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青:我們要行香港模式?
1 :
GS(14)@2012-06-25 23:31:35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25/104965
下屆政府有關改善市民福祉的期票,可能開得太大,社會期望及訴求亦因而累積。由上調最低工資、實施全民退休保障、房屋、教育等,到最近更開始討論是否要回購領匯(823),甚至把港鐵(066)私有化。其實從保障市民角度而言,部份提議合情合理,但大前提要先再三重申,政府既不是萬能,但目前為止,暫沒條件可對政府寄予厚望。
撇除其他照顧基層政策,單以回購領匯或私有化港鐵,又是否值得支持呢?如是的話,大前提將要事先已假設公營較私營性質營運會更善良、更體察民情,或假設由政府百分百持有兩間公司,在租金及票價方面會減多加少。當然上述假設是沒任何人可保證得到,況且先例一開,東西隧、兩電等都要求政府出面收購。到時香港公營化時代啟動,難道會成功兼令其他市場仿效,製造廿一世紀香港模式?
領匯及港鐵上市,主要原因是當年政府庫房收入大減及財赤嚴重。有印象的話,相信可以記起大約十年前,政府有一份上市清單,大至機場、郵局,小至海洋公園,通通都盛傳會私有化。
時代不同,政府現有盈餘,機場等要上市的可能性已被剔除。誠然,特區政府現在富貴,最少有七千億財政儲備可以發揮鴻圖大計,但財政收入結構不平衡,稅基狹窄等問題,十幾年不變,這點亦是需要留意的問題。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