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夏粮外资魅影:益海嘉里中国“粮图”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3/4MMDAwMDE4ODI4MA.html


首次进入小麦直接收购领域,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旗下的益海嘉里,便让央企中储粮、中粮集团感受到了压力。

在占据了中国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之后,益海嘉里大举进入国内粮食收购领域所,大豆产业的沦陷,是否将在小麦市场重新上演?

目前,益海嘉里已在中国超过35个战略地区拥有130个以上大型综合加工厂,其中,已建和在建的小麦加工厂为12家,日处理小麦超过4000吨,年处理能力达到150万吨。

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告诉记者,“益海嘉里现有的小麦日处理能力,仅次于中粮集团,今年年底,就有可能超过中粮。”

对于外界的担忧,益海嘉里一位人士7月21日对本报记者称,“益海嘉里今年的小麦收购量仅占国内产量的2.6‰,稻米收购量仅占1‰,量是比较少的。”

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对外资进军中国粮食领域的争议,仍将继续。

争购小麦

据上述人士透露,益海嘉里目前在国内拥有的12家小麦加工厂中,5家已经投产,分布在深圳、东莞、周口、兖州以及石家庄。另外7家仍在建设中,主要分布在小麦主产区河南、山东、河北以及广东等地。

河南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2009年河南小麦产量在3000万吨左右,河南占有全国约四分之一的产量。目前,除了周口工厂已建成投产外,益海嘉里还在河南郑州、安阳、新乡等地投入巨资兴建加工厂。

而在山东,除了已投产的兖州加工厂外,益海嘉里在青岛、德州两个日加工1200吨小麦的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益海嘉里官网称,“在超过35个战略地理位置拥有130个以上大型综合加工厂,并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和分销网络,我们能更有成本效益地分销产品,并能在最短时间内上市。”

马文峰告诉记者,“益海嘉里目前的小麦加工能力是日处理小麦4000多吨,中粮集团目前日处理能力为6000多吨。”这一数据也得到上述益海嘉里人士的认可。

而在完成小麦加工能力的布局之后,对于益海嘉里来说,更重要的是掌握粮源。为了保障小麦原料供应,益海嘉里开始加大夏粮的直接收购力度,并于2010年首次进入原粮收购领域。

目前,益海嘉里主要通过委托河南、山东和河北当地的一些私营粮食收购企业、粮食系统改制剥离的粮库等收购主体,代收代储小麦。

上述益海嘉里人士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已经收购了26万吨小麦,当时定的收购价格为1.01元,超过这个价格,我们就全国停止收购了。”

益海“粮图”

不过,当益海嘉里将触角伸向小麦时,其外资身份,加上其之前在国内食用油领域的大举扩张,引发了外界的忧虑。

早在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开始涌入国内,通过投资办厂、参股控股等方式控制加工环节,最终,国内大豆产业链几近沦陷。在此过程中,益海嘉里一骑绝尘。

据 统计,目前,益海嘉里在全国各地建有60多家粮油加工厂。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陈莉娜告诉记者,“益海嘉里在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占据60%-70%的市场 份额,其主要品牌‘金龙鱼’就占到40%-50%。在整个国内油类市场,其份额也高达40%,成为价格变动的风向标”。

在食用油市场取得主导地位后,益海嘉里的下一个目标是粮食深加工。上述益海嘉里人士称,“我们不会再往食用油这方面发展,已经没有太大空间了,今后,我们将会多元化经营。”

当拥有资本优势的益海嘉里进军小麦市场时,引发了“外资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

事实上,在小麦加工领域快速扩张的益海嘉里,甚至有可能超过国字号中粮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小麦加工企业。马文峰表示,凭借正在兴建的加工厂,2010年底,益海嘉里的加工能力可能就会超过中粮集团。

但上述益海嘉里人士强调说,即便如此,外资也难以影响国内粮食安全,“与国内企业相比,益海的收购量还很少”。他举例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中储粮收购了1350万吨小麦,而我们只收了5万吨。而中粮集团,在全国收购了400万吨小麦,也远远高于我们。”

国家粮食局一位人士也表示,“在粮食收购上,国家是市场放开的,国内的粮食收购主要还是中储粮,80%由中储粮来收购,益海嘉里目前还很难有这样的影响力。目前,益海嘉里参与收购小麦主要是为了自己加工,保证原料供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69

農業部:全國夏糧收獲過八成 產量有望再豐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993.html

5月份,全國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生產形勢平穩、市場供給充足、價格總體回落、貿易逆差持續收窄的良好態勢,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環比下降6.3%、同比上漲2.5%,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環比下降7.5%、同比上漲3.2%。

春播順利結束,作物長勢良好。今年春播期間土壤墑情、溫度和濕度適宜,播種呈現“進度快、結構優、質量高”的特點。截至5月底全國春播基本結束,其中玉米調減趨勢明顯,東北地區預計調減3000多萬畝,大豆面積增加600多萬畝。目前春播作物苗情長勢普遍較好,尤其是東北地區苗齊苗全苗勻,一二類苗在98%左右,好於去年同期;水稻進入返青分蘗期,苗情長勢是近幾年最好的一年。

夏糧有望豐收,夏播進度較快。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計夏糧面積4.14億畝,其中冬小麥面積3.39億畝,均與上年基本持平。據專家實地調查,今年小麥畝穗數減少、穗粒數和千粒重均增加,產量有望再獲豐收。截至6月14日,全國夏糧收獲過八成,進度同比略快;夏播糧食已播1.9億畝,完成計劃的43.9%,進度同比快4.7個百分點。

養殖效益向好,生豬存欄持續增加。據農業部定點監測數據顯示,1-5月份,生豬、蛋雞平均盈利分別達到482元/頭和7.53元/只,畜禽養殖效益同比大幅增加。5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加0.4%,連續3個月增長,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減少0.3%;雞蛋和生鮮乳產量同比略降;水產品產量為384萬噸,同比增長2.8%,投苗量總體穩中有升。

農產品價格總體回落,蔬菜價格跌幅較大。糧價整體略降,稻谷、玉米、小麥環比分別跌0.5%、跌0.4%和持平,同比均降。棉花月均價環比上漲4.1%。花生油、豆油集貿市場月均價環比分別下降0.9%和0.6%,菜籽油環比上漲0.2%。牛肉、羊肉、白條雞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4%、0.9%和0.5%,豬肉、雞蛋和水產品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5%、0.7%和4.0%。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和7種水果月均批發價格環比分別下降23.1%和上漲3.6%。

國際貿易逆差持續收窄,糧食進口增幅較大。受大宗農產品國內價格回落和國際價格普遍上漲雙重影響,農產品貿易逆差持續收窄。據海關總署統計,1-4月,農產品出口額同比增2.6%,進口額同比減少6.9%,貿易逆差同比減少20.6%。其中,谷物、棉花、食糖進口減少,食用油籽和植物油及畜產品進口增加,蔬菜和水果出口增加。值得關註的是,小麥、大米、玉米、大豆進口量分別達到86.8萬噸、134.8萬噸、180.1萬噸和2333.3萬噸,同比分別增加41.6%、101.2%、31.1%和11.4%,對國內市場形成一定沖擊。

展望今後一段時期,農業農村經濟將在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的同時,呈現穩中有變的特點。一方面,夏收大局已定、夏播近半,但近期旱澇雙現,給夏收收尾和推進夏播帶來一定變數,需要各地加強指導,確保熟一塊、收一塊、種一塊,打贏“三夏”攻堅戰。另一方面,生豬補欄逐步增加,蔬菜和小麥集中上市,部分農產品價格走低風險正在逐步積累,需加強市場研判,把握生產規模,避免發生賣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21

我國夏糧減產背後:主產區連遭惡劣天氣 優質小麥存漲價壓力

今年出現夏糧減產,除了主動調整結構外,惡劣天氣也成為一個主要因素。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夏糧比2017年減少306萬噸(61億斤),下降2.2%。其中谷物產量比2017年減少310萬噸(62億斤),下降2.3%。

在統計口徑中,夏糧包括夏收的谷物、豆類和薯類。其中,夏收谷物主要包括小麥、大麥、燕麥、蕎麥等其他谷物。

今年,中國小麥主產區的災害天氣接踵來襲,這與夏糧的減產存在較強的關聯。

值得關註的是,由於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廣優質小麥的訂單化種植,使得局部地區的播種量下降30%~50%。訂單化種植雖然有助於避免傳統密集條播出現的缺苗斷壟、疙瘩苗等現象,但在天氣災害年景中會導致小麥減產程度加劇。

接踵而至的惡劣天氣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加才表示,夏糧總產量的減產,因面積減少而減產86萬噸,因單產下降而減產220萬噸。

而在這兩個減產因素中,都離不開惡劣自然天氣的影響。

比如,上年秋冬播期間部分地區遭遇持續陰雨天氣,江淮等部分地區水稻不能及時收割騰茬,影響了小麥播種,這導致播種面積下降。

 

黃加才介紹說,在秋冬播期間,河南等地局部遭遇持續降雨天氣,部分麥田播期推遲15至20天,小麥冬前積溫不足,不利於形成冬前壯苗和安全越冬;在清明時節,正值小麥生長的拔節孕穗關鍵期,黃淮海等小麥主產區遭受了一次大範圍大幅度降溫天氣,影響小麥穗粒數形成;在灌漿收獲期間,安徽等部分地區遭遇長時間陰雨天氣,降水偏多,日照不足,不僅影響小麥灌漿和產量的進一步形成,還導致小麥出芽黴變,影響品質。

根據上海匯易咨詢有限公司(簡稱JCI)所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4月初,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出現先高溫後大幅降溫天氣,小麥正處於返青拔節期,河北、河南和山東地區局部小麥凍害受災嚴重,致使枯麥或穗空而大面積減產。

據官方數據統計,今年強降溫造成小麥嚴重受凍面積約100萬畝,約占全國小麥總面積的0.3%。

布瑞克農信集團研究總監林國發對第一財經記者稱,2018年,夏糧減產以小麥減產為主,早稻減產幅度較小。他分析減產的主要原因,除了近幾年糧食價格持續低價所導致的種植面積小幅減少以外,異常天氣導致單產下降是這次減產的主要問題。

JCI小麥主任分析師史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秋種以來,中國冬小麥生長期遭遇多種災害天氣連續沖擊。影響最嚴重的是,今年4月初的倒春寒和5月中下旬的持續降雨,特別是由於初春遭遇大範圍凍害枯麥、不完善粒小麥增多和優質小麥訂單化進一步普及,市場普遍認為,2018年,小麥產量下降已成定局。不同機構評估總產下降300萬-750萬噸,同時將拉動本季度(註:指2018年7月-2019年6月)小麥進口量將同比增加,可能至500萬噸左右。

 

 

需要補充一點,小麥訂單化規模種植的推廣也在天氣災害年景中加重了小麥的減產程度。

史巍稱,出於調結構的需要,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廣優質小麥的訂單化種植。這使得局部地區的播種量會下降30%-50%,而在天氣災害年景中,容易導致小麥減產程度的加劇。

他說,這次北方地方在小麥返青拔節期出現的倒春寒,河北、河南和山東地區局部小麥凍害受災嚴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農戶一般習慣增加種用量來促進單產提高,而規模化訂單種植小麥更加規範化,一旦遭遇災害,產量減少會高於傳統種植方式,這並非優質小麥的品種本身存在問題。

強弱筋優質小麥供需失衡

近年來,中國小麥年產量約為1.1億-1.15億噸,除了滿足國內的小麥需求以外,部分次麥用於飼料需求。當前,中國的小麥主要以中筋麥為主,優質的強筋麥及弱筋麥比例極小,出現小麥總量供應充足,但結構供應不足的局面。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優質強筋麥種植面積大概在1500萬畝。隨著“優質麥”工程的推進,今後中國優質麥的面積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規模種植的比例也會逐年提高。

前述研究報告提到,強筋和弱筋優質小麥的供需失衡,是中國小麥進口的主要原因。

目前,中國優質強筋小麥產量僅有300萬-450萬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優質專用小麥的需求卻逐年上升,年需求量達到500萬-700萬噸,年供需缺口在200萬-300萬噸。優質小麥的用途在於,面粉的筋力越強,烤出來的面包就越松軟可口,而要做蛋糕和餅幹,就要用弱筋粉,這樣做出來的餅幹才會酥脆。

林國發分析,今年天氣因素導致小麥產量及質量出現下降,優質小麥供應偏緊,價格持續偏強。預計第四季度,優質小麥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2017年,中國小麥進口國家的前三位,分別是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

今年7月6日,中美貿易摩擦正式開啟,首輪互加征340億美元商品貿易關稅,包括大豆、玉米、小麥、大米、高粱、牛肉、豬肉、家禽、魚、奶制品、堅果和蔬菜等農產品。

雖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小麥價格也追隨鄰池大豆和玉米市場跌勢,但是由於中國小麥進口來源國多元化和轉換靈活,導致中美貿易戰對國內小麥供應擔憂和價格直接影響並不明顯。

史巍表示,雖然美國在中國小麥進口國中位居第二,但是中國小麥進口來源國轉換靈活,從今年起,中國對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小麥進口政策也在逐漸放寬,2013年-2017年產的國儲小麥庫存總計7000萬噸以上,短期來看,中國小麥市場行情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不大。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劉展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9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