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思考:因股施策 閒來一坐s話投資

http://xueqiu.com/3491303582/24967343
在現實手活中,如果你是領導者,你應該知道因地施策,因為不同地域的實際情況是有差異的,做決策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如果你是個管理者,不管是機關事情單位還是企業個體經營者,你應該懂得因人施策,因為你管理的人的性格、修養、經歷、學識等等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結合每個人的特點發揮其長處,而制約其短處。其實股市投資也如是,需要因股施策,因為我們投資的對象(股票)也是不同的,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採取不同的買賣策略。

  比如價值投資,如果再細分還可以分為價值股投資、成長股投資;比如趨勢投資;比如週期股投資、弱週期股投資,如果我們不分對象,而只採取一種策略,從哲學上講,就容易犯形而上學的錯誤;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一條道兒走到黑」、「一根筋」,其結果自然就容易受到懲罰。

  讀美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書,本人除了佩服他是個「勤奮的兔子」、從業餘生活中選股的觀點之外,最感覺「有用」的是它的靈活策略,比如它根據企業的不同,分為緩慢型增長型企業、穩定增長型企業、快速型增長企業、週期型企業、困境反轉型企業、隱蔽資產型企業,並提出「不同類型股票區別對待」。自己認為這真是十分聰明的策略。

  正如文中開頭所說,啥事也需要結合實際,這種靈活的策略需要結合中國股市的實際進行具體的運用。

  比如,對於緩慢成長型的企業,如本人界定它利潤年增長率低於15%以下。或者我們知道它的確定性有,但是成長性不足,我們可以不投,如果非要投的話,應該將股息率放在首位。這一點,在有些公用事情單位股票中體現較為充分,如旅遊股票,鐵路股票、港口股票、機場股票等等。

  對於穩定增長型企業,如本人界定它利潤增長率在20%左右,對於此類企業,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自己認為找到個合適的價位鑽進去,耐心持有就是了。需要警醒的只是它有一天會變成緩慢型成長的股票。

  對於快速成長型股票,如本人界定它利潤增長穩定在30%以上,如果穩定型增長股票是普通火車的話,那麼這種快速增長型股票更像是高鐵,買入時在市盈率等條件上可以適度放寬些(根據72定律,20%的增長3.6年翻番,30%的增長2.4年翻番,40%的增長1.8年翻番,當然對市盈率要求不一樣)至少不能以緩慢型對待,持有這種類型的股票你就先享受那種「坐轎之樂」好了(有時可能是演變成趨勢投資了)。當然,需要警醒的是,它突然有一天增長放緩,造成成「估值殺」。

  對於週期型、困境反轉型、隱蔽資產型股票買、賣策略也會不同。而且自己一向認為,如果你只是個普通的業餘投資者,沒有投資它們的能力,那就乾脆只選穩定增長、快速增長的股票好了。

  或許理論上的事好說,而實際操作起作可能不易,所以不妨以實證論述。

  如以本人目前持有的組合為例:格力電器,本人內心是以價值股、進入成熟期而介於緩慢增長型與穩定增長型股票之間來對待的(其實它近些年的成長總是超預期);對於貴州茅台,也有點「價值股」的成份,當然預期它未來還是穩定增長;對於云南白藥、天士力則是以快速增長型股票而對待的,只要它保持在30%左右的增長速度,就耐心持有,如果有一天突然大幅放緩,要小心它們的「估值殺」,甚至是擇機退出。對於同仁堂,則是以穩定增長型股票對待,它只要保持20%左右的增長速度,就先放心持有好了。張裕呢,當然是將它當成困境反轉型股票來對待。對於這種困境反轉型的股票需要有自己的鑑別力,如果拿捏得準可以下重手,否則,最好是輕倉,或者是遠離。東阿阿膠則是穩定增長型的面大,而同時它現在又兼具困境反轉型的味道。顯然,什麼樣的投資策略,均是股票本身的質地所決定了的。

  當然,任何策略也說不上完美,甚至有時這只股票究竟是哪種類型的股票也不好界定,有時也會轉化,但是心中有這麼個大概,自己認為投資或許會變得更靠譜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