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伊波拉報道充滿人性 令當局問責《紐時》奪三獎 普立茲大贏家

1 : GS(14)@2015-04-23 01:55:47

突發新聞攝影獎■《聖路易郵報》拍攝弗格森鎮警民衝突,捕捉了警察發射催淚彈(左圖),以及示威者憤怒還擊(右圖)。路透社



有美國「新聞界奧斯卡」之稱的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前天揭盅,《紐約時報》奪得國際新聞報道獎、專題攝影獎及調查報道獎三項殊榮,成為今年大贏家。南卡羅來納州小型報社《郵政信使報》則憑着家暴系列,勇奪最高榮譽的公共服務獎,為小報社扳回漂亮一仗。


第99屆普立茲獎名單前日出爐,14個新聞獎中,《紐時》記者站在新聞前線,勇敢報道西非伊波拉疫情而奪得國際新聞報道獎,大會讚揚《紐時》報道生動、充滿人性,令公眾充份了解疫情規模及詳情之餘,亦令有關當局問責。《紐時》自由攝影師貝雷胡拉克(Daniel Berehulak)無畏無懼,拍攝伊波拉疫情,照片扣人心弦,獲得專題攝影獎。



「想起和我分享生命歷程的人」


《紐時》記者利普頓(Eric Lipton)的另一篇報道,揭露說客游說國會議員和各州檢察長,令司法向權貴傾斜;和《華爾街日報》根據解密的醫療保障數據分析美國醫保問題,令兩報分享調查報道獎。《紐時》編輯部指,有關伊波拉的報道是他們駐外記者、科學作家及攝錄記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奪得專題攝影獎的貝雷胡拉克則披露,為了報道利比里亞、塞內利昂及幾內亞的疫情,他自去年8月起花了整整四個月時間拍攝:「得到這個獎項,令我想起那些和我分享他們生命歷程的人,他們讓我成功記錄這種既可怕又討厭的病毒。」第二大贏家是《洛衫磯時報》,該報今年拿了兩個獎項。記者馬庫姆對加州大旱報道以及麥克納馬拉的幽默評論,分別得到專題報道獎及評論獎。密蘇里州聖路易縣弗格森鎮黑人青年布朗去年夏天遭白人警察槍殺,觸發大規模騷亂,警方強力鎮壓。普立茲評審讚揚《聖路易郵報》所拍到的照片,有力地捕捉弗格森鎮居民的絕望和憤怒,展示新聞攝影的非凡魅力,不僅服務社群,亦警醒全國,因而奪得突發新聞攝影獎。《聖路易郵政快報》總編輯貝倫(Gilbert Bailon)坦言,他們採訪這場警民衝突,「有同事吃了催淚彈,有同事深度介入協助社區復原」。



專題攝影獎■《紐約時報》的自由攝影師貝雷胡拉克把身穿防護衣的救援人員,將伊波拉病患者抬到治療中心的一幕攝入鏡頭。美聯社

■貝雷胡拉克(中)獲獎後,同事拍掌祝賀。路透社


■《紐約時報》連奪三獎,成為今年普立茲獎大贏家。

揭美企業避稅 彭博社首獲獎


彭博新聞社記者米德爾(Zachary R. Mider)揭露美國企業避稅方法,在解釋新聞中大放異彩,令彭博首奪普立茲獎。彭博榮譽總編輯溫克勒(Mathew Winkler)通知老闆彭博(Michael Bloomberg)時,彭博半開玩笑說:「終於(等到了)!」法新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



普立茲獎新聞類得獎名單

公共服務獎:《郵政信使報》突發新聞獎:《西雅圖時報》調查報道獎:《紐約時報》的利普頓(Eric Lipton)及《華爾街日報》解釋性報道獎:彭博新聞社的米德爾(Zachary R. Mider)地區新聞報道獎:加州《和風日報》的庫日尼亞(Rob Kuznia)、基米特(Rebecca Kimitch)和蘇拉奇(Frank Suraci)國內新聞報道獎:《華盛頓郵報》的萊昂寧(Carol D. Leonnig)國際新聞報道獎:《紐約時報》專題報道獎:《洛杉磯時報》的馬庫姆(Diana Marcum)評論文章獎:《侯斯頓年代報》的法爾肯伯格(Lisa Falkenberg)批評文章獎:《洛杉磯時報》的麥克納馬拉(Mary McNamara)社論寫作獎:《波士頓環球報》的金斯伯里(Kathleen Kingsbury)政治漫畫獎:《水牛城新聞報》的賈格洛(Adam Zyglis)突發新聞圖片獎:《聖路易郵報》專題圖片獎:《紐約時報》的自由攝影師貝雷胡拉克(Daniel Berehulak)資料來源: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2/191209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