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分層分類推進混改、界定主業,國企改革釋放了這些新動向

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在今年下半年加快步伐,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推進信息公開打造“陽光央企”等改革任務也將進一步推進。

7月26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任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組長。

同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研究部署了近期國有企業改革重點任務。這份新的名單和一攬子改革任務或將意味著國企改革有望再加速。

突出重點、紮實推進

調整後的領導小組成員共計14名,來自國資委、中組部、中改辦、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司法部、財政部、人社部、統計局、“一行兩會”等部門。辦公室主任由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兼任。

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國內外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面臨新的挑戰,改革任務仍任重道遠。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重點、紮實推進。

會議明確了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分層分類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中央企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信息公開打造“陽光央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黨的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國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關鍵支撐。會議明確了國企改革穩中求進的總基調,與我國經濟工作總基調相符。

吳琦分析,進是穩的目標和支撐,進有三方面的含義:一是不斷推動國企改革向縱深化發展、向全方位突破,在關鍵領域有作為有進取;二是從全局觀念研究探索國有經濟功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創新國企監管方式、公司治理模式和經營管理機制;三是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導向,引導國企樹立長期發展理念,聚焦主業,主動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分層分類推進混改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關於混改,此次會議的表述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在政府工作報告“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前面加上了“分層分類”,為混改明確了方向和路徑,下半年混改有望加速。

國資委7月17日召開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視頻會議明確,下半年將穩妥推進2-3家央企集團層面實施股權多元化,推進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李錦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半年可能出現試點數量更多、混改層次更高、內容更豐富、戰略投資更活躍、試點引領效果更突出、更註重混改企業經營機制等特點。

關於如何“分層分類”推進混改,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在子公司層面改革的同時,探索集團公司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集團層面實現股權多元化,子公司層面有序推行混合所有制,三級及以下公司層面鼓勵民營控股。

“在子公司層面,首先以研發創新、生產服務等實體企業為重點,引入非國有資本;其次,合理限定法人層級,有效壓縮管理層級;再者,明確股東的法律地位和股東在資本收益、企業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等方面的權利;最後,股東依法按出資比例和公司章程規定行權履職。”周麗莎說。

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則需要根據國企功能定位不同,將國企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企業,區別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周麗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針對商業類企業,在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或各類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並且以資本為紐帶完善混合所有制企業治理結構和管理方式,國有資本出資人和各類非國有資本出資人以股東身份履行權利和職責,使得混合所有制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國有資本參股。

引導企業界定主業

界定主業,對下一步國有企業的布局調整和戰略性重組將起基礎性與決定性作用。

會議明確,要抓好對國企改革全局指導,引導企業做好發展長期規劃,界定主業,提高核心競爭力。要加l強基礎理論研究,對新形勢下國有經濟功能等進行研究探索。

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有經濟功能要重新定位,勢必牽涉到每家央企的定位與主業確定。這是未來國企改革的重要取向,現在每家央企都有3個以上的主業,長期處在同質化競爭的狀態,大多數央企都有房地產和金融業務,都在“多元化”發展。

周麗莎表示,中央企業界定主業,為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將緊密圍繞國家戰略發展方向、行業發展方向、市場需求方向,積極推進新業態、新領域重組並購,特別是對重要性前瞻性戰略性產業、生態環境保護、共用技術平臺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加強。

會議還提到了“加強理論研究”,這也是比較新的一個提法。李錦表示,加強國企的基礎理論研究,就是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結合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內外部環境的挑戰,研究國企定位、國企到底承擔什麽功能、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上海天強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在媒體上表示,這次會議提出要加強基礎研究,對新形勢下國有經濟功能等進行研究探索,這一點比較新穎,也非常重要與迫切。由於國內外的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國資國企的功能定位及發展邏輯也必須要重新審視與研究探索。

關於會議提到的推進信息公開打造“陽光央企”,周麗莎表示,為進一步提高國有控股上市信息公開的透明度,在新一輪的國企市場化改革背景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應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積極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與投資者不斷的溝通。

“這一方面可以消除誤解,贏得投資者對其價值認知基礎上的支持和認同,提高資本市場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未來經營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讓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好地置於公眾監督之下,保障公眾對國有資產運營情況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減少國有資產的流失,促進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周麗莎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胥會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6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