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1-12月供指示 hiking

http://blog.yahoo.com/_ZWFS2772YECDLLL6GF2RZR4UFU/articles/241891/index

第90期月供匯控以$62.4購入63股,第52期月供領匯以$27.9購入141股,第44期月供中人壽以$22.35購入355股。
領 匯中期派$0.6311,由當年上市第一次分派$0.2181開始,已連續11次增加分派,回顧之前51期供款記錄,2008年10月曾以$12.66購 入,以呢次分派計,年息已超過10厘,如果認定今次有排跌,在撈底時不防考慮領匯。如果以派息來比較領匯與房委會的效率,大約是一比三,大家都理解政府架 構臃腫,成本效益遠比私人機構為低,偏偏一大班白痴經常要求政府管呢樣管果樣。月供退休組合下月標準供款。延伸上月對歐債的看法,現時歐元區都 不同程度地進入福利社會,影響較輕的德國,除了經濟相對好,還幸合併東德後經過一翻努力,現在算得上最令人安心的歐盟國家。所謂歐豬各國的問題,簡單而 言,入不敷支,增加收入等同增加稅收(政府的收入一律定義為稅收),增加徵稅同時會減少人民做需要交稅的行為,當後者的增幅大於前者,會出現愈加稅,稅收 愈少,舉個極端例子,當薪俸稅增至100%,我們寧願坐在家中也不工作。當福利社會稅率增至工作所得與福利愈接近,愈多人選擇不勞而獲,令收入減少支出增 加。政府不能再增加稅收時,只好減少開支,香港在金融風暴之後,政府出盡渾身解數,也只能凍結公務員薪金,未能如星加坡大刀闊斧地減薪,可想象 到民主國家的執政者,寧可以發債「得過且過」,而不大力減少開支「與民為敵」。經過多年累積,這些國家逐漸「碌爆卡」,連Min. Pay都有可能還不起。美國與歐豬都有根本性的問題。不過,美國可以印銀紙「找數」,由於各國或多或少都是債權人,美元貶值總比美國破產好,加上美國軍力 鶴立雞群,大家仍然相任美國,只要唔好印得太快,同時「做樣」削減開支,大家都好交代,由於要分開來印,成個過程會以年計,三年之後會否又三年,無人知, 不過,太快解決並非大家樂於見到,有時印鈔機開得太快,中國會有官員出來「旱預」他國內政。歐豬情況大不同,豬仔無權印歐元,國力又不夠強,可 供出售的資源又不多,最大的籌碼是已經發出,並已流通到歐盟各國,甚至全世界的債券,豬仔有事會連累其他豬盟國家,隨便印歐元救豬仔的話,又怕一兩年後又 「碌爆卡」,因此,安份守己的國家一於懶懶閒,迫豬仔開源節流,由於開源能力有限,等同迫豬仔慳d洗,暴亂也好,被人行刺也好,一日見搞唔到一份有盈餘的 財政報告,一於企硬唔救,只要最終印銀紙引至的損失少於歐元解體的損失,歐元還是會印,只是唔救懶豬。又蠢又懶的豬唔會一朝一夕變得醒目,反正呆著等,不 如乘機要求債權人削債,上月底先來過「開天殺價」,成功固然好,失敗也無害,若債權人還價七五折,也很不錯。若削債有進展,「印銀紙」的損失減少,將更加 傾向「印銀紙」了事,削債的新聞是好消息,幅度愈大,消息便愈好。每次見到暴動騷亂,反政府的豬國新聞,對歐債危機也是好消息,政黨更替有利實行新緊縮措 施,也是好消息,技術員又行近印刷機一步,距離開機時間又縮短一些。與此同時,中國對通賬警惕尤甚於西方國家,因為西方國家擔心的是經濟,中國擔心因此發生社會動蕩,縱使通賬得到舒緩,也只能略為放鬆銀根,無論程度如何,相對歐美大印銀紙,人民幣點都會繼續升值,預期人民幣仍是防通脹組合的必然選擇。8 月9日,恆指跌1159點,收報19330.7點那日開始計,恆指最低位在10月4日收報16,170.35點,呢一日恆指市盈率8.87倍,息率超過4 厘,對息口敏感的投資者,股票組合佔投資的比例應該這水平上調,而唔係沽貨離場。這個月恆指波幅擴大,之後隨時大上大落,就算歐債比美國次按更大鑊,一樣 可以大上之後先大落,2007年股市創新高時,次按問題已講了超碼2年,這個月只買入盈富基金,盈富基金宣布末期息$0.5,不錯,有人認為歐債問題未 解,恆指預測低於10000點,如果成為事實,恆指息率便創造歷史,因此,要創造事實,必然出現歷史未出現過的經濟環境。在別人恐慌時買進,的確知易行難,尤其好友都轉呔看淡,以前錯失了多次機會,科網股爆破、911、SARS都因為「睇定d」而看著股市上升,進而因為股價比不久前的低位高而「一等再等」。無 論價值投資或者技術投資,低買高賣或者長期持有,在看過的兩、三百本財經書裡面,都會找到成功例子,喜歡長期持有+價值投資這組合,是因為花時間最少,每 年review一、兩次策略,以及定下有利於投資者的買入價,在網頁中設定alert,到時到侯便會收到email提你買貨,買完之後把買入價調低起碼2 成,再等下一個email。
今年買入的三隻IPO,只有新買入的中信證券力保不失,其餘已潛入水底,但無阻「集郵」的雅興,周大福有如新秀麗,是個人偏愛,定價調低仍不便宜,買一手償心願,新華人壽也趕尾班車,中國金融股依例認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