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騰訊「餓了麼」 撼阿里「美團」

1 : GS(14)@2015-01-28 10:18: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8/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騰訊(0700)及阿里巴巴等內地科網巨頭,近年已殺入多個衣食住行的領域。繼兩個集團分別投資的「Call的」手機應用程式(App),「嘀嘀打車」及「快的打車」早前鬥補貼搶客外,新一輪惡鬥或移師「外賣App」市場。騰訊近日入股「餓了麼」及阿里有份的「美團外賣」,與「百度外賣」近期鬥補貼搶生意,有分析認為外賣是O2O(線上到線下)領域內,其中一個最有前景的行業,估計未來的競爭會更激烈。


內地外賣網站「餓了麼」昨日宣布,最新一輪3.5億美元融資(折合約27億港元),獲中信產業基金、騰訊及紅杉資本等入股。創辦人張旭豪接受《騰訊科技》訪問時,稱獲得新資金後,由於高校學生市場已幾近飽和,故會拓展白領市場,並稱白領市場的價值為高校的10倍。日後,公司會與股東如騰訊、大眾點評等,商討如何利用對方資源發展生意。

提供補貼折扣搶市場

現時,市場內較為熱門的外賣網站,除了「餓了麼」外,還有由人人網創辦人王興所創立的「美團外賣」,以及另一科網巨頭百度的外賣服務。其中「美團外賣」的母公司團購網「美團」,在2011年時更已被阿里巴巴看中及入股。上述的外賣網站,給用戶輸入地址後,可查詢附近有哪些餐廳有外賣服務,並能夠即時在網上訂購。

「餓了麼」及「美團外賣」不但界面相似(見圖),而且目前均有提供補貼費用,或折扣優惠以搶佔市場,情就似去年的「嘀嘀打車」及「快的打車」一樣。同時,兩者的網站界面相似,均以地圖作為首頁,分別在於用色及地圖的來源,業務則包括內地一線到四線城市。

分析員:最大開支是推廣

有中資行分析員稱,由於內地餐飲業市場相當龐大,故估計「餓了麼」及「美團外賣」,未必需要如電召的士般,在現階段大鬥補貼費吸客。「餐飲業比的士士場大很多,現在主要增加覆蓋範圍及餐廳數目,但內地太多餐廳了,不用靠補貼鬥個你死我活。」他相信他日要鬥搶市佔率的話,最大開支仍是推廣支出。

他又指出,目前內地科網要發展的O2O(線上到線下)業務,外賣是最有前景的領域之一,從這類公司獲得多輪融資,就可見投資界對這領域的追捧程度。「其實騰訊今次的投資,對集團收入不會有太多幫助,但往後則可以吸引更多人使用微信支付,並獲得餐飲消費的大數據。」

明報記者 岑豪
2 : GS(14)@2015-01-28 10:18:5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8/news/eb_eba2.htm



內地市場大 助科網殺入衣食住行


2015年1月28日





【明報專訊】香港人買外賣現在仍用數十年前的「老土」方法,打電話或親身購買。內地近年興起網上外賣,由網站統一餐廳資料及菜單,並提供即時叫外賣服務,更連帶推銷優惠。就內地用家而言,不需要逐個餐廳瀏覽叫外賣,可算是相當方便。


香港未有具規模本地外賣網站

香港目前亦有類似的本土網站,但只提供個別地區的餐廳資料,資訊亦僅得地址及電話,如有餐廳結業,亦未必即時更新。至於,海外的外賣網站foodpanda,去年進軍本地市場後,亦未見特別受注目。覆蓋地區目前主要集中在港島商業區,以及油尖旺等地方,不少住宅區則未見提供服務。

究其原因,香港人口及餐廳比例密集,「搵食」相對容易,只需要選擇有口碑又好吃的餐廳,才催生「開飯喇(openrice)」的崛起。內地則正好相反,地方大兼餐廳分散,故外賣網站應運而生。實際上,本地的「Call的士」應用程式(App),亦不是特別盛行,情亦與外賣App一樣。

結果內地的地理環境,正提供適合的土壤給科網企業,由網絡世界殺入現實世界,騰訊(0700)、阿里巴巴及百度等,近年亦積極投資或發展類似業務,衣食住行四大範疇,均可見科網巨頭的身影(見表)。不過,他們主要營運平台,引導用戶瀏覽不同類型的網站,並從中收集用戶數據,助其他核心業務擴張。
3 : GS(14)@2015-01-28 10:19:0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8/news/eb_eba3.htm



阿里明業績 料增逾四成


2015年1月28日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將於明天(29日)公布2014年第4季業績,券商普遍看好電子商貿可繼續錄得巨額增長,預計收入按年增長至少40%以上。


雙十一銷售理想 大行唱好

瑞信認為,去年雙十一銷售表現理想,預料商品交易總額可以按年大增43%至7557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來自天貓的商品交易總額佔比可提升至39%,高於2013年同期的34.6%。摩根大通預測更為理想,預計整體交易總額可有47%增長。

兩家大行都認為,業務化為收入方面有進展,瑞信指整體商業化盈利比率達3.2%,其中來自移動業務賺錢比率可由1.87%升至2.2%,至於摩根大通更預計整體盈利比率高達2.81%,移動方面比例2.5%。

摩通預計阿里的第三季收入可錄得264億元,按年增長41%,其中中國區收入升36%至220億元,餘下國際商業收入錄17.4億元。每股盈利為3.99元。

摩通指出,阿里巴巴的除息稅折舊攤銷前溢利率(EITDA margin)由2014年第3季的60%,降至2015年第2季的50.5%,主要是受累於大量的併購活動,不過有望可以按季增加1.2個百分點至5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5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