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的成功 在中國不能複製

1 : GS(14)@2010-12-26 15:37:02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9948
這幾年經常聽到「創意產業」四個大字,我有一些感受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兩年我跟「創意產業」也算是扯上了一點關係,我正在辦一個好像美國Hulu.com又或者是大陸「Youku.com」類型的視頻網站,我的網站叫「Goyeah.com」。
一直以來,我以為辦這一類的視頻網站,最重要解決的問題是技術,沒有流暢的串流技術,大家又怎可以在上面順暢地看片呢?


後來我才發現,我是錯的,而且是大錯特錯。在香港搞創意產業,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人。不論是人才,或者是人心,都是最大的障礙。
現在我在管理Goyeah.com這間公司時,我才發現,香港的人才原來是很窄的。窄的意思是,專才都只集中在幾個範疇,譬如說是金融,法律,商科,醫療……等。這些主流以外的人才,幾乎很少,因為大學連學科都沒有,人才又哪裏來呢?
兩年前,我走訪全港大學找串流技術的人才和技術,串流技術在中國已經成熟到不得了,想也想不到,在香港,竟然還是在實驗室階段。你說好笑嗎?
要找網頁人才更難,或者說香港整個online的人才,我指是由技術到設計,到網上推廣……等等等,都非常缺乏。朋友對我說:「你看香港有幾多個大型本地網站,你就知人才不可能多了。」
一語中的。香港人過去都是炒樓炒股,工業都不搞了,創意科技、創意產業,誰會理?
再說是人心。甚麼創意?與眾不同的,與舊有不同的,就是創意。但是在香港搞創意,只要你是與舊有不同的,就會被人質問:「為甚麼是與舊不同的?」
天呀!與舊相同,又怎會是創意?問的人相當反智,但又相當普遍。又或者他們會說,「好!我就看你做成點,做得好,我就自己做。」
這個genes說明了,中國人為甚麼現在都只是follower,而不是pioneer。
身邊很多人,包括大企業老闆,都說iPhone,iPad,iMac……總之i系的產品非常好,我冷笑。這個能征服全世界的產品不會在中國土地出現,為甚麼?i系的產品成功不是偶然,人家放了多少資源做R&D?經過多少失敗才得到成功?
我信所有事情都有因果,沒有投放,哪有回報?不要羨慕人家的成功,只要問問自己會不會把錢投放在R&D上、還是炒樓炒股上?
你的答案會真正地告訴你,為甚麼蘋果的成功在中國不能複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