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賈伯斯精神 提醒世人怎麼活

2011-10-17 TCW




今年九月以前,「林慶台」這三個 字,只有寥寥數人知道。如今,台灣人認識他,是因為電影《賽德克‧巴萊》中的靈魂人物「莫那‧魯道」。

身為一個牧師,林慶台半生的歲月裡,都是在講道與服侍同胞中度過,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會站在鏡頭前,在台灣有史以來耗資最高的電影中擔綱主角。

事實上,林慶台的一生經歷,與莫那‧魯道確實有非常多雷同之處。同樣流著高山原住民的血液,擁有山林裡奔馳打獵的本能,卻也眼睜睜看著自己所愛的部落文化 被所謂的「科技文明」摧毀破壞殆盡。不同的是,莫那‧魯道以「野蠻的驕傲」對抗到底,林慶台選擇從聖經上的話找回失去的祖靈。

這樣一個人,如何在他的生命厚度上,呼應苦難所淬煉出來的智慧和感恩。以下是林慶台口述摘要:

曾經怨出身,喝酒喝到胃出血

還沒拍這個電影的時候,我們對於原住民的苦難就有感受。原住民在台灣是一種很弱勢的族群,我們現在遇到的狀況就是部落裡面的田都荒廢,很多小孩子都打麻將 啦,酗酒啦,婦女都不工作,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狀況。

其實文明在原住民的部落裡面不見得是太好的東西,我會覺得大家來不及去接受、應付。我們原住民,在無電的狀態都可以活得非常好,電一來,問題就跟著來了, 因為電,你要付錢,然後科技慢慢發達,變成工業社會,有電視、有電冰箱的時候,我們來不及去付出這些東西。

當牧師之前我是獵人,靠抓山產養活自己,那是我的本能,是從小就會的能力。我當了牧師,就是有一個心志:只要能夠幫我的同胞做一點小事情,那就是我最快樂 的時候。

我為什麼會這麼愛這些人?因為我從小就沒有愛。民國五十五年,我六歲的時候,爸爸就過世了,只有媽媽一個人養育我們,十個小孩死了六個,因為醫學不發達。 媽媽也不是不愛我們,只是她跟著爸爸當牧師,愛別人勝過愛我們。

我國中的時候,連三餐都吃不飽,心裡很多埋怨不滿,想說為什麼會生在山地,為什麼會生在這個部落?所以二十七歲之前,我也酗酒,清醒的時候除了工作之外都 在喝酒,到後來身體都搞壞了,好幾次胃出血。那時候我家裡面的人都覺得我是個廢物(苦笑)。

後來我被逼到沒有辦法了,就信了上帝。上帝跟我說,不管再怎麼苦,我還是愛你。所以我會這麼愛人的原因就是這樣。有一句話是說「學的東西更多,就要服侍更 多的人」,我就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

如今走出去,拍片幫原民爭氣

拍這部電影,我也是希望可以讓台灣的原住民可以走出去。其實莫那‧魯道不是英雄,他只是背負一個使命,是非常愛他的民族,他才會去做這件事。

我的心態也是這樣,如果有外面的人要對我村莊的人侵犯,我一定跳出來。過去很多的財團、政治勢力進來,把我們的礦產、山林……(嘆口氣,沉默五秒),只是 現在的時代比莫那更複雜,但是我們不能用以前那種出草的方式去處理。

就像拍這個電影,沒有人想到我們真的可以把這個電影拍完,還可以拍得這麼好,那個極限是……(深呼吸一口氣),沒有人可以想像的。

我曾經有想要臨陣脫逃過。有一幕我在山泉水那邊獨白的那場戲,那個五分多鐘都是我一個人,我背台詞背得很痛苦哇,很像是要我的命,背到最後很想去撞石頭。 好幾次壓力到頂了,我跟我老婆說,我管他拍什麼戲,我背那些台詞,真的已經沒辦法背下去。啊(大嘆一口氣)!

會撐下去,一方面是因為好勝心很強,一方面是覺得,這麼多人耗費這麼多時間,我不能拍拍屁股就走。如果我就這麼離開了,我還不只沒有牧師的形象,我不是 人,我裡外都不是人。所以到最後我還是只能回到信仰。《聖經》上說「人的盡頭就是上帝的起頭」,我只能跟上帝禱告,結果我去的時候,好像都還是很順,哈哈 哈。

很多人問我說好好的牧師不當,當演員、拍電影,不務正業。但事實上,這也是服侍神的一種方式。現在的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再幫原住民爭一口氣,讓原住民 在國際舞台上發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