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字當頭: 高槓桿的香港 利世民

1 : GS(14)@2013-02-11 16:55:3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206/18158112
香港人,為甚麼借那麼多錢?本星期初,金管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香港的家庭無抵押貸款,比九七更高。從數字看,增長都是過去四年內累積起來的。
過去四年,正正是08年金融海嘯後的日子。解釋之一,就是越來越多人見到反正是平息,一於先使未來錢。
有線財經的同事在前日的《財經拆局》除了填鴨式地重複金管局的數字,更自行用家庭可供支出收入(Household Disposable Income)來計算金融體系的風險系數,發現目前的比例約八成,快要挑戰03年的高位。
一條警戒線在97年的泡沫頂位,另一條是03的谷底水平,究竟這些比率應該怎樣解讀?
借錢有成本,有實質負利率,自然人人有理冇理,有用冇用,都借點錢,炒股也好,消費也好,反正通脹之下早買早享受。
另一個要人借錢的環境,就是不借不成。03年,大家都記得,是賤物鬥窮人的日子。有人收入越來越少,被迫越借越多。當然,事後孔明的說,那時的聰明人要是借盡去買入資產,那場反彈可真是波瀾壯闊。
現在呢?既是負利率,家庭可供收入支出也在縮水中。所以,也難怪香港人的怨氣越來越大,尤其是政府的盈餘看來越來越多。
順帶一提,早兩天又有會計師樓條件反射地在財政預算案之前,出來說要政府開徵銷售稅在穩定收入。拜託!了解香港民情好不好?之前的強政厲治,尚且要銷售稅死於無聲無色之中,思歪政府又憑甚麼動這手術?消息透露,今年的財政預算,還是有大量一次過的措施。換句話說,思歪和鬍鬚曾始終有深層次矛盾,暫時仍然是官僚佔上風。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