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風車下:在荷蘭幸福與財富無關
1 :
GS(14)@2012-12-17 23:38:30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ozjj/20121203/124713876370.shtml
長期以來,作為全球富裕國家排名前十的荷蘭,在各項關於幸福指數的調查中排名同樣居高不下,被世人認為是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之一。
聯合國2012年發佈的首次《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荷蘭這個國家的幸福指數在全球156個國家中位列第四名。這份報告歷時6年,通過政治自由度、社交網絡、杜絕腐敗、居民精神和身體健康狀況、工作保障、家庭婚姻關係等指標,綜合勾畫出每個國家的幸福輪廓。
而在覆蓋155個國家、數千名受訪者、耗時三年的《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中,荷蘭排名第五,僅次於北歐國家。在經濟危機快要步入第六個年頭之際,歐洲聯盟工會調查公佈的數據顯示,荷蘭人給自己生活的評分為7.7分,在歐洲國家中位列第六,僅比經濟狀況狀況最好的2007年低了0.3分。
阿姆斯特丹版「你幸福嗎?」
在阿姆斯特丹街頭,有記者模仿央視,在市中心水壩廣場和城南辦公區隨即採訪各類路人:「你幸福嗎?」。同央視採訪中出現的各種讓人啼笑皆非的「神回覆」不同,幾乎所有被採訪的人面對這個問題時,都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當被問到「是什麼讓你覺得幸福」時,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無論是本地的荷蘭人還是外來移民,都像閒話家常一樣,向記者異常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對幸福理由的解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沒有一個受訪者的幸福原因同財富、物質、身份和地位有關,相反,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家人、朋友甚至是溜狗和落葉這樣的日常瑣事。
幸福與財富無關
根據歐洲統計局的數據,荷蘭家庭的負債和收入比在歐洲排名第一,是葡萄牙家庭的約兩倍,是德國家庭的約三倍。甚至有15%的荷蘭家庭根本不存錢,完全是月光族。
負責製作聯合國《全球幸福指數報告》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指出,縱然較幸福國家傾向於較富裕,但財富水平同幸福指數並無必然關係。美國就是個典型,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國民生產總值比1960年水平增加了三倍,但幸福指數卻無緣十強。
反觀央視「你幸福嗎?」專題採訪,雖然所有人都記住了普通百姓在接受採訪時諸如「我姓曾」「我耳朵不好」之類的「神回覆」,但是如果幸福真的同財富、物質有必然關聯,中國作為世界範圍內經濟高速增長的樣板,理應成為幸福指數較高的國度。而中國在報告中排名112位,對於這樣的數據中國網友熱烈「吐槽」自然在所難免。
幸福來自相互信任
聯合國和歐洲聯盟工會調查均顯示,荷蘭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是他們主觀幸福感比較高的原因。雖然荷蘭在歐洲絕對屬於人口密度高的國家,但荷蘭人在尊重他人獨立空間的前提下,有著非常良好的鄰里關係。很多荷蘭人都會把自己家的大門鑰匙寄存在鄰居那裡,以備不時之需。即使像阿姆斯特丹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就算是陌生人,走在居民區裡時也會互致問候。
在荷蘭,很多人不從事全職工作,以便享受親子時間、照顧家庭。多數僱主也非常支持,政府稅收政策也以家庭為單位鼓勵靈活的工作安排。這也讓荷蘭人家庭關係和夫妻關係更為穩定、衝突較少。另外,荷蘭統計局的報告也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運動習慣直接影響了荷蘭人的幸福感。在參與調查的兩萬三千名荷蘭人中,90%對目前的生活滿意並感到幸福,其中經常運動並保持良好體型的人幸福比例更高。
荷蘭人的幸福感還建立在他們獨特的價值觀上。「在荷蘭,每個人都在做自己,可以自由地選擇信仰、性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訴求,每個人都是自由的。」荷蘭政府和社會對這樣的思維方式充分包容,紅燈區、大麻種植在遵守了相應規範後就是合法的,連飽受爭議的同性戀婚姻在這裡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解碼荷蘭作為最幸福國家之一的秘籍,也就明白了為何荷蘭一直沒有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施政目標。畢竟滿心焦慮的人們是無法讓社會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的。
本文來自於新浪財經原創專欄集《全球新聞眼》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明文章來源和欄目鏈接,歡迎媒體洽談落地合作。意見建議請@全球新聞眼2012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