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日行20分鐘 早死風險減30%

1 : GS(14)@2015-01-20 08:16:48





■有研究發現久坐不動的人,比癡肥人士早死的風險高出一倍。


日日運動身體好!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發現,不做運動久坐不動的人,比癡肥人士早死的風險高出一倍。其實想長命點很簡單,只要每天步行二十分鐘,就可以減少早死風險近30%,即使癡肥人士也有效。劍橋大學研究了歐洲十個國家、逾三十三萬名年齡約五十歲的中年人,在十二年的調查中紀錄他們的身高、體重、腰圍和自我評估體能活動等,然後再作分類。約22.7%的受訪對象被定性為「不活躍」(inactive)組別,他們大多久坐不動,亦不會在空閒時間做運動鍛煉身體。



久坐不動較癡肥高危


研究發現,若這些「不活躍」人士每天步行二十分鐘,約消耗九十至一百千卡路里,就可以晉升為「中度不活躍」(moderately inactive)組別,而體重屬健康的一群就可以將早死風險減少30%。體質指數(BMI)逾三十的癡肥一族,只要肯每天步行二十分鐘,早死的機率也會減少16%。這個組別的減少早死風險幅度是所有組別中最高,但研究未能量化延長壽命的時間。「這傳遞了一個簡單訊息,每天做少量運動,已經對平時久坐不動的人健康有幫助。」負責研究的埃克隆(Ulf Ekelund)解釋,每天花二十分鐘已經看到當中差別,「當然希望做運動會耐一點,運動對健康很重要,應該成為每天的一部份」。研究並評估歐洲九百二十萬個死亡個案,發現三十三萬七千人死於癡肥,但六十七萬六千人的死因歸咎於久坐不動,比癡肥的死亡人數高逾一倍。英國政府建議成年人每周做一百五十分鐘中度運動,包括園藝和跑步等,但有研究指只有三分一人每周步行三十分鐘,導致每年因病假、醫療費用和早死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一百億英鎊(一千一百七十四億港元)。香港衞生署也曾建議成年人每周進行至少一百五十分鐘帶氧運動,或至少七十五分鐘劇烈運動。不過統計處於二○一三年發表的運動體力調查,發現四十至五十九歲的中年人,只有37%達標,即一星期有至少三天、每天累積做三十分鐘或以上的中等或強度運動,遠低於標準。英國《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0/19008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