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觀點 - 施永青 香港每年需要多少住宅? (2011年10月17日)

1 : GS(14)@2011-10-17 22:56:4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7272
政府現時的計劃,是每年要為私人市場提供二萬個單位,為居屋需要提供五千個單位,為公屋需要提供一萬五千個單位,合共四萬個。如果與董建華年代的八萬五千個相比,四萬個可謂連當年的一半也不夠,但八萬五已被證明是一個可以帶來災難性後果的供應水平;明顯過高,不可以拿來作準。
居屋與公屋的需求,視乎供應有多少,亦沒有參考價值。要看就得看私人市場才有意思。過去五年,私人市場平均每年的吸納量只有12,452個,現在政府打算供應20,000個,增加了60%,增幅確是不少。
然而,過去五年的平均吸納量少,卻並非因為吸納能力不足,而是因為樓宇的供應量少。過去五年,香港私人住宅市場的年均落成量,只有11,280個單位,比吸納量還要少。此乃之前樓價上升的主要原因。
因此,每年12,452個,根本不是正常的需求,而是受供應不足制約下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年提供約20,000個私人住宅,能否滿足需求,仍不能這麼確定。我傾向認為,這個供應量仍略嫌不足,不一定有遏抑樓價的作用,政府仍可大膽地增加供應
2 : 草帽(1253)@2011-10-18 08:58:17

其實以3萬新婚計, 就算一半係住公屋, 仲有一半係買私樓. 我都覺得可以大膽地增加供應.
3 : GS(14)@2011-10-18 22:02:05

2樓提及
其實以3萬新婚計, 就算一半係住公屋, 仲有一半係買私樓. 我都覺得可以大膽地增加供應.


根本提出屋多個戶,所以唔使起咁多那粉皮講的野都是痴線,高的,一人幾間,平的,一人租一間其中一間,租也不低,可以重心應在低價樓上面,低價應該大起,中應該中起,但無端端現在卻變成倒三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3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