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雲胡曉明:用三年時間追擊亞馬遜雲

繼工業、醫療、城市之後,阿里雲將註意力放到農業領域。

6月7日,阿里雲在雲棲大會·上海峰會發布ET農業大腦,同時宣布已在生豬養殖企業特驅集團、海升集團等落地。目前ET農業大腦已經具備的功能包括數字檔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農事分析、全鏈路溯源等。

阿里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在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ET農業大腦工作原理時說,以生豬養殖行業為例,通過圖像識別技術,每一頭生豬都有自己的檔案,包括品種、天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頻次、軌跡、免疫情況等,這些數據可用於分析行為特征、料肉比等。同時,結合聲學特征和紅外線測溫技術,可通過豬的體溫、咳嗽、叫聲等作判斷是否患病,預警疫情。

阿里雲在全球18個地域開放了44個可用區,為全球數十億用戶提供可靠的計算支持。此外,阿里雲為全球客戶部署200多個飛天數據中心。

類似於亞馬遜,阿里最開始開展雲業務的主要是出於提升自身的IT運營效率,阿里海量的電商交易數據處理需求產生高昂IT成本且大多時候存在資源冗余。2009年成立至今,阿里雲從最初只服務於內部業務,為電商和金融業務提供IT基礎設施支持,到2011年開始對外主要提供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層服務,後逐步向PaaS(平臺級服務)層滲透,是目前國內最大、全球第三大雲計算企業。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阿里雲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2.7%至43.9億元,連續12個季度規模翻番;環比增長21.8%。2018財年(2017年4月~2018年3月)阿里雲營業收入為133.9億元,同比增長101%。阿里雲稱,收入的高速增長主要是由付費客戶的增長和更高附加值產品的訂閱推動。

“我們與AWS在營業收入上的差距從相差37倍,到現在相差7~8倍。”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起步較晚,目前與AWS在技術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追擊亞馬遜的技術。

財報數據顯示,亞馬遜AWS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4億美元,同比增長49%;微軟雲業務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億美元,同比增長17%,其中Azure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3%。

2017年4月,工信部印發《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提出2019年要將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1500億元擴大至4300億元。雲計算服務在國內市場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不斷提升,開始全面深入應用,已初步形成了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和軟件企業為主的公有雲服務提供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