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推進垃圾分類基層案例:居民如何從排斥到積極配合

“剛開始宣傳的時候,居民很排斥。比如上航新村,剛開始的時候只有30%的居民支持,大部分人都不同意,因為原先扔垃圾很方便,但現在要定時定點。而且居民培訓完了要正式去扔垃圾的時候對垃圾的分類又會搞混。”上海市長寧區程家橋街道辦事處主任遊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即使居民之前同意在承諾書上支持垃圾分類,但具體實行起來會覺得很麻煩,也有亂扔的。”

程家橋街道於2017年10月18日在上航新村居民區高登花園、上航新村兩個小區率先啟動垃圾“兩網協同”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試點工作。今年年初,街道在總結和鞏固上航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垃圾分類“三個全覆蓋”,並於今年上半年全面實現。

具體包括,一是試點居民區全覆蓋,做到每個居民區有一個定時定點試點小區。二是不同小區類型全覆蓋,即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涵蓋售後公房小區、商品房小區、別墅小區、外銷房以及部隊小區五種類型。三是售後公房“兩網協同”一體化全覆蓋,即在街道所有售後公房的局屬垃圾廂房全部實施“兩網協同”一體化工作。

今年4月,上海發布《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上海將更加註重全域覆蓋。2018年靜安、長寧、楊浦、松江、奉賢、崇明6個區實現整區域推進,2019年黃浦、徐匯、普陀、閔行、嘉定、金山6個區實現整區域推進,2020年全市全面實現整區域推進。

程家橋街道在上海小區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是目前做得比較好的。程家橋街道現有8個居民區,下轄42個居住小區。目前,街道已在22個居民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工作,達到小區總數的53%。22個小區的居民支持率均超過90%、投放準確率基本達到95%、破袋投放率達到90%,其中10個小區的日均資源化利用率超過45%,其余小區日均資源化利用率均超過35%。

遊雁告訴記者,之所以能達到現在的狀況,主要是通過誌願者的蹲點、攝像頭的取證以及城管、民警、居委會等各方的參與和做工作,才把居民的想法轉化過來,讓他們養成了垃圾分類和定點定時投放垃圾的習慣。“第一批的10個小區目前已經常態化了,還有12個小區我們剛剛開始啟動,這項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

遊雁告訴記者,讓居民明白垃圾分類對每個人生活環境品質的影響尤為重要。“剛開始的時候,每個小區先是把黨員召集起來開大會,講解垃圾分類的工作要求,讓黨員做表率,帶動群眾。同時,讓小朋友回去監督大人,因為小朋友在學校里這方面受到的科普比較多。”

位於長寧區的警備區第四幹休所的一位居民也對記者表示,以前聽說過垃圾分類和定時定點投放這個事,但當時沒到他們小區他們也就沒太在意,而且當時對垃圾分類也沒準確概念。現在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之後,尤其是明白了垃圾分類對整個環境影響的重要性之後,他們也積極配合,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經習慣做垃圾分類和定時定點投放了。

程家橋街道的一位誌願者告訴記者,目前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開放時間每天有兩個時段,分別為早上7:30-9:30和晚上4:30-7:00,每次投放完居民可以積分。“一天兩次積分,每天20分,一個月可以積600分,相當於的金額為54元,這個金額可以通過上海市推行的綠色賬戶來換油換米。”

程家橋街道計劃於今年9月底,實現80%居民小區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全部小區按照市垃圾分類達標居住區標準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劉展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8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