奔著6億票房的目標邁進,不過相較於高達6億的投資成本,外界普遍預測,票房收入達到10億方可回本。

中國電影大片時代始於2000年張藝謀的《英雄》,融資創新也始於此,總投入為3000萬美元的《英雄》,為中國電影界引入了一種全新的好萊塢大片的融資視野。

公開資料顯示,《英雄》3000萬美元投資方式,先對劇本作預算,再找一個國際著名保險公司,將劇本、導演、演員和各種市場分析報告等呈給保險公司審核,然後在保險公司擔保的情況下,向銀行融資,最後到銀行成功貸款。

2006年,《英雄》的模式被華誼兄弟推出的大片《夜宴》做了部分複製,總投資1600多萬美元,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夜宴》提供1年的出口信用保險服務,保額在1500萬-2000萬美元。

「中國電影的融資方式主要以社會資金為主。」民生銀行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2008年推出的《赤壁》便是社會資金合作的一個生動案例,籌拍期間《赤壁》一度傳出演員、劇本變更,融資難以為繼的狀況,隨著中影的強勢介入,影片最終獲得了8500萬美元的投資。

中影股份副總經理趙海城告訴記者,中影集團和各類資本都有合作,境內的、境外的,業內的、業外的,國有的、民營的,但有一個原則,合作應該是優勢互補,此外,多種資本的組合也有一個風險分解的考慮。

「影片融資方面,與銀行合作並不多,但無論是發行企業債,還是未來中影股份上市,都會考慮到與金融資本合作的可能性。」趙續稱。

中國電影票房收入近年來的狂飆突進,以及「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國家戰略的推出,使得大量資金紛紛湧入,借用王中軍的話說,「大量的閒散資金,不知道是怎麼來的,挖煤的,做房地產的都進來了。錢太多,就是胡拍。我們原來一部電影五千萬拍的,今年全部是一億才能拍下來」。

目前,諸如私募股權基金等新型的融資模式已經開始介入電影業。2011年暑期,著名投資人熊曉鴿掌舵的IDG中國媒體基金投資的《雪花秘扇》上映,帶來了不小的轟動,此前IDG已參與了《高考1977》和《山楂樹之戀》等多部影片投資。

據 正略鈞策上述報告透露,目前活躍在中國影視界的PE主要有:IDG新媒體基金、由中影集團等發起的中華電影基金、紅杉資本、軟銀、A3國際亞洲電影基金、 韋恩斯坦(TWC)亞洲電影基金、「鐵池」私募電影基金,此外,漢能、易凱等PE以及海外的影業公司和大型投行也在密切關注其中的投資機會。

一些信託資金也準備躍躍欲試,一位信託負責人透露,曾經想嘗試電影投資項目,他坦言,拿到《關云長》劇本時,「風險未知,我們也不太敢投,這比貸款的風險還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