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德國提高外商投資壁壘,中國資本路在何方

依據德國2017年修訂的《對外經濟條例》,當歐盟外實體企業收購德國企業達到25%股權時,若涉及能源、金融服務、交通及關鍵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者有義務向德國聯邦政府報備,德國聯邦政府有權審查該收購是否威脅公共秩序或國家安全,並否決收購。

2018年8月7日,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表示,目前德國正擬法案將審查門檻降低至15%,並且更加密切地審查軍工行業、關鍵基礎設施領域和與安全相關的民用技術(如IT技術)的收購行為。正式法案有望在今年年底生效。

雖然德方回應稱該草案不具有針對性,但有德國媒體評論稱中資赴德投資將受到較大影響。

中資收購德國企業頻頻受挫

中國投資在德國頻頻受阻已成為中德密切經貿往來中的“不和諧音符”。7月27日,德國政府指示國有開發銀行——德國複興信貸銀行(KfW)收購德國高壓電網運營商50Hertz20%的股權,以阻止中國國家電網的收購。8月1日,德國政府還以“出於安全考慮”為由叫停了中國煙臺臺海集團通過旗下的法國安諾有限公司間接收購德國萊菲爾德金屬旋壓機制造公司(Leitfeld Metal Spinning)。之前中國宏芯基金收購德國半導體芯片企業愛思強受到美國的幹涉,最終也以“威脅德國國家安全”為由被叫停。

在7月11日發表的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聯合聲明中,兩國強調“歡迎雙向投資,並為此提供透明、非歧視的規則”,但德國政府卻言行不一。

反觀十年前,金融危機給歐洲留下了約3300億歐元的投資缺口。中國利用這一時機,對歐盟28國的投資額從2009年的3900萬歐元激增至2016年的350億歐元,其中,德國2016年接受中國投資110億歐元,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投資對象國。中國對希臘、西班牙等南歐國家的投資,以及在“16+1合作”進程中對中東歐國家的投資,有效促進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彌補了其資金短缺。

正是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機械制造業等領域亮眼的投資業績引起了德國政界與經濟界的警覺:2016年,美的以近40億歐元的價格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企業庫卡;海航集團收購德國萊法州的哈恩機場。去年,吉利汽車以70億歐元價格購買戴姆勒集團約9.7%的股份,成為戴姆勒集團最大個人股東。但好景不長,德國政府逐漸提高投資門檻。2017年中國對德投資占德國吸收的外國投資比例和占中國對外總投資比例實際上只有5%和1.2%,但德國政府對中國資本的強烈反應卻遠遠超過這兩個數字。

德國為何擔心中國資本

德國加強對中資收購德國企業管控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兩點:首先,德國認為中國收購核心產業獲取先進技術會威脅德國高科技方面的國際領先地位,對德國“工業4.0戰略”和國家安全構成挑戰。

其次,德國認為中歐雙方的投資關系並不對等。德國方面認為,中國對海外投資開放的領域有限、已開放的領域存在外資股比限制,同時抱怨投資審查繁瑣、在華經營受到不平等的歧視政策、被迫以技術換市場等。

無獨有偶,對中國資本的排斥同時以相似的理由、相似的手段在美國、英國、法國等國蔓延。

美東時間13日下午, 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了《美國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FIRRMA)。該法案旨在對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進行改革,擴大其在金融和能源領域對外國資本的審查職權。這使得美國對華貿易保護擴散到金融保護領域。同日,英國商務大臣格雷格·克拉克(Greg Clark)發表了《國家安全與投資白皮書》,建議政府對企業並購的幹預門檻下調至100萬英鎊,並且只要交易涉及50%資產(包括知識產權)出售或25%的股權轉讓,都要接受英國政府的審查。歐盟成員國已經將對外資的戒備傳導到歐盟層面。

2017年9月歐盟委員會表示,應德國、法國、意大利三國經濟部長的要求,歐盟正著手建立歐盟統一外商投資審查機制,目前該法案尚在立法程序中。實際上,在對外投資過程中,中國往往在歐盟和美國之間進行比價,即一方壁壘較高時轉向另一方市場。而西方主要經濟體對中國資本的連鎖封鎖意味著這種平衡策略將會更加困難。

中德兩國應爭取合作共贏

西方國家和媒體對中國海外投資的汙名化,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形象,刻意漠視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開放服務業、制造業等領域所作出的努力。

依據貝塔斯曼基金會的報告,在2014~2017年,中國對德投資中國有資產僅占到18.3%,64%的投資來自私營企業。中國作為世界貿易體系中的後發國家始終以積極的姿態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這不僅為中國帶來豐碩的經濟發展成果,也使得中國越發追求更高水平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在剛剛實行的2018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中,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已從63條減至48條,取消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銀行業等領域的外資股比限制。但中國與國際其他經濟體在市場規模、產業結構、政策法規等方面有差異,西方國家以所謂“對等”之名要求他者消弭這些差異既是不切實際,也違背了互通有無、互惠互利的經貿往來原則。

事實上,德國政策收緊可能會嚇退外國投資者,同時也會促使其他國家收緊自身的投資門檻。德國政府和歐盟應當致力於促進全球範圍內市場開放和經濟平等原則。

中國在德投資占外資總額並不高,德國擔心中國買光德國技術是多余的,因為根據現有政策,真正的高新技術並不會賣給中國企業,而且中資並購德企往往需要付出高於市場的平均價格。

在貿易保護主義與逆全球化回潮的今天,中歐經貿合作是為促進全球經濟複蘇、捍衛國際經貿秩序樹立典範。投資壁壘雖然是中歐貿易合作中的一股逆流,但也是雙方自我矯正、自我修複的契機。各個國家固然有自行界定本國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自行謀劃經濟發展方案的主權權利,而資本的嗅覺往往是最為敏銳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一方面無需對西方國家的投資壁壘過度反應,“打鐵還需自身硬”,增強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吸引力是對謬誤的最好回應;另一方面,中國仍需增強在國際貿易與投資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提高市場開放的自主性與規範性。

在過去18年間,中國對歐投資總額已追平歐盟對華投資總額,均達到1320億歐元。中歐雙方的合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德關系所強調的,中德兩國要做合作共贏的示範者、中歐關系的引領者、新型國際關系的推動者、超越意識形態差異的合作者。中德兩國在投資領域的合作應超越簡單的數字,為中歐乃至全球經貿體系增添新的註解。

(作者系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中心、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孫維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2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