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地基金組團來港開戶炒股

1 : GS(14)@2015-04-10 18:46: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10/news/ea_eaa1.htm\r\n【明報專訊】北水來勢洶洶,港股昨日下午開市後45分鐘,港股通再度爆額,內地投資者因買不到港股捶胸頓足。不過,分析表示,現時推升港股主要是內地私募基金,以及國外長倉基金,內地公募基金大軍尚未殺到。因此,現時不少內地資金已另闢蹊徑,有基金人士更帶隊來港開戶,避開額度限制;也有投行人士建議高資產內地投資者可透過Interactive Brokers網上戶口買港股,再提供私人投資管理,收益更須三七分成。\r\n\r\n  明報記者 顧冷冰、魏嘉儀\r\n\r\n面對港股通每日額度已供不應求,浙商期貨基金經理趙玲黛稱,「最近只是調動較靈活的私募打頭陣先到達港股,已經輕易用完了港股通額度,公募大軍還沒到」。她表示正在聯繫香港券商,準備帶隊到香港開戶,未來可以直接繞開港股通的限制炒港股,也可以免除內地券商在港股通上收取的佣金。\r\n\r\n傳地下錢莊「連夜搬磚」來港\r\n\r\n趙玲黛續稱,近期地下錢莊非常活躍,聽說有在香港的私募基金通過地下錢莊「連夜搬磚」將內地資金轉到香港,「最近人民幣貶值,有大批資金轉至香港,本想買入美元,現在港股暢旺,就直接轉至炒港股」。她稱上月內地外匯儲備有120億元人民幣外流,預計大部分流至香港,「這部分繞開滬港通的來港資金對港股的托市作用不能忽略」。\r\n\r\n有內地律師樓也透露,近來有投行人士私下上門聯絡,為高淨值客戶提供港股私人資產管理,入行門檻大約為500萬元人民幣。做法只需要客戶開通Interactive Brokers網上戶頭,再將用戶名和密碼提供給該投行人士,接下來便由該投行人士全權代為操盤,所有收益撥出三成歸操盤者,虧損概不負責。本報致電Interactive Brokers,該行告知內地人開戶只需要存入1萬美元或等值港元,再傳真身分證明文件,不必赴港即可開炒港股。律師樓表示,由於內地每人每年限額兌換5萬元人民幣等值外匯,為籌集外匯,通常使用地下錢莊。\r\n\r\n除此以外,內地投資者也表示,建行(0939)、招行(3968)均推出兩地通戶口,主打「不需要來港開戶就可以擁有中港互通帳戶」,可以自由炒港股,不受港股通額度限制。其中,招行帳戶入門價僅5萬元,備受推崇。\r\n\r\n瑞銀﹕外資追升幅 要加倉\r\n\r\n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股票副主管何偉華補充,現時港股炒起並非只靠內地資金,有外國長倉基金原本輕倉港股,現時為追上升幅,正在加持倉位。\r\n\r\n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則指出,見到更多內地客人來港開戶,從而炒孖展。他認為,現時內地散戶入市港股只是剛剛開始,托市效用將在今後顯現。
2 : GS(14)@2015-04-10 18:47:1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10/news/ea_eaa2.htm
券商再當機 港交所:難監管
2015年4月10日

【明報專訊】大市成交再創新高,本地券商交易系統也連續第二日出現癱瘓現象。其中一家被指出現平台擠塞的耀才證券,其行政總裁陳啟峰表示,整個電腦交易系統均沒有問題,只是過去兩天面對龐大的交易量,的確收到個別客戶投訴,指落盤反應緩慢。但陳啟峰強調,這種情主要集中在開市後恒指急上急落所致。

  耀才﹕將增伺服器應付

昨天1小時內,港股成交額已達到千億。多家銀行和證券行網上交易平台,繼續出現大擠塞,包括花旗、渣打和耀才、一通等。昨早恒指由27,923點回吐近欠點至27,000點附近,散戶搶住沽貨,但部分券商平台無法沽出。有耀才客戶表示,曾致電要求平倉,但未能接通。也有花旗用戶以「即市價」沽貨,卻無法成交,花旗客服稱這段時間無法接受任何交易訂單。陳啟峰透露,以該行為例,單是過去兩個交易日,該行每日交易量較平常增加逾5倍。因此,該公司也計劃增加伺服器,以應付未來需要,希望藉此減少網絡擠塞的問題。

立法會議員(金融服務界)張華峰(圖)昨日稱,港股成交額突然增至2000多億元,拖慢券商的交易系統屬正常,但港交所(0388)及券商都會解決問題,因系統可以隨時升級,「我所知道交易是慢了點,而不是死機,估計交易所的大電腦容量仍然很大」。他又指出,個別大型券商的系統出現問題,或其交易系統較複雜,但本地券商則因落單情,卻很少不夠用。

證監會不評論有否收投訴

對此,港交所發言人表示,有向券商了解,但由於券商給予客戶買賣的交易平台,是券商設計及營運,故難以監管,但重申券商與港交所的交易暢順。但證監會就是否有收到投訴,以及跟券商接觸,發言人則表示不予評論。根據證監會持牌人或註冊人操守準則第18.4規條,持牌人或註冊人(如券商)應有效地管理和充分監督其設計、開發、部署以及操作的電子交易系統,以確保在適當情下,可予提供客戶使用。
3 : GS(14)@2015-04-10 18:47:4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10/news/ea_eaa3.htm
無牌代客買賣證券屬違規
2015年4月10日

【明報專訊】內地投資者湧港炒股,除基金組團來港開戶外,更造就不少並無持牌的中間人重新活躍,結集內地散戶資金炒股並從中「抽水」,不過,過去香港曾有不少案例,未領取牌照卻擅自代客買賣證券,最終被檢控,例如2007年時曾備受吹捧的一名「少年股神」,就被證監會指「擅自聲稱經營資產管理業務」而違規,最終須支付罰款連調查費共1.9萬元及留案底。2010年亦有人擅自在facebook提供證券意見,終被罰款至少2萬元及須完成80小時社會服務令。

  現於證券行任職的楊俊文(圖),當年仍在樹仁學院(現稱樹仁大學)就讀時,已經由80萬元股本,憑炒股炒上逾600萬元身家,一度被傳媒冠以「少年股神」稱號。

「少年股神」認罪罰款 現任職券商

惟證監會後來發出檢控聲明,指從報道中得悉,楊俊文向多名人士聲稱可代為管理網上證券交易帳戶及代客買賣股票,涉資3000萬元,但他未有領取證券買賣資格及牌照,牴觸《證券及期貨條例》第114條,最高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楊俊文亦最終認罪並罰款。不過,其後楊俊文於凱基證券任職助理副總裁,現時則在勝利證券任職基金經理。

至於據證監會資料,盧錦聰未獲發相關牌照,卻在2010年4月至11月期間,在facebook設立的私人討論群組中向用戶就證券提供意見,惟其中有3名用戶付費200至300元訂取內容,卻未有按其意見買賣相關股票。2011年底法院亦裁定盧錦聰觸犯《證券及期貨條例》第114條,罪名成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4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