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人看世界 - 林本利 主動型互惠基金 (2013年06月07日)
1 :
GS(14)@2013-06-08 15:56:1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8256&d=2067
【am730專欄】據朋友李偉民律師簡介,互惠基金又稱為單位信託基金或共同基金,其歷史可追溯至十八世紀中期。當時歐洲將投資者資金匯集投資,可算是現代互惠基金雛形。
到1883年,美國出現第一隻基金,資金用作滿足哈佛大學學院和教職員需要。到1924年,美國才創立第一隻官方互惠基金,即麻省投資者信託基金。1929年華爾街股市暴跌,投資者損失慘重,美國國會通過「證券法案」和「證券交易法案」,規定市場上的基金必須在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註冊。在1940年,國會通過「投資公司法案」為基金提供基本指引,保障互惠基金投資者,促使基金業務迅速發展。
早期的互惠基金屬於主動型基金,由專業的基金經理負責管理,進行投資決定。投資者可按照個人喜好和風險承擔能力,去選擇不同類型的基金。一般而言,基金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保證(或保本)基金和平衡基金。投資者亦可以選擇將資金投放在不同地區的基金。
基金可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前者指投資者可以直接向基金公司(或代理機構)購入及要求贖回基金,而後者則指一個基金籌集資金後,就不再由投資者直接或間接向基金公司購買,而是要在市場上購買。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便類似封閉式基金。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活道教育中心校監(最新課程:暑期中學通識班,小學興趣班,請電2512 0699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