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狂人蘭世立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301566&time=2011-09-10&cl=115&page=all

這位賭性極強的民營企業家的最後一搏
財新《新世紀》 記者 王曉慶

 

  一封實名舉報信,將獄中的東星航空原掌門人蘭世立再次引入公眾視野。

蘭世立的舉報信被外界解讀為「魚死網破」式的逼宮。梁子/東方IC


  這封9月1日公佈的舉報信,劍指武漢市常務副市長袁善臘,列其濫用職權、強迫交易、包養情人等六大罪狀,並詳述部分細節。隨後,武漢市紀委介入調查,在當地引起熱議。

  曾在《福布斯》中國百富榜排名第70位、被譽為「湖北首富」的蘭世立,1960年生於湖北武漢,他從武漢大學干修班畢業後,白手起家,創建了東星航空,被稱為中國民營航空「第一人」。

  兩年前,民航中南局一紙「停飛令」讓成立不到三年的東星航空停飛,隨後是重整、破產清算,成為國內首家破產的航空公司。曾多次遭拘押的蘭世立,在近五十知天命之年,鋃鐺入獄。

  2011年2月,蘭氏家人起訴民航中南局,啟動民航領域首例「民告官」案例。尚在武漢市洪山監獄服刑的蘭世立,則用一封舉報信揭出「東星航空事件」幕後涉及的政界力量,東星航空停飛以及破產清算真相也露出冰山一角。

一封舉報信

  2011年9月1日,蘭世立的侄女、東星航空母公司東星集團總裁助理蘭劍敏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公佈了署名為蘭世立的舉報信。信中詳述袁善臘在東星航空融資、債務糾紛及蘭被抓等事件中的角色,稱其濫用職權、強迫交易收受賄賂、非法拘禁、誣告陷害、包養情人。

  早在今年春節期間,51歲的蘭世立即在一封「遺書」中稱:「製造這一悲劇和慘案(指東星破產、自己入獄)的兇手就是武漢市一領導」。這次,他指名道姓了。

  蘭世立代理律師嚴義明告訴財新《新世紀》,蘭世立是真的被逼急了。此舉的直接導火索或為東星集團惟一有現金收入的資產——鐘祥風景名勝公司的黃仙洞景區遭遇「強制接管糾紛」。

  2011年5月,鐘祥市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以東星集團「經營狀況嚴重惡化,加之經營資產被查封執行,已無力履行合同」為由,單方解除此前簽訂的40年經營權合同。東星集團提起訴訟。

  8月17日,蘭劍敏接到鐘祥市大洪山管理局通知,稱其將於8月18日接管東星集團在上述景區的門票出售權。蘭劍敏稱,後經過商討,接管手續暫停。

  此外,因為對東星航空的處理結果以及自己的判刑不滿,蘭世立先後提出了針對民航中南局和武漢市公安局的行政訴訟和申訴。行政訴訟自今年5月9日開庭後一直未判,申訴也未有回音。

  據蘭劍敏介紹,律師對蘭世立的最後一次公開探視是今年5月6日,蘭世立的新加坡代理律師通過新加坡外交部協調,經層層批准,才得到見面機會。蘭世立得知申訴沒有結果「有些失望」。

  窮途中的蘭世立祭出舉報信,昔日分屬官商的朋友就此決裂。

  1992年,袁善臘任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時,正是蘭世立下海經商初期,蘭世立把公司設在東湖開發區。用蘭世立的哥哥蘭宏旺的話 說:二人「私交甚好」。蘭世立在舉報信中描述袁與他的關係是,袁善臘宛如他的「保護傘」;蘭世立也在袁善臘需要用錢時,及時出現。

  這種關係並不穩定。蘭宏旺認為,蘭世立沒有兌現承諾,為袁善臘兒子在海外購房,是關係交惡的導火索。

  而袁善臘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舉報信內容屬於污衊及誹謗,並表示對此「非常氣憤」。

民營航空夢

  就在舉報信內容引起外界嘩然時,東星航空原副總裁馬格勝發表博文,駁斥蘭世立舉報信,並曝光蘭世立融資作風激進,稱「東星航空從籌建到破產前的全程,都是靠民間借貸維持」。

  蘭世立在構建其東星帝國時,曾希望利用航空、旅行社、車隊以及景區鋪陳一個完善的產業鏈。但是所有條線的燒錢速度均超過了計劃。

  使蘭世立聲名鵲起的,是航空業。「他手勢激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媒體如此描述2005年11月27日蘭世立宣佈進軍航空業時的情景。那也是東星航空第一次宣佈將投資120億元租賃、購買20架空客A320飛機。隨後,「東星速度」創造了民營航空業的一段傳奇。

  但東星航空逐漸壯大的航空隊,需要高額的置機費用和源源不斷的維持正常運營的資金。在《東星十八年》一書中,蘭世立詳述了他的發跡史。東星集團 旗下的旅遊、房地產一直在向航空「輸血」。東星國旅曾是蘭世立最賺錢的業務,自從辦航空以來,蘭世立一直從東星國旅拿錢往東星航空投。

  2006年,蘭世立用旗下光谷中心花園的土地及在建工程為抵押,向農行武漢江南支行貸款1億元。這本應用於建房,蘭世立挪用了9000萬元籌建 東星航空。後來,由於按揭不在農行操作,貸款難以收回,農行武漢江南支行將東星集團旗下東盛地產告上法庭。農行相關責任人遭撤職或調離,蘭世立被拘押。

  此後,東星航空再難拿到銀行貸款,所需要的巨大資金量缺口都是通過民間融資來維持。儘管多次尋找戰略合作夥伴,卻因國際金融危機半途擱淺。從 2007年到2008年,蘭世立不得不借高利貸維持公司運營。「當時蘭世立為了挽救東星航空,簡直是瘋了,到處找錢,多高的利率都接受,」武漢當地一位房 地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

  融眾集團是東星航空的最大債主之一,涉及借款近億元,後被蘭世立在舉報信中稱之為袁善臘「勾結黑社會發放高利貸」的工具。

  《三聯生活週刊》曾在一篇報導中如此評論蘭世立:他的想像力常常超越了制度現實和自己的資金能力;他賭性很強,但願賭卻不服輸。

生死「停飛令」

  在宣佈進入航空業的2005年,草根出身的蘭世立鬥志昂揚。財新《新世紀》記者當年夏天曾在澳門舉行的全球低成本航空研討會上,與蘭世立一桌就餐。貌不驚人的蘭氏在偌大的一個飯桌上神侃,黃段子不斷,其他人只顧吃飯,儼然陪襯。

  然而,蘭世立同時也有強烈的不安全感。他加入新加坡國籍,每一次商業談判都有錄像記錄。在2007年東星光景最好的那一年,他在新年致辭中還說到這一年「時而在天堂,時而在地獄」。

  蘭世立的「地獄之門」在2009年3月14日正式開啟,民航中南局的一紙「停飛令」,終結了蘭世立為了挽救東星航空的所有努力。但事實上,全球金融危機對航空業造成巨大衝擊,東星航空的資金鏈早以難以為繼。

  壓垮蘭世立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東星航空與通用電氣旗下公司GECAS的一場訴訟。2005年底,東星航空計劃向GECAS租賃十架空客 A320,不過最終只租賃了九架。GECAS稱,東星航空從2008年9月起開始拖欠飛機租金,GECAS及通用電氣旗下另外五家公司於2009年3月 10日將東星航空告上法庭。

  截至2009年3月27日,東星航空欠款總額約為5億元,其母公司東星集團旗下其他業務欠款額約為6億元,涉及法律糾紛達100多起。據蘭稱,與融眾集團原先約定的3.15億元借款,最終卻只拿到了8000萬元。

  在舉報信中,蘭世立稱正是袁善臘此時提出了「更好」的意見:賣掉東星航空。東星航空與國航開始談判。

  但東星航空在2009年3月13日曾發表一份聲明,拒絕了國航母公司中航集團的收購。這份只有兩百餘字的「嚴正聲明」,情緒溢於字裡行間,稱「因我公司規模太小,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太大,難以形成商業合作的基礎」,「思想理念和做事方式差異較大」等。

  然而,蘭世立拒絕的是一場已經「談好」的交易。就在此前的2009年3月10日,時任湖北省省長李鴻忠與中航集團總經理孔棟,簽署了一份關於建 設武漢航空樞紐的構架性協議,主要內容即由中航接管東星航空。湖北省多位領導人也出席了簽字儀式。蘭的行為顯然使當地政府陷入被動和尷尬的境地。

  就在東星航空發表拒絕收購的聲明的第二天,3月14日,民航中南局開出「停飛令」,稱「應武漢市人民政府請求,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決定暫停東星航空公司航線航班經營許可」。東星航空在運營32個月之後停飛。

  2009年3月14日,蘭世立被武漢市公安局「監視居住」。同年4月,因逃避追繳所欠稅款,蘭世立一審被判處四年刑期。隨後,多位債權人申請東星航空重整,被武漢市法院駁回。東星航空最終以破產清算收場,相關資產被拍賣,航材大多被國航低價拍得。

  「停飛東星航空,蘭世立被抓,通用申請東星破產。這在時間順序上是顛倒的,是一套『組合拳』。」嚴義明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行政訴訟只要有望扳倒其中一個環節,就有可能集體「翻盤」。

  「打死我都不會簽字。」這是蘭世立在被收監前留給員工的最後一句話。他注定會選擇魚死網破、拚死抗爭。

  財新《新世紀》記者黃山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