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效應是我自創的一個新名詞,在一個珊瑚礁周圍的微生物沉澱規律,珊瑚礁越大,沉澱物越多。
最近在研究噹噹網,於是把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重要企業都看了看。突然發現一個有意思的規律,我稱之為「珊瑚礁效應」,大者恆大,強者更強。聰明的企業家抓住 了這個規律,用盡一切辦法迅速把珊瑚礁做大,一旦把競爭對手甩開,威力就無窮大。淘寶,百度,騰訊,一開始都採取免費模式,免費就是為了迅速把用戶群體做 大,把珊瑚礁做大。當珊瑚礁大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一個局部生態。
淘寶網如日中天,但馬云依然不著急收費,就是想把這個生態最大化,極大化。相比之下,噹噹的B2C模式,不開放,一直是自己在慢慢耕耘,潛心做,所以做到 現在雖然也很成功,但算不得偉大。如今我看到噹噹也在逐漸開放平台,讓其他的企業賣家進駐噹噹,甚至免費為其他企業賣家,甚至網店,在噹噹界面做免費鏈 接。他終於懂得要做珊瑚礁,聚集網絡人氣和能量,成為一個新的網上生態。我認為李國慶在進步,這個原北大社會學系的高材生,終於有了本質上的商業覺悟。
百度和騰訊,也是免費提供服務。互聯網,用的人越多,你就越成功。谷歌的技術很好,但做不過百度,因為互聯網比的不是技術,是比誰的珊瑚礁更大。谷歌在推 廣安卓操作系統的時候,懂得用免費模式來最快時間建立自己的珊瑚礁,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但在中國,卻不太擅長這個策略。騰訊儘管資質平庸,但因為有龐大 的用戶群,珊瑚礁夠大,所以,他每次都可以後發制人,可以很好的駕馭跟隨戰略。
懂得珊瑚礁效應的360,推出的殺毒軟件免費,本來有希望形成一個新的珊瑚礁生態。但急於求成,很多時候像流氓軟件一樣流氓,一旦安裝很難刪除,所以,用 戶很堤防他。而且,一旦安裝360,總是有廣告界面跳出。最後還挑戰騰訊。這些行為都極大的給用戶帶來的不便。用戶體驗上很難過關,不是一個很舒適的,很 貼心的,很可靠的殺毒軟件。背後的原因是資本方壓力太大,迫使企業過於功利,過於關注短期。還有一個原因是,面臨已經有自己珊瑚礁生態的領先企業反擊,比 如騰訊。
珊瑚礁效應符合我們的哲學指引。珊瑚礁符合越大越強的規律。但也得小心沉澱物太多,把珊瑚壓垮。所以,適當的時候要懂得把一個很大的珊瑚礁轉變為珊瑚群。 馬云現在把他的企業做拆分,就是想再一次把各個商業架構的效應最大化。前十年,馬云從無到有,創立了淘寶阿里巴巴。現在馬云從有到無,進行二次拆分,把企 業拆掉,無,但無處不在。無處不在,就是想讓支付寶,淘寶,淘寶商城,阿里巴巴,阿里云,在各自的領域,發揮最大的效應,每個部分形成獨立的珊瑚礁。從而 形成珊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