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各行各業的落地與應用,保險業也迎來了數字化轉型新時代。
“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趨勢下,保險業需抓住歷史機遇,勇於創新,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數字化戰略是當前乃至今後一個時期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下稱“中國人保”)副總裁唐誌剛表示。
近日,中國人保正式發布“智·惠人保”數字化戰略,與華為、螞蟻金服、東軟集團、網易等戰略夥伴簽約,宣布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運營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
唐誌剛表示,人保將從客戶體驗、業務運營及商業模式三個方面全面實施數字化戰略,加速推動客戶洞察、運營模式、平臺生態等九大數字化轉型。同時,進一步強化集團和子公司之間的戰略協同,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建立前、中、後臺三層聯動機制,打造集團數據平臺、服務管理平臺、綜合移動平臺、綜合e化平臺和綜合接入平臺五大平臺,為集團發展轉型提供數字化支撐。
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中國保險業在集團化、數字化、國際化趨勢下的組織與人才變革之道》報告顯示,中國保險業迎來數字化新時代,利用互聯網開展業務的趨勢愈發明顯,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一些大型保險公司近年來也加快推出數字化產品。例如,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推出“阿爾法保險”智能保險顧問。據了解,這款應用不需要實名認證、不需要身份信息,只需消費者做幾道選擇題,後臺就會通過人工智能給出用戶整個家庭的保險配置建議。
4月27日,平安財產險上線網絡安全險領域的創新產品“網安保”,該產品由平安產險聯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共同推出,將為中小型企業提供網絡安全風險的保障和服務。
2017年被視為“保險科技”元年,科技正成為保險公司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除了大型保險公司之外,一些中小保險公司也看到了技術變革帶來的巨大機遇。
比如,在客戶服務方面,華夏保險就實現了投保、核保、承保、保全、理賠的全流程互聯網化。2017年,華夏保險上線了微信核保項目,核保的函件處理由過去的全部人工線下處理,轉為營銷員和客戶可以自由選擇線上或線下處理,營銷員、客戶可以在手機上自由操作函件,跟蹤保單狀態。
華夏保險副總裁於振亭表示,目前華夏保險正在研究推動遠程視頻客服項目,視頻客服可以作為人臉識別技術的有效補充和升級,為客戶提供人臉識別+人工認證服務。
而在車險理賠問題上,陽光產險則與支付寶共同探索“千元秒賠”車險自助理賠新模式。據了解,“千元秒賠”是陽光產險與支付寶聯合開發的一款手機自助理賠服務產品,可實現客戶自助報案、自助拍攝損傷部位、證件識別錄入、定損結果確認等功能,通過手機即可完成從報案到賠付全流程自助,輕松理賠。
業內人士表示,與傳統大型險企相比,中小險企缺少獲客場景以及原始數據積累。而在BATJ紛紛搶灘保險業的情況下,這些險企又缺乏前沿科技的積累,中小險企而言應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謀求差異化競爭。例如用保險科技彌補短板,與互聯網巨頭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