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上海商標要素市場要發力了

上海將借助現有的商標要素市場,集聚國內外知名商標品牌,推動全力打響“四大品牌”。

5月13日,在上海市政協和普陀區政府共同主辦的“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專題座談會上,上海富申評估咨詢集團董事長樊蕓表示,上海應進一步利用好現有的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申請受理點、商標受理窗口和上海商標審查協作中心這些要素市場,挖掘上海商標品牌的含金量。

近日發布的《關於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中提出,上海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名企、名家、名師、名校、名醫、名院、名勝、名品、名園、名店、名街、名展、名賽、名節、名會等,在全面服務國家戰略中,加快構築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優勢”。

早在2008年,上海就開始推動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目的是支持上海產品向上海品牌轉變,提升商標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上海品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雷新軍說,這10年間,上海企業對品牌的認識不斷深化,品牌培育、品牌運營與品牌保護意識不斷增加。

反映在數據上,則是上海的商標數量持續快速增長,有效註冊商標量從2008年的132920件上升至2017年的878460件,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年度申請量從2008年的73件上升至2017年的208件。

以每萬人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來看,截至2017年底,上海這一指標為363件/萬人,比10年前增長4.5倍;每萬戶市場主體平均有效商標擁有量為3751件,在全國排名第二。這也意味著上海每3戶市場主體就擁有一件註冊商標。

不僅如此,上海的商標活躍度也比較高,僅次於北京市。2017年,上海市平均每新設2戶市場主體就新增1件註冊商標,而全國是每新設7戶市場主體新增1件註冊商標。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品牌研究中心教授王新新說,從宏觀視角看,政府需要對品牌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創造一個有利於品牌發展的營商環境,從品牌發展視角規劃產業政策。

為進一步推進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自2016年以來,原國家工商總局先後在上海設立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申請受理點、商標受理窗口和上海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實現企業在上海就近辦理商標業務的功能。

同時,原國家工商總局還賦權上海開展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受理,這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中國政府推薦的商標國際註冊方式,具有在國內就能提交申請、手續簡便、註冊費用低廉的優點。目前,上海是全國唯一能開展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的地方城市。

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商標審查協作中心統計受理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申請9件,累計完成馬德里商標國際註冊領土延伸實質審查29292類。

上海優良的註冊和執法保護環境,也吸引世界組織的關註。4月25日,上海商標審查協作中心正式核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中國申請註冊的“WIPO PATENTSCOPE”商標。這是該組織在中國申請註冊的第一件含有其英文名稱縮寫“WIPO”的商標。

樊蕓說,上海應該利用好商標審查協作中心的優勢,將國際知識產權機構和服務機構引入上海,通過世界五百強品牌企業的落地,對接和引進國際商標註冊。

此外,上海還有大量的老字號、老品牌。《若幹意見》也提出,促進傳統消費品牌提質升級,加快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

當天上海品牌發展研究中心首次發布的《上海品牌發展報告2016——2017》顯示,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有中國馳名商標194個、中華老字號180個、上海市著名商標1331個、上海名牌1191項、上海老字號42個。

但是,報告稱,雖然上海老字號品牌的數量和質量一直都名列前茅,不過大部分老字號現階段都是老品牌、老面孔、老常態,相比城市發展顯得慢一拍。

德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毓挺說,老字號品牌運營能力高低不一,建議對小微(危)老字號進行幹預式再造和扶持,加快冗余老字號商標知識產權資源的有效流通。對空殼老字號商標,試點混合所有制,嘗試品牌、資本、運營方的創新模式。(實習記者唐燕飛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