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籽】日見一小時 「媽媽沒有愛心」 母女擺檔親密番
1 :
GS(14)@2016-03-06 03:15:16Bobo與女兒沐言擺檔前準備了兩個月,二人多了話題,關係亦好轉。
【親子籽:教養之道】做人父母甚艱難,這年頭做在職父母就更難,你知道《妖怪手錶》有幾多隻妖怪嗎?你懂得分《特命戰隊》與《獸電戰隊》嗎?眼前生活繁忙的在職媽媽郭皓晴(Bobo),竟然都懂,還在5歲女兒楊沐言唱卡通片日文主題曲時搭上一兩句嘴。記者看得目瞪口呆,心中佩服。其實平日要輪班工作的Bobo,在女兒放假的日子都要上班,見得少欠話題關係自然疏離,女兒試過說「不喜歡媽媽」。為了在有限的相處時間,找到更多的共同話題,母女決定參加親子市集,一起做檔主,從入貨、手製商品、包裝到佈置攤檔都拍住上,不用再背卡通主題曲都有偈傾,親子關係拉近,更改造了女兒的「港孩」性格。
媽媽Bobo於社福機構的營地任服務經理,所以公眾假期和暑假就是她最忙的日子,平日工作要帶青少年活動、天文科學導賞,她坦言見別人的孩子比見自己女兒還要多。沐言平日放學就暫託於姨媽家中,每天待從商的爸爸下班後才接回家,Bobo下班回到家已是晚上10時有多,見得女兒一小時又夠鐘上床睡。她苦笑說:「見得少但又要管住她,令她覺得我好像很無情,所以之前關係一直不太好。」童言無忌,年紀小小的沐言不但會直接說:「我不喜歡媽媽,因為媽媽很惡。」有次在學校學了「愛心」二字,回家後竟說:「媽媽都沒有愛心。」見得少沒話題,與萬千父母一樣,Bobo會用盡一切方法親近愛女,「我有嘗試跟她找話題,但你沒有共同生活經歷,就沒那麼多話題。」於是自己「溫書」。我聽到一頭霧水,怎麼溫?「例如她喜歡看《妖怪手錶》,我就自己去找找看《妖怪手錶》裏有甚麼妖怪。」嘩,我輕輕一查,100隻妖怪還分了類,怎麼記?果然是廿四孝媽媽!
籌備兩個月創造共同話題與回憶
自沐言幼稚園二年級起,Bobo便不時收到老師投訴,隔日就打電話來說她有行為問題,「老師常常說她不專注,情緒有時大起大落,又曾暗示她有過度活躍症,叫我們帶她去做檢測。」有14年社工經驗的Bobo,並沒有帶女兒做測試,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教養,「我們以『放電』方式教,讓她釋放精力後,就會少點負面行為。」子女太活躍可以是缺點,也可以變成優點。Bobo就很懂得發揮女兒活躍一面,「既然她這麼outgoing(外向),就別浪費了,不如多點帶她出來參加活動」。Bobo工作的「太陽館.度假營」,是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轄下的營地,不時舉辦手作市集,更設有親子檔。眼見親子檔參加者樂也融融,故Bobo亦嘗試問問沐言想不想參加,希望透過市集創造共同回憶。市集用了兩個月時間籌備,由構思檔名、賣甚麼開始,都由母女二人一同參與。Bobo平時會為天文導賞活動做些小手工,沐言看到經常會問:「為何媽媽可以整得咁靚?」又會到處跟同學說:「我媽媽是太空人、科學家」。Bobo笑言:「所以我就會想,我們可否一起做生這方面的生意,我想給予她一次欣賞我的機會。」最後她們決定小檔攤除了賣親手製作的音樂手鈴外,還辦了個星座馬賽克工作坊,讓沐言教其他小朋友用馬賽克製作有星座圖案的鎖匙扣。為了市集,Bobo買了一套書給沐言,講解天文科學和星座,「我們因此多了共同話題,她會主動問我很多天文問題。」有了共同話題和活動,Bobo每天下班後就算只見女兒一、兩小時,一起做手作也算是美好時光。她又趁機帶沐言到平時工作買物資的地方入貨做手作,「讓她認識到原來媽媽平時是這樣工作,讓她認識我多點。」兩個月來,5歲人仔天天親手製作貨品,原來Bobo還想讓沐言透過搞市集戒甩港孩個性。Bobo與丈夫平日習慣駕車接送女兒上學,久而久之沐言竟不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沒有私家車時,她會提出不如搭的士,『為甚麼不搭的士?只是百多元罷了,你付不起我來付吧』。」小朋友身上當然沒有錢,只是以為百多元很少就隨意亂說,令Bobo更想女兒明白,爸媽外出工作賺錢養家很辛苦。
認識金錢概念改造港孩性格
試過親自落手落腳製作音樂手鈴,沐言終於明白賺錢不容易,媽媽叫她為手鈴訂個價,她竟獅子開大口,一個手鈴想賣$200,「我做得那麼辛苦,當然要賣貴點。」於是Bobo透過解釋材料成本、各種東西的價值,向她灌輸正確金錢概念,最終一個定價$20。到了正式擺檔,坐在攤位前大半天才賣出6個,不過生意額只是其次,母女二人終於創造了一次屬於她倆的難忘回憶,才最重要。訪問尾聲,我問沐言做老闆開不開心,她展現燦爛笑容點點頭,我再問她喜不喜歡媽媽,她轉身看媽媽一眼又再點點頭。我才發現,二人的甜美笑容有點相似,同樣比當日陽光更耀眼。
沐言平時會問媽媽手工為何做得那麼好,Bobo笑言今次可以讓女兒欣賞自己一次。
作為資深社工,Bobo指沐言的精力確實比其他小孩子多,不時會帶她去「放電」。
沐言受媽媽影響,對天文科學亦有興趣,故今次擺攤選了搞星座鎖匙扣工作坊。
「太陽館.度假營」總經理黃瑞軒指,設兒童專區招募小檔主,希望參加的家長與子女可以拉近親子關係。
Bobo與沐言的星座馬賽克工作坊,吸引不少家長陪子女一起玩,製作屬於自己的星座鎖匙扣。
音樂手鈴由沐言與媽媽一起做,每個售$20。
沐言事前在家中練習做星座馬賽克鎖匙扣,以便在擺檔當天示範。
第一次做小老闆,沐言表現非常興奮,每每見到客人都落力招呼,拿着老闆襟章愛不釋手。
親子檔主心聲
母子檔初體驗
「愛襯墟」手作市集每次都會招募親子檔檔主,希望家長與子女透過搞市集,促進親子關係。上周末的市集還有其他小檔主參加,今年5歲的黃學信就賣手作電話繩掛飾和辦填色陀螺工作坊,媽媽丘碧棽(Dewi)就指,覺得和兒子一起擺檔是很好的親子活動,想讓他與自己一起完成一次從未試過的體驗。
丘碧棽和兒子黃學信
學信的陀螺工作坊,讓小朋友在木陀螺上盡情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每個陀螺都如每個小朋友般獨一無二。
陀螺工作坊吸引不少小朋友參加,邊玩邊髹靚陀螺。
$100零用錢很難賺
親子檔不只有小童參加,今年13歲的陳洛勤亦是小檔主之一,售賣與媽媽一起做的手工小飾物。洛勤表示事前很緊張,「因為是第一次我做主場,平時都是媽媽自己賣。」坐了大半天都未做到$100生意,笑說:「原來平時5天的零用錢都很難賺。」
陳洛勤與媽媽一起做的小首飾,他負責裝上手鏈扣(右圖)。
第三期「愛襯墟」手作市集
日期:6月25日(星期六)地點:馬灣體育路14號太陽館記者:陳穎欣攝影:黃子偉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5/1951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