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細價樓無貨全城瘋狂劏磚頭

2014-08-28  NM
 

有錢,固然想買磚頭保值;但當屯門都無三百萬銀碼單位,香港人,已經玩唔起香港樓。在資金持續氾濫下,城中各路人馬,遂買入各類資產,並劏細拆契,包裝成「迷你磚頭」出售。當中有葵興師奶,買入工廈單位拆成迷你倉,每個入場費只需三十多萬,可謂「平」。豪宅天匯車位(嗱,係車位咋,唔好搞錯),一個賣四百萬!引來多個市區車場亦陸續分拆,可謂「靚」。而揸刀劏豬嘅「凍肉大王」佳寶,已兼做埋劏商場,往績全城最抵買,可謂「正」。不過在「平靚正」背後,暗藏殺機!師奶拆迷你倉回報無兩釐

近月記者在各報章上,都發現一則分類廣告,表示葵興有精裝迷你倉出售,回報高達五釐,兼且首創「智能監控系統、全新鮮風空調系統、高級牆磚連密碼鎖及電子感應開關」,相當高科技。記者以顧客身份放蛇,負責推銷的卓豐物業代理職員溫小姐表示,業主為吸客,還推出了「首年五釐回報保證」。「即係一個售價三十多萬嘅迷你倉,約九十呎,頭一年每月保證收到一千三百多元租金。之後一年開始,管理公司會幫你搵租客,回報都差唔多o架。我哋已賣咗一部分,有些客說三十零萬不是很多錢,願意一筆過付款。有些客則寧願借銀行,留些錢做流動資金。」代理聲稱找到大眾銀行為迷你倉造按揭,即買家付十多萬元就可「上車」揸磚頭,可謂全城最平「上車盤」。其後記者跟隨代理溫小姐參觀,原來這個「上車盤」位於葵興貴盛工業大廈,樓齡四十多年,升降機與外牆已相當殘舊。走入迷你倉,每個迷你倉都安裝大門,如一個個獨立房間,開了門就是八、九十呎空間及四面牆。不過廣告說的「智能監控系統」,只是家用監察外傭用的CCTV、「全新鮮風空調系統」即是冷氣、「電子感應開關」就是燈掣。據經紀透露,不少投資者貪這些迷你倉「細細粒容易食」,開售個多月來,共四十多個迷你倉已賣了十多個,業主套現約五百多萬。

業主娥姐:「只係有啲錢!」

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諗出這條拆售迷你倉絕橋的,原來是三個師奶:姚利娥(娥姐)、許愛菊(阿菊)及葉燕嫺(阿嫺)。她們去年以八百多萬元,買入這個約四千呎的工廈單位,再改裝成迷你倉出售。而每個約九十呎的迷你倉,入場費三十二萬,部分「靚位」,更開價四、五十萬。若全數拆售成功,相信三人可套現起碼千五萬元,賺近一倍。三人於一二年開始,投資葵興一帶工廈,部分持有出租,部分則分拆成幾百呎的辦公室單位出售,收入可觀。現時這些辦公室的用途,也包括拳館、band房等。眼見分拆辦公室已屆水尾,她們進而大玩迷你倉,還大膽提供二按服務。不過行內經紀對她們所知不多,記者找到報住紅磡海名軒的娥姐,早年與丈夫投資住宅的她,坦言對迷你倉毫無認識,全數交由投資經理人負責,「我哋呢啲唔識乜嘢o架,只係有啲錢,俾人幫手做吓投資。」她又指自己最新的投資項目,是錦上路一帶農地,「我哋想買入農地分契,再賣予經營有機菜種植的商人。」

專家指:「回報低!」

不過,記者見他們聲稱拆售的迷你倉,根本仍未分契,買家現階段付錢有一定風險。而對於聲稱的高回報,曾買入她們「迷你辦公室」單位的洪先生「呻笨」說:「我用一百五十萬,買入佢哋改裝成嘅辦公室一個單位,原本業主話可以租到四千八蚊一個月,依家減到三千四蚊先有人租﹗」時昌迷你倉老闆時景恒,亦踢爆葵興區是迷你倉重災區,他開倉時已避得就避,「嗰度貨倉太多,競爭大,而且居民的平均收入亦不高。」他認為,當頭一年的五釐租金保證回報過後,根本難以每呎十六、七元租出,「依家市場最貴嘅迷你倉,市區都只係每呎十五、六蚊,有啲仲平,已頂爛市。」他指出沒有統一管理下,就會出現減價戰,「各個迷你倉業主唔會有共識租幾錢,隔籬單位業主減價,就個個都減。到時就無咁高回報。」而且市場上集團式經營的迷你倉,有倉務員管理,服務較好,拆散了的迷你倉競爭力相對較低。再計計數,業主收租金還有不少開支。一個持九十呎迷你倉的業主,每月要交一百三十多元服務費,另安裝閉路電視、每月上網費及網絡監控費,又要近二十元,水費及不定額電費,估計數十。正式分契後,差餉每呎約一元,即共九十元。假設閣下幸運地能以八百元租出,七除八扣後,實際回報少過兩釐。只不過在現時水浸下,仍有不少傻瓜落疊!扑傻瓜指數:★★★★★

癲價車位下行風險最大

講到現時全港最貴的車位,非西半山豪宅天匯莫屬。其位於停車場五樓的五○七號車位,於三個月前以四百二十四萬元成交!計計數,以合理回報為四釐計算,這個車位便要每月有一萬四千元的租金收入!花萬多元租一格車位,傻的嗎?車位的業主,正是○九年以九千多萬購入樓上住宅單位的富婆陳錫濱(Susan),當年她是唯一一個無撻訂的買家。而該個車位就如她所購的天匯單位一樣,沒有承造按揭,現兜兜俾錢,水源充足之極。天匯住宅共有六十六個,車位卻有九十九個。不過富貴人家,一戶人點只一輛車。想不到天匯停車場的保安,較住宅更嚴密,記者未能走入車場,一睹全港最貴車位「真身」。不過根據車場平面圖,格局、規模,與坊間停車場無異;既無高智能電動裝置、亦不是「易轉彎」。而且一律標準車位,即一百三十五呎。四百萬「天王車位」的唯一優勢,就是「對正升降機口」。而與其一個車位之隔的五○九號,「只」需二百八十萬元,皆因近年發展商恒基及培新為吸客,推出買樓可七折買車位優惠。無論如何,發展商在車場「間」些白格仔,屬低成本製作;若全數售出,套現可達三億!

生手拆車場

眼見車位有價有市,近月拆售停車場的熱潮,於是由豪宅殺到入工廈。這個月位於葵涌碼頭、位置偏遠的永得利廣場,亦拆售一百三十個車位,售價四十八萬至九十多萬元。同樣細細粒、容易食,兼有提供首兩年的五釐租金回報保證,結果不足兩小時便被搶購一空。然而五日後,市場就傳出賣方退票,原來該工廈地契條款中訂明,車位買家必須為持有該廈業權的業主。看來不單投資者盲搶,原來停車場業主亦盲拆!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該停車場於去年八月,由投資者陳家揚旗下公司以八千八百萬購入,再於近月分拆車位出售。行內指陳家揚從事物流,名不見經傳,拆場亦屬新手。最後他想出,每個車位「附送」一份士多房的「業權」,藉此避過地契問題。大部分買家都接受,繼續交易。回顧車位市場,雖然香港向來車位供應不足,回報相對穩定;但經濟下行起來,跌幅一樣得人驚!例如車位需求熾熱的半山區,一個豪宅嘉雲臺的車位,九七年賣一百八十萬元,○三年時亦跌至只有五十萬元。經濟差要縮皮,房車屬非必需品,便會首當其衝。

劏售商場個個死場

這半年來,在資金無出路下,已有七個商場拆售,牽涉達八百多個「鋪位」。這類俗稱「劏場」,愈來愈多投資者分一杯羮,最新一個是「凍肉大王」佳寶超市的老闆林曉毅(毅叔)。去年底他以三億四千萬元,向華懋買下屯門華樂大廈一樓及地鋪,放聲氣要玩拆售:「哈哈!之前未試過,我見咁多人拆,咪想試吓囉!而家向屋宇署入咗則,都未知批唔批,批就即刻賣。唔批嘅,都只係花咗廿幾萬嚟入則啫,可以自己用番,開餐廳又得!開超市又得!」反應比毅叔更快的,是北角區經紀兼投資者蔡志忠。今年三月他以一億四千萬,買下北角英皇道一個大鋪位,今個月已劏出一百五十三間細鋪,並改名「英皇大道廣場」出售。根據價單顯示,該場面積大於一百呎的鋪位,只有十二個,最平九十七萬元的一樓鋪位,建築面積不到三十呎,實用面積更僅得十五呎,一般新盤的窗台比它還大!扑傻瓜指數:★★★

三對一硬銷

上週五,「英皇大道廣場」大搞開放日兼開售,不足一百呎的展銷廳逼滿人,惟留心一看,發現滿滿的盡是經紀,其中三名出盡力向記者硬銷,「遲啲呢個位就會有電梯!百幾萬投資商鋪,真係無可能咁抵!」經紀陳講到七情上面,「頭兩年管理公司會搵客,如任天堂一類公司,保證五釐回報。集友銀行仲肯提供按揭,買家申請最多四成按揭,利息兩釐半,最多分十至十五年還,真係好抵買呀!」負責銷售的美聯旺鋪聲稱,已賣出九十間鋪,並有一宗摸貨成交。過往曾劏場拆售的資深投資者黎永滔,坦言不是個個場都劏得,死場處處有:「呢類場最難搞,係管理及形象,過往無乜成功例子。當兩年保證回報期一過,租金的落差會好大。而且鋪位間得太細、得一張枱咁點做生意呀!」他指,劏場成本費用高,可過千萬,但利潤更高,一定賺凸,吸引不少投資者試拆場。他一再提醒有意買劏場的準買家:「喺閙市都無用。過去好多拆場失敗例子,如旺角東京銀座、尖沙嘴首都廣場、深水埗深之都等。買之前,去望吓啲死場先,望吓就知咩事!」扑傻瓜指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57

湯文亮﹕通過壓力測試 不代表供樓無壓力

1 : GS(14)@2017-12-26 13:00:22

【明報專訊】香港銀行雖然沒有跟隨美國加息,但其實加息的壓力非常龐大,只不過是銀行衡量過暫時維持不變所得到的利益比加息為大,所以仍然維持利息不變,但嚴格來說,加息是事在必行,甚至會出現美國不加而香港要追加的情况。

有剛買樓的年輕業主說不用擔心,因為在他們買樓的時候,通過了金管局要求銀行替客戶做的壓力測試,利率比現在高3厘,他們並不擔心美國加息,就算美國再加息,香港未必一定要跟隨,就算香港要跟,有3厘水位,唔知幾時才會加足,說不定在未加到3厘的時候,美國已經開始減息,所以,大家對加息只需要留意,不需要太過擔心,否則會影響買樓的決定。

最近,有一些在過去一年買了樓的業主跟我說,他們很辛苦,因為供樓是長期壓力,所面對的問題並不是解決之後就會完結,而是同樣的問題會重新開始,現在還未開始加息就已經這樣辛苦,他們不敢想像在加息之後要如何面對。

供樓後現實生活 與壓測預期不符

他們的苦處我明白,即使他們通過壓力測試,但仍然未必可以應付加息前狀况,更何况是加息後?其實,壓力測試只是證明有能力做,但未必可以做到。很多人在買樓的時候,他們會將一些非經常收入計算在入息內,又將消費降至最低,結果是可以通過壓力測試,但買樓之後,他們才發覺每月供款非常辛苦,不穩定收入令到他們的淨收入減少,但消費支出並沒有像預期般降低,最初的時候他們還可以用儲蓄來應付,之後就要動用信用卡額度甚至私人貸款來應付日常開支,欠債只會愈來愈深,生活只會愈來愈困難,如果樓價上升,他們在心理上仍然可以獲得安慰,但如果樓價下跌,他們就會面對極大困擾,雖然通過壓力測試是證明在財務上有能力供款,但就要考慮到自己是否可以長時間執行,這才是壓力測試的關鍵所在。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37&issue=20171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73

老樓周記:有樓無樓成敗代號

1 : GS(14)@2018-02-25 03:16:53

農曆年假內同多名友人拜年,難免提起樓價問題,好多有樓者不欲在香港買樓,認為投資值較低,已轉向其他地區買樓收租;另一批無樓者卻儲了多年錢一直沒有首期,租樓也不划算,個別回老家住當儲錢。小王手上有兩層舊樓,分別自用和收租,自用的一間因為舊,在過去一年曾看過不少新樓,由於新樓價錢高,可以買到的面積仲細過現在住的,於是把心一橫,住了一個月酒店,把舊屋全新裝修,花了五十多萬元,佢和家人都覺得不錯。「我現在住北角區,最近海璇賣到每呎4至5萬元,1,000呎要5,000萬元,自問無本事買。我也有些朋友搬入新界,住大了200方呎,不過因遠而見面少了,有得也有失,要重新建立鄰里關係。」另一位靚女May,與老公每年儲10萬元,由可以買到400方呎到現在一個300方呎的樓也買不到。「樓價升幅快過我儲錢速度,縱使有其他投資賺到錢,不過仍然無可能買到樓,除了新樓之外,新界二手樓兩房也升到400萬元,簡直痴線」。他已是專業人士也無樓,暫時搬回家住逼逼狹狹,起碼不用交租,等特首皇恩浩盪快點公佈首置上車盤。由於家庭收入有限,也抽不到居屋,試吓最後一個上車機會。現時有樓無樓變成了成功與失敗的代號,這又何苦呢!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HKLau.com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3/203130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8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