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谷歌收編摩托羅拉:搶專利,還是造手機?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318

專利、壟斷,這些關鍵詞正成為谷歌的噩夢,一步步把它逼到了蘋果、微軟、甲骨文們的對立面。收購摩托羅拉,是谷歌被動應戰的最新例證之一。

 收購摩托羅拉之後,拉里·佩吉難掩興奮。

2011年8月15日,這位上任還不到5個月的谷歌CEO,先是在Google+個人頁面上發佈了長長的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消息。一小時後,他又續上 三星、索尼愛立信、HTC、LG的總裁、CEO們對此消息的回應——在智能手機領域,除了蘋果、黑莓、諾基亞,其他手機廠家多數採用谷歌提供的安卓操作系 統(Android)。

在來自全球的Google+用戶們的評論中,除了驚嘆、祝賀,想像未來新手機的模樣,還有人積極為新手機名出謀劃策,叫Googlerola,還是Motoogle?

難道谷歌花了125億美元,是為了生產新手機嗎?中國IT界人士謝文、項立剛都表示,谷歌將會把既有互聯網產品資源與摩托羅拉的硬件進行整合,從而與蘋果正面開戰。

但李開復則在新浪微博上一再表示,谷歌此舉意在專利。他舉出幾條理由:1.專利是很有價值的(雖然今天在中國沒有);2.不是每個公司都想做蘋果;3.公司無法背叛它的基因(谷歌開放)。

這起收購對谷歌而言,似乎更像是一場防守戰。

對谷歌而言,吃下摩托羅拉,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 (東方IC/圖)

專利之踵

相比谷歌所涉足的領域和正在經營的事業,它所擁有的專利數量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從2004年上市以來,累計為728個。蘋果專利數是4000個,微軟是18000個。

125億美元,創下谷歌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收購記錄。這不僅意味著谷歌首次接手硬件設備業務,掌管摩托羅拉移動設備及家庭娛樂業務,還有其1.7萬個已授權、7500個申請中的專利。

如果交易獲批,這些專利將快速救出身陷泥潭的谷歌。眼下,專利正是手持移動終端領域明爭暗鬥的利器,雖非見血封喉,至少也得見血才收。

2005年,谷歌低調收購了安卓(Android)公司,並於2007年11月推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安卓。安卓採用的是Linux內核,作為開源軟件免費提供給各手機廠商。

據尼爾森的最新統計數據,安卓操作系統在智能手機中份額第一,佔全球智能手機的39%,蘋果、黑莓操作系統分別為28%、20%。目前全球一共有1.5億個搭載了安卓的手持設備,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天55萬部的數字增長。

雖然安卓發展如此迅猛,但谷歌在開發過程中對專利問題的馬虎態度,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阿克琉斯之踵。從去年開始,蘋果、微軟、甲骨文等公司,通過專利 權直接或間接向安卓發難。他們將搭載安卓的終端製造商告上法庭,三星Galaxy Tab 10.1平板電腦被禁止在歐洲銷售,微軟以每部安卓手機5美元的價格向HTC收取專利使用費,甲骨文則對安卓的應用程序接口(API)侵犯JAVA知識產 權發起訴訟。

通過索取專利使用費抬高安卓硬件生產商的成本、禁止其銷售,都是在迫使它們倒戈,如此一來安卓將無立足之地。谷歌著急,卻又無能為力。相比谷歌所涉 足的領域和正在經營的事業,它所擁有的專利數量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從2004年上市以來,累計為728個。蘋果專利數是4000個,微軟是 18000個。

谷歌曾經錯過兩個收購專利、避免今日尷尬的機會。

一個是2010年初標價13億美元出售的Palm公司。時值蘋果對HTC發起針對安卓操作系統的訴訟,Palm公司積累20年的專利庫,可以對抗蘋果訴訟,他們的WebOS和安卓操作系統架構和配置類似,雙方開發人員整合起來也便捷。

13億美金對谷歌來說是小菜一碟,也許當時它並未意識到專利問題的嚴重性,同時考慮到為了專利而收購一家硬件廠商,並非其做事風格。2010年4月末,Palm以12億美元的售價投入惠普的懷抱。

另一個是破產的加拿大北方電信(Nortel)拍賣其所持有的6000多項專利。2011年4月,谷歌率先報價9億美元,7月初的正式拍賣中,又漲到31.4159億美元,最後被微軟、蘋果、RIM(黑莓手機製造商)等聯手以45億美元拍走。

這場拍賣如果通過加拿大政府審批,對手們又多了6000多個專利。無奈之下,2011年7月底,谷歌從IBM手裡購買1030個專利,以應對可能出 現的訴訟。2011年8月初,他們又請來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知識產權高官蘇珊·米歇爾(Suzanne Michel)加入公司法律團隊。蘇珊在FTC任職11年,是今年3月發佈的美國專利權體系研究報告主要撰稿人。

谷歌5年內的大規模交易 (CFP/圖)

處置難題

拉里·佩吉上任後一直在給谷歌做減法。2011年7月他們甚至關閉了谷歌實驗室項目。這曾是谷歌工程師們天馬行空的領地,誕生過Gmail、谷歌地圖等產品。也許谷歌更要避免的,是雅虎曾經犯過的錯誤--推出一堆虎頭蛇尾的產品。

谷歌收購摩托羅拉過程保密,消息直到最後一刻才由當事雙方公佈。拉里·佩吉倒是直言不諱,谷歌就是奔專利而去,目的是維護安卓生態系統,保全合作夥伴的利益。

針對摩托羅拉125億美元的收購價,其實不到100億美元,因為摩托羅拉賬上還有30億美元現金流。折算起來,比北電那一場收購便宜得多。如果收購僅僅為了自我保護,這可比一年前Palm開價的13億美元,貴了太多。

收購消息宣佈當天,摩托羅拉股價漲了55.78%,谷歌股價卻跌了1.16%。人們關心谷歌在解決了專利權麻煩之後,會怎麼安置摩托羅拉。佩吉歡迎摩托羅拉員工加入谷歌大家庭,可是以他們1.9萬之眾,消化起來不簡單。眼下谷歌員工數已經達2.9萬人了。

按照谷歌過去的行事風格,人們不禁產生這樣的疑惑:谷歌這次收購究竟是為了專利的應急行為,還是另有戰略佈局?

安卓的穩固發展,是谷歌未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的重要保證。拉里·佩吉表示,摩托羅拉將仍作為安卓授權用戶獨立運營,安卓仍將免費開放。這一表態旨在打消合作夥伴的疑慮。

谷歌高級副總裁兼安卓負責人安迪·魯賓(Andy Rubin)在收購當天的電話會議上稱,他們計劃每年都選擇一個領導型產品,由一家製造商在聖誕節推出。2010年1月和12月,谷歌分別與HTC、三星 推出Nexus one 和Nexus S手機,更大程度上是作為安卓的旗艦產品的象徵意義,而非與合作夥伴競爭。

人們有理由擔心,谷歌也許會向蘋果學習。蘋果已用實際行動證明,垂直整合終端硬件和軟件,藉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勢頭,足以成就一家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這不,此刻大洋彼岸的中國大陸,互聯網公司們都正在為造自家品牌的手機忙得不亦樂乎呢。

如果說專利權收購是在蘋果微軟甲骨文等圍攻下不得已的防守行為,硬件生產更像是攻守兼備。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款安卓產品足以和蘋果產品抗衡,如果合作夥伴繼續這樣,谷歌親自操刀並不突兀。

然而,至少谷歌並不想在現階段與舊日夥伴為敵。同樣的故事也曾發生在谷歌視頻和圖書身上,谷歌購買和收錄內容,但不會生產內容。如果在手機行業打破 這一慣例,可能殃及谷歌其他業務,危及其商譽。成為蘋果、甲骨文們共同的敵人,已經很不好受;再得罪平台和內容夥伴,確實需要足夠的勇氣。

何況,拉里·佩吉上任後一直在給谷歌做減法。2011年7月他們甚至關閉了谷歌實驗室項目。這曾是谷歌工程師們天馬行空的領地,誕生過Gmail、谷歌地圖等產品。也許谷歌更要避免的,是雅虎曾經犯過的錯誤——推出一堆虎頭蛇尾的產品。

丹麥諮詢公司Strand的CEO約翰·斯特蘭德(John Strand)認為,谷歌未來也許可以把摩托羅拉品牌出售給中國企業,撤出硬件市場。然而,在這場專利權爭奪戰中,在事關前途及錢途的商業競爭中,無論是主動挑戰還是被動應戰者,沒有哪方願意退讓。

眼下谷歌的困境是,外部購買專利容易,再造創新性產品難。在想到好的出路或者外來力量推倒遊戲規則重來之前,只有做困獸鬥。

無奈的追趕者

《福布斯》雜誌網絡版撰稿人海頓·肖內西(Haydn Shaughnessy)撰文表示,谷歌的成功有賴於其接近於壟斷的地位,從而不再是創新模範。確實,除了更新既有產品形態,谷歌已經太久沒有提供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品。

安卓是谷歌產品中的一個,另外還有地方商業、廣告、視頻、社交、瀏覽器,以及知識。這7個產品的負責人,直接向CEO佩吉匯報。

8月16日,谷歌發佈了一款叫做「谷歌相關」的新產品,旨在無須搜索即能找到信息。這個插件可以安裝在Chrome瀏覽器上,在你瀏覽網頁時,自動 提供相關的地圖、評論和新聞等信息建議。基本上符合在搜索前得到答案的要求,也暗合了佩吉上任後首先將搜索團隊改名為「知識」(Knowledge)。

社交一直是谷歌的軟肋。後起之秀Facebook,給谷歌敲響了其誕生以來最大的警鐘。從2010年8月以來,社交網絡Facebook在頁面訪問量和停留時間上趕超谷歌,讓谷歌狼狽不已。

此前,谷歌一直將微軟作為其攻擊對象,它推出的操作系統、辦公軟件和瀏覽器,都是以替代微軟為目標。而微軟也一直想取代谷歌搜索引擎的領先地位。直到讓消費者自己生產和分享內容的Facebook橫空出世,谷歌才意識到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但在谷歌將Facebook鎖定為主要競爭對手之後,其不成功的社交產品Buzz、Wave,卻被嘲笑為缺乏社交網絡基因。

傳說拉里·佩吉放話,全體員工年終獎的25%取決於公司在社交產品方面的成效。他也親自督戰,甚至親自擔綱用戶體驗的小白鼠。

2011年6月28日發佈的社交產品Google+,讓谷歌終於找回了自己的節奏和舞步。其「圈子」功能,使得用戶可以決定內容公開範圍,這一用戶 體驗尤其受歡迎。Google+尚在測試階段,半個月就有了1000萬個註冊用戶,不到一個月有了2500萬,顯示出勃勃潛質。

8月,谷歌也兌現了其讓搜索更加社交化的承諾,在Google+用戶的搜索結果中顯示其好友的共享信息。但和Facebook相比,Google+的用戶基數依然太小。

谷歌也一直在搜索之外的新領域尋找創新的可能,這讓谷歌很快有了一個龐雜的產品線,員工越來越多。矛盾的是,這也成為今天谷歌最被詬病的錯誤之一。

眼下讓谷歌備受煎熬的,是谷歌搜索不為人知的算法,以及驚人的市場份額,時不時就會爆發關於其公正性的質疑,今年來得特別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正對谷歌包括搜索在內的多項業務展開調查。

為此,谷歌計劃聘請12家遊說公司,就隱私權、版權執行和搜索市場上的競爭狀況等問題向國會議員表明其觀點。而在2011年第2季度,為了能與國會議員及主管機關陳述實情,谷歌已經花費將近210萬美元,比2010年同期的134萬美元增加54%。

在歐盟,谷歌也正面臨9起壟斷訴訟。曾作為反壟斷對象的微軟,也於2011年3月底向歐盟起訴谷歌,稱其濫用在歐洲市場壟斷地位,阻礙互聯網搜索引擎競爭。不同於此前微軟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捆綁IE而獲得市場份額,谷歌的市場倒都是靠用戶選擇獲得。

微軟於2009年推出搜索引擎必應,不惜人力物力趕超谷歌,結果差強人意。據市場調查公司Net Applications的數據,谷歌的全球搜索市場份額在2011年7月超過了80%,而必應才3.76%。2011年8月,微軟的上一財年報表顯示, 必應所在的網上業務部門虧損26億美元,引來要求CEO鮑爾默辭職、拋售必應的呼聲。

這一定程度上是谷歌在搜索引擎方面堅持創新的側證。可《福布斯》雜誌網絡版撰稿人海頓·肖內西(Haydn Shaughnessy)撰文表示,谷歌的成功有賴於其接近於壟斷的地位,從而不再是創新模範。

確實,除了更新既有產品形態,谷歌已經太久沒有提供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