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龍頭企業向高科技產業發展是一個重要趨勢。
5月10日,由碧桂園集團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鳳凰科技”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在創新之都深圳成功召開。
此次論壇以“創新灣區·智造未來”為主題,吸引來自中國工程院、深圳市科創委、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以及優必選、前海股權母基金等政企學投等各界嘉賓200余人參與,共話智能制造,為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出謀劃策。
論壇主辦方之一碧桂園作為產業平臺的建設者和運營商,在本次活動中宣布依托產城融合戰略,以科技小鎮等特色小鎮為載體,計劃投巨資大力發展智能制造,並攜手社會各界為中國在這輪決勝未來的科技競爭中提供解決方案。
發力智能制造
當恒大宣布未來10年投入1000億布局高科技產業時,我國房地產領軍企業碧桂園也在今年4月宣布強勢進入機器人、智能制造領域,擬面向全球招募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智能機器人研究、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物聯網等智能制造領域的人才。
記者發現,本次碧桂園招募的智能制造人才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主要面向機械工程、自動化、電子電氣工程、機電一體化、工業設計、計算機、應用數學等相關專業。相比起之前面向全球招募碩士、博士的"未來領袖"計劃,招聘門檻有所降低。
事實上,碧桂園對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關註已久。去年11月,在美的與碧桂園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時,楊國強就透露,對近年來美的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產業十分贊賞,並將與美的聯手打造智慧無人工廠。
當前,全國各地響應十九大號召,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紛紛提出發展智能制造,推動工業提質升級,以期在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工業革命的全球競爭中勝出。智能制造成了香餑餑,但實際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光電子學與激光技術專家周壽桓指出,智能制造很多年前就已經提出來,只是最近才認識到其關鍵性,將其提升至很重要的戰略層面,當前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要靠軍轉民,因為研發到生產這一過程中的經費存在不足,導致轉化率一直較低。
周壽桓說,像碧桂園這樣的龍頭企業能投身智能制造,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主打高端制造的科技小鎮發展,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認為不可操之過急,要積蓄力量,慢慢發展。
依托智能制造,粵港澳大灣區正迎來歷史性的發展良機。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及“智能制造”,特別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同時,在國家加快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背景下,創新巨頭也加快在珠三角各城市之間的跨城布局,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為主軸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帶”正在加速崛起。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朱劍敏在10日的論壇上說,粵港澳大灣區是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齊名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也是中國制造業最活躍的地區,這里具備了引領全球科技革命的產業資源、科技資源、市場空間,及企業的創新主體,有望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全球策源地之一。
朱劍敏介紹,過去26年碧桂園布局的上千個項目中超過三分之一位於大灣區內,為大灣區人居環境升級做出貢獻。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和中國制造2025發展藍圖的戰略機遇期,碧桂園又將作為重資產平臺,以產業園區和科技小鎮為依托,推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的廣泛應用,助力智能制造的爆發式發展,為大灣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創造新機遇。
產業先行
作為國內房地產銷售冠軍,近年來,碧桂園在房地產業務高歌猛進的同時,大舉切入科技領域,先後在惠州潼湖、廣州增城、佛山順德布局多個科技小鎮。其中,位於佛山順德的新能源汽車小鎮將打造成無人駕駛應用研發基地,目前已吸引了包括全球最大的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視車聯網聯合實驗室、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汽車創業孵化器——Auto Space汽車智能網聯創新中心,中國恒天工程研究院等五大研究院以及數十家汽車產業上下遊企業區域總部落戶。該小鎮計劃於今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產城融合中心總經理劉寧說,碧桂園要做產業平臺的建設者和運營商。他介紹說,這是碧桂園集團創始人、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的設想。憑借行業唯一的,從前端設計到後端物業,囊括酒店、教育、醫療、家居等全生命周期配套的全產業鏈覆蓋模式,碧桂園在實現數百萬人的美好人居夢想的同時順勢而為,進軍產業。據透露,目前碧桂園已集聚產業資源超過1700家,其中世界500強52家,上市公司398家。
論壇上,劉寧代表碧桂園首次發布了碧桂園產城品牌的產品矩陣,由科技新城、區域性的科技產業基地中心、科技產業園國際制造港以及最新的科技產業綜合體四大類構成,未來除高新科技產業,碧桂園還將整合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文旅康養等實現產業業態的全覆蓋。據悉,碧桂園已簽約近60個產城項目,落地已超過10個,其中包括潼湖科技小鎮、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張江長三角科技城等標桿項目。
劉寧強調,碧桂園產融項目堅持“產業先行”,因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實做精產業,進軍智能制造是關鍵一步。
國內規模最大的股權投資基金前海股權母基金執行合夥人陳文正介紹和分析了智能制造行業投資趨勢。目前智能制造正迎來投資風口,2018年1-4月該領域新募集資金規模已比肩2016年全年水平。他很欣喜地看到碧桂園作為地產資本不僅只是通過認購基金份額參與投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更是招募人才搭建團隊去運營經營這個產業,“我覺得很了不起。”
作為首批入駐碧桂園潼湖科技小鎮的企業代表,深圳市英唐光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劉智陽介紹說,他們的光顯技術已發展至第三代,能廣泛應用於人眼以及智能設備成像的補光,乃至於推進植物光合作用的進步和革命。他說,選擇碧桂園產城平臺,也是因為兩家公司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相近,希望在這一平臺上獲得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