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進口抗癌藥啟動降價模式:先減稅再進醫保

自今年5月1日起,中國對103種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由此,進口抗癌藥物正式進入降價模式:先減稅,再進醫保。

“5月1日正式實施進口藥品零關稅後,啟動抗癌藥品國家集中采購、醫保準入談判:對已納入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的抗癌藥品,3家以上企業生產的品種擬開展專項集中招標;生產企業不滿3家的品種通過談判、撮合等多種方式,鼓勵形成全國統一的采購價格;對尚未納入醫保報銷的抗癌藥品,組織專家評審並開展準入談判,將符合條件的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範圍。”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4月2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事實上,在這次進口藥物降價中,將有惠及103種抗癌藥品制劑、51種抗癌藥品原料藥,但是更快能夠讓患者受益的便是103種臨床應用的抗癌藥物。為了能夠讓中國患者獲得更多優惠,各個相關部門也展開了緊鑼密鼓的行動。

先減稅

在進口抗癌藥物零關稅之後,增值稅也開始下調。

4月27日,四部門發布“關於抗癌藥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抗癌藥品,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自2018年5月1日起,對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這次降低進口抗腫瘤藥物的關稅和增值稅是一個多方共贏的舉措,把健康中國戰略落到了實處,患者、國家各個相關部門和企業都是支持的。”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部的一位專家說。

目前,很多進口藥為原研藥物,在其研發過程中,耗時10年和投資10億美元是最基本的投入,這個成本決定了其藥價不菲。這些藥品在進入中國時有進口關稅,進口藥的普通關稅為30%,由於大多數進口藥物的原研國家為WTO成員,適用於最優惠稅率即2%~4%。這些藥品進入中國後還有一個銷售進口藥的增值稅17%。

據了解,對於藥品,美國是免增值稅的,歐洲平均藥物增值稅率為8.8%左右,而中國對藥品的增值稅幾乎是歐洲平均水平的兩倍。再加上中國藥品流通過程中,從入關審批通關,經過多道經銷商,等藥到患者手中時,藥價就漲了上去。

“稅降低肯定是有好處,但是作用有限。通過降關稅和增值稅來降藥價,降的可能不會太多,也不會影響進口藥的供應和到中國的時間。”藥智網創始人李天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一位醫藥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種100元的藥,醫院吃掉30元,成本25元,稅費17元,物流配送5元,經銷商5元,藥蟲子(個人代理商)3元,銷售費用10元,招標等政府事務攤銷5元,藥廠利潤幾乎為零。

但是,臨床的需求不因為價格而變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癌癥已成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雙升”態勢,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根據2018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其中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癥。在癌癥高峰之際,大部分抗癌藥價格昂貴,癌癥患者用藥可選擇性不高、費用負擔偏重,成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改革獲得感的重要因素。

所以,進口抗癌藥物降價成為一大民生工程。

再進醫保

為了徹底能夠把進口抗癌藥的價格降下來,中國進行了全面的政策配套。降稅,只是第一步。

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包括降關稅、加快創新藥進口上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質量監管等綜合措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急需抗癌藥品價格有明顯降低等要求,從多環節、多渠道降低抗癌藥品費用。

“在降低稅率的基礎上,綜合運用集中采購、醫保支付、合理用藥、研發創新等聯動措施,完善抗癌藥品供應保障政策,制訂了一系列工作措施。既有近期措施,也有長期考慮,陸續推動落地,形成協同作用,有利於堅持以藥品臨床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深化醫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完善抗癌藥品供應保障,有利於減輕癌癥患者藥費負擔、放大政策惠民效果。”曾益新表示。

其實,為讓群眾用上質量更高、價格較低的藥品,按照國務院部署,2016年以來,原國家衛計委、人社部針對部分專利、獨家藥品,分別組織開展了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和國家醫保目錄談判。

“正式實施進口藥品零關稅,為將這項順應民生期盼的好政策傳導到癌癥患者臨床終端,國家衛健委會同相關部門研究確定了集中采購、醫保報銷、加快創新藥進口上市等降低抗癌藥費用的綜合後續措施,遠近結合,配套施策,陸續推動落地,形成協同作用,放大惠民效果。” 國家衛健委藥政司司長於競進表示。

為了降低抗癌藥物的價格,國家之前啟動了國家藥品談判制度。2016年以來,原國家衛計委、人社部分別組織開展了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和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39個談判品種平均降價50%以上。其中包括17個抗癌藥品,如治療乳腺癌的曲妥珠單抗(赫賽汀)從1個療程2.45萬元降至7600元,降幅達70%;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硼替佐米(萬珂)從1.36萬元/支降至6116元/支,降幅55%。這些藥品已經全部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各地均已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公開掛網采購。

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18日,兩批談判的17種抗癌藥品因降價節約資金41.7億元,加上納入醫保目錄後報銷的部分,共為患者減輕藥費負擔62.4億元。

“醫保是不分進口,重要藥品通用名進入醫保,就算是進入醫保。進入醫保是國內外廠商夢寐以求的。對廠商有利,有老百姓有利,不過醫保壓力會增大。總體來說,會選擇療效確切、價格還可以承受的藥品進入醫保,這種選擇方式,對創新藥不利,因為創新藥價格比較高。”李天泉表示。

進入醫保不僅進一步降低藥品價格,同時也給進口企業帶來了薄利多銷的好處。

“銷量的決定因素很多,產品競爭力,市場狀況、準入和醫保支持力度都有關系,醫保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上述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部的專家表示。

人社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在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納入醫保目錄有嚴格的程序,並且由於基金承受能力等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市場上的產品都納入藥品目錄,我們主要考慮一個基金總量的平衡,臨床的需要以及價值的導向。人社部已經按照國家的部署進行了專項部署,已經在研究啟動相關工作,其次年內會給社會一個結果。當然,也要統籌考慮,不可能市場上所有的品種都會納入目錄。”

對於國家藥物談判工作,陳金甫表示,依然是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需要為導向,以質量為保證,以價格創新為激勵,目標是提高臨床用藥水平。其次是通過專家評審,企業協商談判,在準入上體現市場競爭、合規合法,在價格上體現雙方的利益平衡,真正把價格降下來,以量換價。

據陳金甫介紹,目前醫保基金有一定承受能力,但長期看也存在壓力,我們要更大範圍、逐步提高醫保的用藥水平,尤其是放開一些價值高的、臨床急需的藥品,確實需要通過談判降價等手段,這是有進一步作為空間的。

“中國這麽大的市場,進入目錄以後必然對企業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企業對價格也應該體現巨大的誠意,這樣才能真正確保患者既用得上藥,又用得起藥,醫保基金也能夠承受。”陳金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