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幕後推手》馬宜中拍出韓劇fu、公視魂夯劇 MV界教母 如何颳起追劇效應?

2016-05-23  TCW

四個月拍攝時間,要完成20條故事線,領導11名編劇、12名導演,馬宜中發現:上面的人散發熱情,會感染大家一起做事。

要說這是台灣影劇史上的創舉,一點也不為過。

一年七個月,集結全台十一名編劇、十二名導演、四十名男女主角,製作二十集單元劇,《滾石愛情故事》做到了。帶領百名創意人的幕後推手,是被譽為「台灣MV界教母」的馬宜中。

馬宜中活躍於廣告與MV界,曾經為周華健等歌手執導音樂影片,留下五、六年級世代的共同記憶。如今她身為《滾石愛情故事》監製,一口氣拍攝二十集單元劇、與數十名編劇導演共事,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

「這執行難度太高了!」友松娛樂負責人薛聖棻分析,連續劇有連貫和一致的演員、場景、服裝等,成本能分攤,但單元劇成本高,執行也不易,許多人不敢嘗試。「等於每一集,就要從頭來過!」兩年前,滾石唱片

總經理段鍾潭找馬宜

中商量「滾石三十五

週年」計畫,當時在家休養半年,每天追日劇、韓劇的她,提議用滾石出品老歌打造音樂電視電影。但單元劇如何創造追劇效果?「唯一方法就是每一集都很好看,即使劇情沒連貫,也想一直看下去!」她說。

尊重創意

寫完才拍,讓導演大膽玩她找來熟知台灣影劇圈的製作人廖健行、王傳仁,以及編劇統籌劉梓潔,四人小組從歌曲開始,凝聚共識,並訂出戲劇目標。

馬宜中認為,即便二十個故事不同,但調性要一致。「外表像韓劇,內在像公視的《人生劇展》。」她說,視覺上抓住精緻元素;內容面,得傳遞歌曲意義與深層價值。

她明瞭,要做到這些,唯有找到最好人才,並給予信任。

「你根本不用擔心大家會不會給你最好的,大家就是會!」因此,她顛覆過往的製作流程,《滾石愛情故事》是寫完劇本,再找導演拍攝。

編劇吳洛纓解釋,台灣戲劇大多由市場主導內容,亦即編劇、製作和播出同時進行,久而久之,產生公式化劇情,原創劇本受到嚴重千涉。「我相信每個編劇都有很想用的武器,只是一直沒機會。」這次,除了以愛情為題,編劇內容完全不設限。「我了解編劇的苦處,跟他們聊的時候,得到的回應都是:終於!

終於!」馬宜中的放手,讓創意充分激發。

她也讓導演嘗試各種可能,包含手持拍攝、一鏡到底和黑白影像等。「這次案子,讓每個人站到對的位置,能大膽發揮!」導演林子平說,有場戲他讓演員對著鏡頭說內心話,效果衝突又詼諧,相當過癮。

有了對的人,面對二十部電視電影的龐大工作量,馬宜中仍要求高品質.包含二百五十個場景不重複,服裝和配件不相同。為了一間早餐店,劇組整整找了一個月;看不到適合的檳榔攤,索性自己打造一間;一名女主角的定裝,試了四十套衣服。

計較細節

剪輯1/30秒,修飾瞬間畫面「我每天都覺得,我好像開自己一個玩笑,每天又恐怖一些,」馬宜中說。那時兩組同時開拍,接下來的四組戲在不同籌備期。她總是一早進辦公室,緊鑼密鼓十多個會議,回家後看帶子、盯進度,一路忙到快天亮。

即便壓力超載,她笑臉迎人,從沒發過脾氣,有工作人員累到重病和大哭,她不斷安撫與鼓勵.有人說,她的浪漫與熱情,渲染整個劇組,帶著大家一次次過關。

例如演員人選。當時許多演員拍攝時間無法搭上,眼看就要開天窗,正當大家在想第二人選時,馬宜中跳出來說:「我覺得天底下沒有不可能的

事嘛!我們不要放棄!」

要「喬好」四十名男女主角檔期,並配合導演時間,其中的複雜程度難以想像,但她不斷協調,殺出一條生路。廖健行說,她的樂觀,讓所有人跟著一起「瘋狂」,卯足全力衝;但她的細心,又像是堅強後盾,「她對細節有錙銖必較的決心。」例如,在後製階段,影片大多以一秒來剪輯,但她堅持以三十分之一秒的單格,修飾瞬間的畫面。MV導演出身的她,為了讓旋律對上一個眼神,不惜一調再調,近乎苛求。

尊重創意、追求品質的代

價,往往是經費和時間成本。

但馬宜中想在兩端尋求平衡。

七千萬元製作費,比起台劇一集約兩百萬元還高,但做單元劇,根本入不敷出。於是一開始,她就坦言把大多經費花在製作,「我想讓大家玩得盡興!」包含編劇、導演和演員,幾乎都砍價,甚至有一線的編劇價碼打五折。她也動之以情,直接致電給某演員:「這角色非你不可,但你太貴,能

不能跟經紀人說一聲?」

身段柔軟

給人建議,用問號結尾創意人的團隊最「難搞」,意見不合時,馬宜中習慣先放下身段。「她跟你談建議的時候,句尾都不是句號,而是問號。」編劇杜政哲說,她善於創造舒服的談話情境,讓人覺得被理解,最後一起找到共識。「她很像媽媽,很溫暖,」許多人不約而同這麼形容。

回憶這五百天,她領悟到:「上面的人散發期待和熱情,會感染下面的人,用一樣的標準做事。」她的熱情領導,讓創意人埋單,讓不可能變可能。

馬宜中

出生:1961年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

校大眾傳播系電影科

經歷:滾石傳播視覺總監

現職:MV及廣告導演,

戲劇監製

撰文者李雅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55

董監事同意門檻超高 成公視絆腳石 政院提名僅半數通過 童子賢意外落馬

2016-08-08  TWM

公視第六屆董監事選舉難產,落選名單竟包括上一任表現亮眼的董事童子賢,再次引發各界對同意門檻過高、董事席次過多的檢討聲音。

七月二十二日落幕的公視第六屆董監事審查會議,行政院提名二十一位董事候選人中,僅十一位審查通過,未達公視最低董事人數十七位的門檻,須待下次提名投票補齊,董事會才能正式運作。而令外界頗感意外的是,上屆董事、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也在「未通過審查」的名單中。

同樣和童子賢擔任第五屆公視董事、本次順利連任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就投書媒體為他叫屈,強調童子賢任內積極為公視募款,並大力推動公視派遣員工納入編制,「值得大家的肯定。」此外,透過網路直播觀察審查會議的進行狀況,可發現在三小時的會議中,審查委員並未針對童子賢提出任何質疑,僅詢問其過往出席開會次數,而「開會三十八次、出席二十六次」,將近七成的出席率並不算低,最後卻未成功續任,令人不解。

修正《公視法》

改審查機制 防少數委員杯葛童子賢意外落選,也讓爭議多年的公視董事遴選制度,再次浮上枱面。事實上,前述施振榮投書媒體的文章,即是以〈公視法應再修〉為題。

所謂公視董事,指的是「公視基金會」董事,依《公視法》規定,公視董事每三年一任,由行政院提名,提交「審查委員會」,須得到超過四分之三審查委員同意才能當選。

至於審查委員會,《公視法》規定,是由「立法院推舉十一名至十五名社會公正人士組成」,換言之,審查委員等於是依各政黨在立法院的比率推派人選,以本屆十五位審查委員來看,民進黨、國民黨各有九位及四位,時代力量與親民黨則各一位。

從上述制度來看,十五位代表各政黨的委員中,只要有四位不同意,被提名的候選人就無法出線。

「這次落選者,反對票多是只有四、五票,只要特定政黨杯葛就有能力阻擋。」台大新聞所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林麗雲說,放眼過去兩屆董事提名遴選,皆困難重重,其中第五屆更歷經五次審查會議、長達九百多天無法組成新董事會。

可借鏡國外

董監事人選 由國會同意通過換句話說,董監事審查委員會四分之三的同意門檻設計,就是一大爭議點。「公視董事是無給職,沒有實權,門檻卻比責任重大的NCC委員還要高,這不合理。」林麗雲說,公視董事一般是監督的角色,一個月開一次會而已,董事會選出的董事長,才有實權。因此,她認為董監事審查的同意門檻下修到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都是可行的方向。

林麗雲並表示,甚至可以進一步思考,不按政黨比率組成審查委員會,而是由立法院同意即可。放眼各國,美國公共廣播公司(CPB)董事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審議並同意通過;日本放送協會(NHK)董事人選也是由總務省提名,再經由國會同意。

「誰執政誰負責,對於董事會人選就要負起完全責任。」新頭殼董事長、前新聞局局長蘇正平也認為,回歸責任政治,是比較好的作法。

不過,本次審查委員會主席、公視前總經理、現任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認為,回歸國會同意並非不可行,但當時設計審查委員會機制,就是為了在政治責任之外,更添加一些專業考量,因此恐需要更細緻的思考,「公視董監事與一般公職人員的同意權行使並不相同,例如大法官、考試委員、監察委員、NCC委員都是專職,且具有明顯的政治意涵,(若公視董事)改由立法院行使同意權,仍然必須有適當且完整的配套措施。」除了審查門檻之外,蘇正平也不認同目前的董事人數設計,他指出,立法院在二○○九年通過《公視法》修法,將公視董事席次由原先的十一到十五人、提高為十七到二十一人,「明眼人都知道目的是為了稀釋當時的董事會,把更多執政黨的人馬加入,應重新考量這樣龐大的編制,意義何在。」蘇正平說。

歷年來,多位文化部長都曾表示,由於現行制度窒礙難行,造成許多優秀人才擔任董事的意願低落,而越是補提名、越提不出好的人選。公視作為國家出資捐助、擁有經濟與政治獨立性的全民電視台,為使其長遠發展能長治久安,制度上改革的確已有迫切和必要性,而目前看來,降低董監事審查門檻,已是較具共識的改革方向。

撰文 / 賴若函、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