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核輻射與漢堡包何永成

1 : GS(14)@2011-03-27 17:41:09

          
                      
            
          
          
          
            
              2011-3-24 NM
            
        
        
        
      
    
    
      
      
      
      
    
    
      
      
    
    
      
      
      
      
    
    
      
      
    
    
      
      
      
        
        
      
      
    
    
      
      
    
    
      
      
      
        
        
      
      
    
    
      
      
    
    
      
      
      
        
        
      
      
    
    
      
      
    
    
      
      
        
        
        
      
      
      
    
    
      
      
    
    
      
        
        
        
          
          
日本爆發核危機,你我家中忽然有很多包鹽,電視上忽然有很多核子專家,中大生物化學系副教授何永成是比較有趣的一個。
他說輻射魔爪無遠弗屆,「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爆咗上去嘅,一定落返嚟。」災區出產的菠菜、牛奶便沾染了輻射,甚至香港水域的魚遲早也會遭殃,「座頭鯨每年有migration(遷徙),其
他魚也有migration,牠們轉移時,將體內毒素帶到其他地區。」他提醒市民留意政府的抽樣檢查。
日本輻射可會吹到香港?「雖然日本距離這裡好遠,但如果發生強烈爆炸,燃料濃度又高,火乘風勢,俗語火燒連環船,別以為船隻泊在避風塘便燒不到,如果吹正你的方向,便一路燒過來。」
聽落幾得人驚,「輻射不會自熄自滅,就如游牧民族,一路漂泊,但理論上來到香港時,隨着風、水流,稀釋好多,影響不大。」說了老半天,原來他是樂觀派。
也難怪,連續廿九年每天光顧麥當勞,竟然無病無痛,還有什麼好擔心?「其實那些東西好難食!」垃圾食物很討厭,但很方便,核能一樣。
日本人一旦感染大量輻射,可能禍延子孫,「輻射可以使你基因變種,基因突變,」何永成說:「當你繁殖,你將錯體基因傳給下一代,下一代永遠帶着這些錯體基因,可能有畸胎或特別健康問題,千秋萬代,睇你好唔好彩。」
假使香港人跟中招的日本人結婚生子,可會害了下一代?「看你這種洗牌效應了,一個黑人娶一個白人,生出來的叫golden brown;一個日本人,有問題的,加一個健康的,mix together,可能健康的(基因)dominate,冚住衰嘅一層。」
都說他樂觀,「表面上無事,但下一次洗牌,可能隔一代出事。地中海貧血的父或母間中生出來的子女沒有貧血,只是recessive(隱性),冚住,到子女結婚,唔好彩對方都係冚住,揭開底牌一看,哦,大家都有,再生出來的,地貧機會就大。」
他以最近香港一宗新聞為例,一名地盤工人被工字鐵砸死,遺下四子,有些智障,有些正常,「睇你好唔好彩,冚唔冚得晒。」
香港人應否冒險嫁娶日本人(雖然,日本人要你先算)?「十年八年後結婚,好難知道,加上香港沒事,都叫人檢查基因。現在社會好多unknown
disease,你留意下,好多小孩皮膚發炎,如果不明白是什麼一回事,就叫玫瑰疹,點解?唔知,中了什麼過濾性病毒?唔知。」
此言甚是,別說日本人,香港人也正斗不到哪裡,問題多着,「政府budget(財政預算案)就有好多問題,其他社會問題嘛,人口多了,總有問題。」
本文無意將日本人當作變種怪獸,只是預計最壞情況,講怪,大概沒有一個民族比得上「鹽王」子孫,何教授也結案陳詞:「In theory可能個個日本人受到一些輻射影響而不自知,理論上可以咁講,但我相信實際上機會不大。」
乜都有毒
近年大陸有毒輸出,香港市民學會孔雀石綠、三聚氰胺、蘇丹紅等等化學詞彙,何永成這個生化學家真另類,不怎麼擔心化學品,「養魚業長期以來用孔雀石綠,不是一朝一夕,我小時到現在他們都是這樣養魚,沒有怪怪誕誕畸胎情況出現。」

致癌化學物分為「證實致癌」和「相信致癌」,尼古丁、苯(benzene)、二噁英屬於前者,孔雀石綠、蘇丹紅卻是後者。壹傳媒大樓位處將軍澳沼氣區,沼
氣是否致癌?「沼氣沒事,只是煤氣,長期吸入煤氣是否有害?要做毒性測試,但有幾何搵個人volunteer長期去做?」

這是學術遊戲的局限,「一般chemical都是take for
granted應該沒事,突然話出咗事,個個(學者)好像找到新的油井,個個跳進去,出到paper嘛。一般人都知煤氣無毒,只有在廚房關窗吸入好多,有
機會窒息而死;你在露天聞到異味,經年累月係咁吸,有無問題?無人做過(實驗),根本non-toxic,做嚟做乜?除非有case
study,證明methane(沼氣)致癌。」
只好等待第一個記者出事,或者附近日出康城住客不再心曠神怡,「正如三聚氰胺,本身無毒,小量沒事,長期食用才有事,如果有毒,一早個個(學者)跳晒落去。現在知道三聚氰胺引起問題,當然完全絕對不應該吃,但你話意外吃了一次半次,又是小量,不是問題。」
科學家將任何有害東西統稱為毒,那麼,everything is poison?「應該說nothing is not
poison,沒有什麼無毒,飲水都會脹死。」幾年前美國有個單親媽媽為了贏部Wii給兒子,參加飲水比賽,體內電解質過度稀釋致死,稱為水中毒。
何永成說,吃飯也會飽死,他爸爸便見過有人吃豆腐花脹死。一九四三年科學家Paracelsus說:「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有害無害,視乎分量,何教授補充:「尤其藥物,要依足醫生指示,其他食物要適量。」
維他命C加上防腐劑benzoate產生致癌物質,一般汽水都有,但屬小量,無害。記者問,每天喝可樂會否暴斃?「實驗做過就無事,三十年嚟都係咁!」實驗中的白老鼠,正是他自己。
垃圾食物

早年到美國唸書,每天中午總是跑到當地麥當勞、Wendy's,歷時廿九年,沒有一天間斷,「我相信我天下無敵,鬼仔也找不到一個廿九年來日日去。」每天
幹掉一個巨無霸或雙層芝士漢堡、大薯條、大杯奶昔、大杯裝汽水,「其實那些東西好難食,但我仍然係咁食,唔知嚿嘢係乜,快快趣趣食完,返lab做嘢。」
後來返港加入中大,每天專誠坐火車,從大學站去沙田幫襯麥記,「但我發覺香港麥當勞的薯條腍澼澼,所以Burger King一出現,我幾乎次次去Burger King。這不是addiction(上癮),只是習慣,我只為了吃得飽。」
科學家竟然不講營養,「我想(健康)主要遺傳,我食咗健康喎!」就如三聚氰胺、孔雀石綠,唔驚得咁多,「一般香港人吃的也不見得nutritional,我一見炒麵就驚,油浸出來的便叫炒麵?鬼佬見到嚇死!」
即使系主任吹雞吃飯,無人倖免,「我照食,食得比別人更多。」飯後同事駕車返回學校,他總是訛稱去銀行,在大學火車站跳車,「『雀』一聲去沙田,又食麥當勞(套餐),我好大食。」可是東窗事發,因為中大也有銀行。
○九年九月起,不再每日為之,「搭火車來回沙田七蚊呀!」只可惜廿九年紀錄告終,「初時一週還去三、四次,後來一、兩次,今週也去了兩次,剛才吃完美心,都想去(麥記),但回來還要工作,又有你這個interview,所以沒去。」
天生大胃,唸書時一次大考過後,與兩個同學跑到唐人街餐館,點了四餸一湯,白飯放題任裝,結果他吞了十大碗,竟沒脹死,「所以我的紀錄是十碗飯!」
家族人人虎背熊腰,他例外,博士畢業時一百零三磅,目前也不過一百二十磅,原來體形跟輻射變種一樣,也有隱性,「我兩個表哥不怎吃飯,六呎高,二百六十磅;我兒子不怎吃肉,去到哪裡都是年紀最小,但physically最大隻,所以遺傳好重要,我是隱性大隻!」
五行欠水
早年到加拿大唸大學,主修生物化學,再到紐約州立大學唸碩士、博士。十多年前喪父,回港奔喪,乾脆留港陪伴媽媽,加入中大,「讀書到現在未試過放假,什麼叫暑假?」每天上班,每天在外午膳,因此每天光顧快餐店。
兩年前提煉出六種中藥物質,有些醫治胃潰瘍等病,有些抗癌,「不是普通cancer,是terminal cancer,我們劏的老鼠都是腸穿肚爛。」
訪問這天他表示五行欠水,記者大惑不解,吃快餐哪用很多錢?其實用來研發新藥,「製藥要有善長仁翁投放資源,但一般投資或投機的人都期望quick return,『要投放幾多資源?三百萬?還要四年才有return?』立即縮沙。」
校方不是大水喉麼?「每間大學都有basic support,但我們有limitation,我們申請任何經費,都要有track
record,我哪裡來track
record?」苦在不能寫論文自揭底牌,「一旦disclose出去,見光死,人家改你少少,已經變了人家的東西,我為了protect自己,不能
publish,沒有publication,哪有track record?沒有track record,怎樣申請經費?所以我們一直陸上行舟。」
不過,訪問期間他自認獨行俠,未試過跟上司打麻將。人緣不好,當然水(財運)中毒,若最終缺錢,該項發現可會湮沒?「有可能,一切都是天意,際遇。」
說到天意,際遇,他一名學生在Georgetown University醫科畢業,再唸麻醉、痛症,當上教授,可是患上眼疾,忍痛辭職回港,在惠康張貼補習廣告。何永成說:「總之做好自己本分,可以就可以,不可以也沒法。」相信福島五十人也抱着這個信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6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