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保守投潍柴,少赚20亿

http://www.eeo.com.cn/2011/1012/213232.shtml

阚治东/文  PE或VC,每次投资企业都像与企业在谈恋爱,如果谈得好,就会上演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如果谈得不好,双方都会黯然神伤。

潍柴动力(000338)就是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下称“创新投”)早年投资的一个项目,与这个项目初期接触时我还在创新投工作,到实际投资时我已经 离开公司。我对这一投资案例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其是创投与国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另一方面,这也是“最大的官办VC”创新投早年最为成功的投资项目之一。

“送你们钱都不要”

即使是现在看,潍柴动力也都是创新投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可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却不这样看,几年前在一次饭桌上,他曾戏谑我:“当年我送钱给你们,你们都不敢要,哈哈!”谭董事长指的是这个项目当年在创新投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上差点被否定,最终减少一半投资额。

潍柴动力是由潍坊柴油机厂改制成立的股份制企业,其老厂是一家国企,位处山东潍坊市,具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国内燃机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主要 生产高、中速柴油机,2001年销售收入为16.6亿元。随着中国加入WTO,柴油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潍柴老厂由于产权主体单一,经营管理机制相对僵 化,与国际先进的同类厂家相比明显居于劣势。

2002年初,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潍柴领导层决定联合各方融资,设立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实现潍柴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战略目标。当时的融 资计划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21500万元,募股价格为每股1元。潍柴以经营性资产作价8000万元出资,现金出资645万元,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 13500万元,并计划融资改制后24个月内力争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为此,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副总经理徐新玉等人多次到深圳创新投拜访,希望创新 投在他们新组建的股份公司中投资20%,即价值4300多万元的股份,可是创新投当年答应得并不痛快,这就是谭董事长戏谑的理由。

投资决策一波三折

潍柴动力项目的成功,使当年的投资经理姚余在业内拥有了一定知名度,他目前已是红杉资本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回忆这一过程,他有很多感慨:“我第一次为投资项目而紧张,几天睡不好觉。”当时纠结的心情可见一斑。

之所以第一次上投资决策会时没有被通过,是因为有委员认为,潍柴动力虽然所处行业前景看好,但新成立的公司产品较单一,项目风险大,而且当时生产同 类产品的重庆柴油机厂和杭州柴油机厂经营都出现了困难。有些委员还担忧,新股份有限公司和潍坊柴油机厂会产生关联交易。反对理由十分充分,创新投在投资潍 柴动力上遇到了很大障碍。

实际上,有些委员真正担忧的是创投公司与国企合作的问题,认为创投服务对象应该是民营中小企业,怎么去服务大国企呢?再说,早年的大国企口碑很差,给人印象多是“思想陈旧、管理落后、效率低下”,很多人对与国企合作没有信心。

最后,在创新投主要领导力争下,投资委员会要求投资经理补充材料再进行复议。于是,投资经理们开始四处搜集更多信息。他们咨询相关专家了解到,柴油 机从研发到投产,一般需要10~20年时间,目前国内各厂家及机构尚不具备独立开发新型柴油机的能力,如果国内厂家要整体引进新产品,投放市场也需要5年 以上的时间。

国外厂家,在中国加入WTO后已经参与到国内市场竞争,但没有3~5年时间,他们很难建立起一个发达的营销市场网络。同时,国外产品较高的价格也使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国内高速柴油机领域,未来三五年内,潍柴动力将会保持优势地位。

为了更具有说服力,项目组还从国内外竞争对手出现经营困境原因、公司治理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调查,了解潍柴动力的经营状况和未来成长潜力。为此投资经 理们专门去重庆、杭州考察了同类厂家,发现多数厂家出现经营困难都是由规模与成本问题造成的,潍柴动力与竞争对手杭发与重柴相比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杭 发与重柴的生产能力仅有1万台/年,而潍柴已突破5万台/年;二是重柴、杭发产品单机成本比潍柴高出7%。投资经理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潍柴动力还在股权设 计和董事会架构上,对公司关联交易进行了约束。对如何减少或规范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在股权结构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以防止出现 “一股独大”的现象。

此外,在董事会中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并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责,保证独立董事独立行使职权;公司还规范关联交易的表决程序,重大关联交易须由独立董 事认可后,提交董事会讨论。另外,公司还加强信息披露,严格按制度办事,对不能避免的关联交易,要严格按市场规律实行透明化操作,对涉及重大金额的关联交 易,关联股东要回避表决。即使经过严谨的调查和详细的准备,潍柴动力项目在创新投的投资委员会的复议会上又一度引发激烈的争论,会议中部分委员对此项目还 是持不同意见,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对潍柴动力这类国企改制项目进行尝试,最后此项投资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上被全票通过。

不过为了降低风险,投资决策委员认为应该小心谨慎,决定减少一半投资额,选择投2150万元,占潍柴动力10%股权的保守方案。考虑当时的背景环境,创新投作出此决定已难能可贵,最终没有与潍柴动力失之交臂。

双赢结局

在以成败论英雄的资本市场里,深圳创新投投资成功案例已经有很多,但至今收益倍数最多的还是潍柴动力项目。

2002年12月,深圳创新投投资潍柴动力10%股份,投资金额2150万元。15个月后,潍柴动力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上市后,创 新投持有潍柴动力股票市值比投资额增加10倍以上。2004年6月,潍柴动力发布中期报表,公司净利润24859.9万元,较2003年同期增长 102.4%,潍柴动力股票飙升至20元以上,深圳创新投的账面收益增至30倍以上。2007年8月潍柴动力收购“湘火炬”获得成功,回归内地实现A股再 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64.93元,此后股价一度突破100元,深圳创新投的2150万投资账面收益等于赚了个注册资本为16亿的深圳创新投。笔者写此文 时曾查阅了潍柴动力目前股东情况,创新投仍然是流通股的第二大股东,持有潍柴动力5356万股,市值高达21亿以上。

当然,这些数字在缺乏深圳创新投增加或减持潍柴动力股票具体资料时,只能称为理论数据,但说创新投在这一项目上收益达数十倍不足为过。我在创新投工 作时曾制定对投资经理的激励机制,当时不少人还认为标准太低,可这个项目需给投资经理的奖励金额就达数千万元,相信给国有控股的深圳创新投的管理层带来工 作难题,事后听说落实奖励拖了很长时间,投资经理对此颇有微词。

潍柴动力项目的成功不仅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额回报,公司自身也获得了巨大发展。潍柴动力从老国企脱胎换骨,旧貌展新颜,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凤凰卫视《潍柴动力大视野》是潍柴动力长期赞助的一档节目,大大提高了潍柴动力企业的知名度。

2007年8月,原潍坊柴油机厂改制为“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公司动力总成、商用车、汽车零部件三大业务板 块,在国内各自细分市场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潍柴动力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98位,品牌价值已达54.12亿元。潍柴动力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实现翻番增长,主营业 务收入从创立时的不足30亿元到今天已突破800亿元,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潍柴速度”。

当年积极引入投资的公司董事长谭旭光这几年也大有斩获,连续被选为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劳模”、“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 “2005CCTV十大中国经济人物”、“2010CCTV十大经济人物”、“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等众多荣誉称号,他现在还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 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理事长。可以说,潍柴动力是一战成名天下知。

这次讲述深创投与潍柴动力的故事只想说明一个道理:PE在老国企改制和产品升级过程中,特别是老国企以新产品派生出的股权多元化的新企业中,同样有所作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