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陳茂峰:多個市場有明顯假期效應

1 : GS(14)@2016-03-08 15:01:09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剛過,學者發現,在中華文化影響較大的市場,例如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都明顯存在長假期效應,即是股市在農曆新年長假前數天多數上升。就算是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股票,也有這個農曆新年效應。



東亞股市明顯受春節影響

新年效應其實是假期效應的特殊例子。所謂假期效應(Holiday Effect)亦稱假前效應(Pre-holiday Effect),是指股市在長假期前數天多是上升、易升難跌。早在1934年,美國學者M.J. Fields已經點出,在1901年至1932年間,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美國長周末(即周五或周一是假期)前是升多跌少。另一學者Robert A. Ariel在1990年發表在權威金融期刊Journal of Finance的文章,總結他分析1963至1982年的美國股市,發覺一年中8個長假期前一天的回報,竟然是市場一年回報的三分之一,是其他日子平均日回報的9倍至14倍。這個分析,已經排除了別的可能因素的影響。其後多個學者跟進研究美國股市的假期影效應,多是附和Ariel的結果。但Roger C. Vergin及John McGinnis在1999年的論文,以1987年至1996年美國股市資料分析,發現這個假期高回報的現象,在藍籌股和大型企業已經不明顯,小盤股異常回報也較之前大幅收縮。其實這個發現不奇怪,如果市場是效率市場,精明投資者會利用任何異常回報效應套利,這些效應就會很快消失。

美股長假前回報特別高

也有學者研究歐洲和日本這些美國以外的成熟市場,同樣發現明顯的假期效應。Zainudin Arsad及Andrew Coutts在1997的論文,是分析英國金融時報工業指數成分股在1935年中至1994年底的表現,證明英國股市也明顯有假期效應。Charles B. Cadsby及 Mitchell Ratner的1992年文章,證明加拿大、英國、澳洲、瑞士和當時的西德股市,明顯有假期效應。新西蘭學者Olga Dodd 及Alex Gakhovich 在2011年發表的文章,以14個東歐國家股市為研究樣本,分析在1991年初到2010年底市場表現。分析結論是這些市場在假期前後都有異常回報,這些異常回報隨?時間遞減。在成熟市場,假後通常是沒有異常回報。

假前傾向樂觀 成交縮易推高股價

為什麼有假期效應?學者的共識,認為投資者在放假前心情輕鬆,對市場消息的反應,傾向正面和樂觀;假前市場交易收縮,樂觀情緒容易推高股價。如果假期是配合企業發獎金(例如中港台的農曆新年、英美的12月),則該時段的假期效應更明顯。既然市場存在假期效應,投資者是否能夠利用這個現象賺錢?學者Ilias Tsiakas的2010年文章,以統計的模擬分析,證明是可行的。但學者Robert Hudson、 Kevin Keasey及Kevin Littler在2002年的論文,則認為若考慮市場摩擦(market frictions,如交易費用、買賣價差等),建基於假期效應的投資策略,不單是無利可圖,而且可能虧本。閣下相信哪個說法,自己判斷吧。

[email protected]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8/news/ec_ecq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