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的通知》(下稱《通知》),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與中資一致。
“這意味著,保險經紀在內的中介行業的開放有助於外資財險公司深化市場分工與提升專業化經營水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27日當天,上海保監局正式為韋萊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辦理《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換證手續,標誌著中國銀保監會有關保險中介行業擴大開放舉措在上海正式落地,韋萊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家獲準擴展經營範圍的外資保險經紀機構。
當前,中國步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要積極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開幕式發表演講時表示,今年,金融業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確保落地,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範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也宣布了一系列的金融業開放措施具體時間表,其中,人身險業務外資公司股比從50%上調至51%,三年以後,不再設限。
銀保監會表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將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為確保各項措施及早落地,銀保監會正在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配套制度建設,近期即將推出一系列實質性舉措,其中就包括發布《關於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的通知》,放開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與中資一致。
《通知》顯示,為進一步擴大保險業對外開放,促進我國保險經紀行業發展,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取得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的外資保險經紀機構,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經營下列保險經紀業務:(一)為投保人擬定投保方案、選擇保險人、辦理投保手續;(二)協助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進行索賠;(三)再保險經紀業務;(四)為委托人提供防災、防損或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咨詢服務;(五)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朱俊生認為,開放後,在外資保險中介的支持下,外資產險公司更能夠專註於產品開發、精算、投資、風險管理等核心價值環節,而保險代理、經紀與公估等中介則將承擔很多銷售、理賠等功能,實現產銷分離。
此前,因為政策限制以及自身發展理念的原因,外資險企在中國的發展一直較為保守且緩慢。但面對中國巨大、尚待開墾的市場潛力,外資險企也在不斷謀變。
例如,面對保險行業正在發生的數字化變革,數字化轉型就成為了慕尼黑再保險集團對中國市場發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市場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正在尋找更好的機會,也在研究我們能夠為中國市場帶來什麽樣的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慕尼黑再保險集團董事會成員赫曼(Hermann Pohlchristoph)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朱俊生指出,《通知》落地後,外資產險公司通過分工、深化促進技術創新,包括創新商業模式,提高經營效率,市場份額有望逐步提高。
隨著中國2001年簽訂WTO協定,中國設立了對外資保險公司放開中國市場的官方時間表。銀保監會表示,《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執行,《關於印發我國加入WTO法律文件有關保險業內容的通知》有關內容與《通知》不符的,以《通知》為準。符合條件的外資保險經紀公司可到當地保監局申請辦理《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變更手續。