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前幕後——「中科創業」操縱案再透視

http://www.xyzlove.com/Transshipment/Finance/tqmh___zkcy_czazts/tqmh___zkcy_czazts.htm

 重案聚焦

中科創業(康達爾)這只在「養雞場裡催化電子商務」的上市公司在股市中曾掀起驚風惡浪:莊家的
操縱使之成為中國最大牛股之一,而東窗事發後又連拉10個跌停板,砸得股市地板「咚咚」直響……

2002年6月11日上午11時15分,萬眾矚目的「中科創業操縱案」開庭審理;6月18日,該案庭審第四天,
呂梁與朱煥良的合作協議、呂梁被監視居住期間的訊問筆錄等一批關鍵性證據在法庭上公開展示,該案至此暫告一段落,而該案首要嫌疑人呂梁在逃……


2001年春節後的某一天,已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的呂梁披著軍大衣潛離北辰花園別墅5號樓,消失在初春亞運村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從此再無蹤影。呂梁潛 逃,與其此前一個多月前約見記者自陳做莊內幕,同樣令人驚愕。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最大莊家操縱市場案的首腦人物,呂梁為何自我揭發?既如此又為何最終出逃? 以此戲劇性收場,呂梁帶走了諸多秘密,留下了諸多謎團。

一年多以後,6月11日,他的7名屬下和合作者們,其中包括操盤負責人、融資人等,站到了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他們被指控參與了中科創 業股票操縱案。公訴人、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代理檢察員吳春妹提交的起訴書稱,此案前後涉及資金54億元,涉及證券公司營業部125個,僅呂梁一方利 用的股東賬戶卡即多達1565個。這是已有確證的中國資本市場最大莊家操縱案。

呂梁及同案中另一關鍵人物朱煥良引人注目地缺席。按呂梁的說法,朱煥良在2000年秋撕毀與呂梁的聯手做莊協議、拋出大量中科創業股票套現後,早已出逃。起訴書中提起兩人處均稱須作「另案處理」,但此處理是否已在進行中且有了眉目,人們不得而知。

儘管缺少這兩人的審判,不可能完全揭開中科創業操縱案的全部內幕,在派出記者全程旁聽了整個開庭過程、廣泛採訪被告人律師、翻閱部分被告人的口供記錄 後,《財經》終於勉力在尚不完整的材料中勾勒出一條呂梁如何速成超級莊家的主線索,而那個為莊家梟雄們提供大量機會的支撐體系,其龐大和有效程度,更令人 震驚。

如果說,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的支撐體系——由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評估事務所等構成的資本市場中介——在過去數年間被一系列醜聞如
銀廣夏事件、 中天勤事件、麥科特事件等證明尚未有效建立的話,中科創業股票操縱案情的展開則正在證明,中國資本市場上已然滋生出另一種「支撐體系」:一種由策劃組織 者、資金供應者、資金掮客、操盤手組成的高度市場化的組織形式,而且井然有序地有效運轉。按經濟學家們的話說,這是一種「壞的市場經濟」的支撐體系。

非常清楚,各證券公司的營業部是這個支撐體系的核心。125個證券營業部捲入了中科創業股票操縱案。證券營業部們是這個體系中幾乎所有重要資源的中 介:它們知道誰是莊家;它們向未來的莊家介紹資金來源;它們向莊家們提供或者出售身份證和股東賬戶卡;許多時候,它們還提供操盤手——為做莊服務的交易 員;它已遠遠超出灰色狀態,業已形成完整的規則,證券營業部們為莊家與資金供應者提供格式化的「融資協議書」,並為融資協議提供「監管」服務,以保證交易 的「安全」等,它的一條龍服務甚至包括為莊家們毀滅做莊證據!

125個證券營業部的背後,是66家證券和信託投資公司。僅此呂梁中科創業操縱一案,亦足證此一支撐體系範圍之廣以至於覆蓋了整個證券業。在此支撐體 系之上,莊家、資金供應者、掮客、操盤手們靈活地搭建做莊流水線。呂梁,中國目前最知名和最富神秘色彩的莊家,正是最大限度地巧借其資源以至速成,像呂梁 那樣的莊家,就是這樣被生產出來的。

這是一個令人悲傷和難以接受的結論,可惜,正如中科創業股票操縱案所正在展示的那樣,它的背後有證據,完整的證據。


呂梁策略

呂梁的做莊策略,現在看來,其基本過程不外乎以下幾個步驟:

——建倉。呂梁自1998年底至1999年5月間,與中科創業前莊家朱煥良聯手,大規模倒倉,從朱煥良手中將3000萬股中科創業(當時的名稱為康達 爾,為免混淆,以下一律稱為中科創業)股票,以約定的每股13元左右的價格,在半年之中倒入自己所控制的「80%由營業部提供的」上千個賬戶中。最高峰 時,呂梁與朱煥良共控制超過93%的中科創業流通股。

——「融資」。按照本案被告、呂梁旗下首席操盤手和資金協調人丁福根和龐博的供述,呂梁做莊的啟動資金來源於最早一筆277.9萬股中科創業股票。在 呂梁與朱煥良於1998年12月訂立聯手協議後,呂梁利用這一筆中科創業股票於1999年1月融資約6400萬元;融得資金繼續用於倒入朱煥良手中的中科 創業股票,然後再將股票用於融資,如此循環反覆。呂梁承諾的收益率約在8%至15%之間,「融資」協議在125家證券營業部執行。

——收購中科創業法人股以控制上市公司。在建倉完成之後,呂梁旗下所註冊的多家冠以「燕園」之名的殼公司於1999年5月初收購中科創業第一大股東轉 讓的大批法人股,加上其與朱煥良聯手控制的超過90%的流通股權,呂梁做莊聯盟實際已成中科創業第一大股東,並在2000年初絕對控制了董事會。實際上, 這筆收購資金本身即來自於此前市場操縱的獲利,1999年5月初中科創業股價已較1998年11月底上漲100%有餘。

——大規模對倒推高股價,同時利用已控制的中科創業上市公司發佈所謂資產重組等「利好」消息同步配合。在推出注入西北苜蓿草項目、中子刀項目、觸網等 利好消息之時,呂梁通過丁福根、龐博指揮分散在上百個證券公司營業部中的操盤手,在上千個賬戶上進行大規模股票對倒,以推高股價。中科創業股價經過 1999年5月後的「5·19」行情及2000年2月後的春節行情,躍上80元台階。由於呂梁的股票「融資」始終處於循環操作之中,股價愈高,「融資」金 額愈巨。最終「融資」總額達到驚人的54億元,其中近40億元用於操縱中科創業股票,參與炒作馬鋼股份、中西藥業、萊鋼股份、歲寶熱電等上市公司股票,開 始另一輪融資與炒作的循環。

這一套策略被呂梁在各種場合以「虛數填實數」、「企業財務工具」等作過玄妙包裝,但說到底,它的資金鏈完全繫於莊家以代客理財名義或高息方式向私人和 企業「融」來的資金以及通過循環使用股票抵押向金融機構獲得的貸款能否持續流入。因此,它對於股價的不斷上揚,有著飲鴆止渴般的依賴和渴求。只有股價上 揚,新資金的注入才足以抵銷舊資金的撤出;只有新資金持續注入,股價才能保持上揚。而一旦股價下跌超過10%至20%的警戒線,根據「融資」協議,將引發 普遍的強行平倉。中科創業的流通市值由1998年10月的10億元左右膨脹至2000年初近62億元,這個自我強化的泡沫已達極限,它最終變成了噩夢:雪 崩式的暴跌。

呂梁把中科創業之敗歸罪於朱煥良之失信。他認為朱煥良於2000年下半年違背鎖倉約定持續套現,耗竭了做莊聯盟全部現金,從而導致最後的崩潰。如果這 是事實,這只能說明,相對於呂梁,耐心而堅決地套現11個億然後逃亡的朱煥良還保持著一絲清醒。即使沒有朱煥良的失信,雪崩一樣會到來。

呂梁的最親密助手亦早在等待決定性的一天。「呂梁用股票去質押融資,控制一家公司,達到操縱二級市場融資的目的。用對倒等方法拉升股票,將股票再融 資,增加市值,再去質押融資,用新的資金再去做別的股票,用做別的股票的回報去彌補以前的債務和融資利息。再成立新公司,進行新一輪的發展。」呂梁的首席 操盤手和資金總協調人丁福根當庭供述說。「幹到最後我真是害怕,沒底了,因為這麼多項目沒做成,就靠二級市場收益支持著,融資額越來越大,融資鏈條一旦斷 了就全完了。」

果然,全完了。2001年的元旦前後中科創業崩盤,以其曾經的最高價84元計,中科創業流通市值蒸發了50億元。


    無本速成

約在1998年7月左右,呂梁拿到了目標公司中科創業的277.9萬股。無論是丁福根還是龐博,均稱這筆股票來自呂梁設計安排下,他、朱煥良及中煤信託投資公司的一筆三角交易。呂本人是空手套白狼。

呂梁在證券市場「聲望」最高的2000年初,有人親耳聽聞一名素來目高於頂的前君安證券投資銀行部負責人對呂梁讚譽不迭,稱其為資本運作的頂級高手。 其時,中科創業(深交所上市代碼0048)的股價正在80元一線,正是呂梁「事業」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時。在寸土寸金的亞運村北辰花園別墅裡,除了呂梁 辦公兼自住的5號樓外,11號、14號樓亦均被呂梁買下。

呂梁在2000年2月18日舉辦婚禮。為了討個好綵頭,他命手下交易員龐博(此案被告之一)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之時將中科創業股價「做成」兩個8收尾。龐博遵命將當日收盤價做至72.88元。呂梁位於證券市場頂端、玩弄股價於指掌的得意之態畢現。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呂梁攀到這一「頂峰」,所用的時間不到兩年。

呂梁的早年文人生涯,現在為人所熟知。但他從九十年代初起在證券市場上多年浸淫卻並不成功這一點,因其本人諱莫如深而少有人知。呂梁喜歡向媒體說的 是,1996年正式下海,「直接指揮一些資金的投資運作」,1997年秋又「組織資金適時撤出香港,躲過了此後紅籌股的重創」。而他本人究竟有沒有錢,有 多少錢,則很少正面談及。在2001年初中科創業崩盤事發後,《財經》記者曾反覆探問,在他組織操縱的中科系股票群中,究竟有多少是他自己的資產,他遲疑 再三,最終僅「謙虛」地表示「只不過幾千萬元」。

回過頭來看,儘管呂梁在投資界多年,本人的資金實力其實相當小。在最容易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早期證券市場上,呂梁最多只是小試身手的觀察者,所以他的 第一桶金不是來自當時的「原始股」,而憑藉一部關於早期股市的報告文學《1990~1991年中國「股市狂潮」實錄》。一位他早年間的密友告訴《財經》, 這本書後來賣給了一家英國出版商,版稅為2萬英鎊。「從此他就有錢了。」

這筆錢後來進入市場,但並沒有創造出錢生錢的奇蹟,而是打了水漂,最後甚至轉成了負數。從庭審記錄看,到1996年9月,其時在金鵬期貨公司大戶室工 作的龐博初次見到在該公司開戶的呂梁之時,呂梁的資金量約「2000萬元」。呂梁在期貨交易上曾損失慘重,被人騙走一大筆錢,負債纍纍,還欠下本案另一被 告人董沛霖2000萬元。甚至到了1998年七八月間,當時已經為其工作的龐博還接到通知,由於沒有什麼業務,要是找到好工作,可以走。足證呂其時資金艱 難。

2萬英鎊可以視為學費。5年多來,呂梁更深入地讀懂了發展和變遷中的中國證券市場的玄機,而且積累了一批精神「財富」——多年的人脈關係、對資源分佈 的瞭然、對其時市場各個環節的熟稔。這一回,呂梁不願意再重操舊業,以文字的方式「套現」了。他無論如何要自己練一把。1998年間,在與朱煥良相遇之 後,他終於有了把這些資源組合到一起大展宏圖的機會。

在新戰役中,呂梁的第一步棋是自己擁有的「籌碼」——股票,這比現金更容易也可有增長潛力。他有了。根據龐博的法庭供述,可知約在1998年7月左 右,呂梁拿到了目標公司中科創業的277.9萬股。雖然詳細情形尚不得而知,但無論是丁福根還是龐博,均稱這筆股票來自呂梁設計安排下,他、朱煥良及中煤 信託投資公司的一筆三角交易。呂本人是空手套白狼。

在1998年7月,這筆股票的市值約在6000多萬元。


「融資」奇蹟

從1998年11月至1999年5月,通過在277.9萬股中科創業股票基礎上的循環「融資」,據龐博供認,呂梁等人已獲得3.98億元的「融資」成果,而呂梁的班底亦已擴至30餘人

277.9萬股中科創業,就是呂梁做莊的「種子」。以此為基礎,呂梁在極短的時間內搭建起一支以丁福根作資金協調人及首席操盤手,龐博具體操盤,董沛霖負責「融資」的骨幹隊伍。

據董沛霖供述,證券營業部是其最主要的「融資」中介,一般總是通過證券營業部找融資企業或個人,然後談關於融資金額、利率、配比率及所買股票的條件。如果談成,就由丁福根出面與證券營業部和出資方簽訂協議。

丁福根、董沛霖、龐博對於向出資者承諾投資回報率的說法不一,從7%到12%到15%不等。資金委託的期限有一個季度、半年、一年或兩年。

丁福根供認,「融資」用股票或者現金質押形式,融資比例最低的是2︰1,比如出資人出資1000萬元現金,呂梁以市值2000萬元的股票來抵押,但較 多的時候是1︰1。協議規定,當總投資額下跌10%到20%,股票市值跌過止損線,作為中介的營業部要通知融資方,須在指定交易日內補足市值,否則營業部 可以強行平倉。協議到期後要付出資方約定的投資回報,但所有劃款時必須要劃款代表簽字授權三方同意,丁福根正是呂梁方的劃款代表。

事實上,各證券公司營業部通常都有標準的「融資協議」,但呂梁等人並沒有完全採用。1999年2月,
南方證券公 司海口營業部經理陳漢寧給了丁福根一套融資合同,丁在此基礎上更加細緻地制定了中科創業的融資協議。按叮噹庭供述的說法,「有委託理財的、股票質押的、用 現金對現金質押的,有分成的,有資金合起來放在客戶資金賬戶裡,有三方協議、兩方協議,有銀行質押協議、借款協議、國債回購協議,總之都是融資協議。」這 些協議,丁福根總共簽過100多份。

與中國許多大有前途的中小企業融資不暢嗷嗷待哺的情形正成對照,中國股市的呂氏莊家「融資」順暢,進展驚人。

到1999年5月,憑藉近4億元的「融資」,呂梁完成了 3000萬股中科創業股票建倉行動,在半年間飛躍而成控制市值 10億元左右股票的重量級莊家。呂梁終於有了自己的舞台,以其才智,一則控制上市公司,二則操縱二級市場,三則化身以「K先生」之名在媒體上造勢,三管齊下,終借「5·19」行情一飛衝天,亦從此再也沒有回頭路。


「股東卡」主渠道

龐博在庭審時承認80%以上的股東賬戶卡來自各證券營業部。

2000年12月12日,中科創業股價總崩潰之前,龐博接到了呂梁的電話。呂梁告訴龐博,北京中科創業執行總裁申杲華被雙規,要她趕緊赴上海,把「東西」交給在那兒的丁福根。

龐博將兩個大旅行箱帶到了上海。旅行箱裡的「東西」是股東卡原件、身份證原件、股東卡複印件、身份證複印件。「這些股東卡是丁福根在上海申銀萬國營業 部買回來的,還有大鵬證券北京營業部周星提供了150多張。」龐博供述說。當初龐博按股東卡、身份證一套190元錢的價格,給了周星方面30000多元 錢。

股東卡複印件計1000多張,「是1998年以後用來做0048股票的,」龐博說,「這些股東卡是各個營業部提供的。」

兩個旅行箱隨後數日在京滬兩地間飛來飛去,最後的落腳地又回到了北京亞運村北辰花園別墅5號樓。最終在那裡被公安機關起獲。

檢察機關認定的中科創業案涉及的股東卡為1565個,據丁福根供認,其中有部分來自於原大莊家朱煥良,有部分來自於丁的親戚,而大部分來自於證券營業部。龐博在庭審承認80%以上的股東賬戶卡來自各證券營業部。

熟悉中國證券市場的人們都知道,大量的股東賬戶卡是操縱股票的基本工具之一。
《證券法》
規 定凡持有上市公司流通股5%以上者均須公告,將股票分散在多個賬戶中,是規避此規定的最簡單辦法。而在大規模市場操縱案中,動用上千個股東賬戶卡屢見不 鮮。這樣做有著做莊隱蔽性的另一層考慮。實際上,作為中科創業案首席操盤手,丁福根更喜歡用營業部或出資方提供的股東卡,因為呂梁這一方找到的股東卡是聯 號的,而丁「不想讓別人知道我們在操縱中科創業」。


顧翠華和陳漢寧

南方證券海口營業部經理陳漢寧與呂梁關係之密切與顧不相上下。僅她組織的「融資」就達5000萬元。而據龐博等人供述,陳、顧更與呂梁串謀,騙過監管層對呂梁的調查。

2000年六七月間,中國證監會深圳證管辦曾對中科創業作過一次調查。陳漢寧應呂梁之請,修改交易記錄,指派下屬連續加班3天,方抹去操縱痕跡。幾乎 與此同時,顧翠華亦在上海申銀萬國陸家濱營業部修改交易記錄。龐博猜測,修改的內容應該是買賣記錄,而修改融資協議,則是把修改原來的融資方單位,改成另 外一家公司,以避免暴露呂梁對中科創業流通股的控制程度。呂梁的重要融資人董沛霖還供述,2000年8月,陳漢寧甚至親自陪同董,前往深圳證管辦,冒認實 際為呂梁所控制的1000萬股票,以掩蓋呂梁對中科創業的大量持倉,事先陳漢寧還為董準備了詳盡的答案,結果董在深圳證管辦一一按陳的部署作答,居然輕易 過關。

陳漢寧和顧翠華主持的營業部,均是呂梁資金轉移的重要通道。南方證券海口營業部及申銀萬國陸家濱營業部是呂梁可以大量提現的少數幾個營業部之一。其他 幾個可以大量提現的是南方證券方莊營業部、南方證券翠微路營業部、南方證券亞運村營業部。南方證券海口營業部對呂梁的提現安排更是無微不至,當天就可以劃 轉現金。

據南方證券海口營業部有關人士介紹,中科創業崩盤後,證監會又到海口營業部進行過一次調查,如今陳漢寧已經離開該營業部,據說仍留在南方證券,但在上海學習。顧翠華也已稱病在家。

陳漢寧、顧翠華管理的營業部,僅是與呂梁關係最密者,呂梁的中科創業操縱網涉及125家證券營業部,而其中有七八十家營業部直接接受丁福根或龐博的操盤指令。呂梁手中,即持有一份中科創業全國營業部操盤手電話表。

證券營業部熱心於與莊共舞,首先是為「融資」牽線可以得到手續費,而莊家操縱產生巨大的成交量及相應的巨額佣金收入也是巨大的刺激。為了鼓勵成交量, 證券營業部用各種形式返還佣金是普遍的做法。丁福根供稱其在上海置業的資金即來自申銀萬國陸家濱營業部的成交量獎金。但是部分營業部及其經理們與呂梁合作 之深,顯然已經遠遠超出於此。

丁福根在庭上質詢中稱,上海中科、上海新網、上海國科投資等公司是呂梁與中西藥業董事長王海均、顧翠華等商量好註冊的,為了做融資用,「為中西藥業做關聯交易」。其目的之一是為了把零零散散的0048股票賬號集中到一起。


結語

很明顯,目前所知的還遠非中科創業股票操縱案的全部。正在進行的審判,7名被告中被指控的融資總額不過10億元出頭,中科創業操縱案其餘40億資金來源裡,完全可能蘊含著更驚心的故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